学术投稿

灯盏细辛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疗效研究

马国营;刘永健;肖青勉;李雅琴;王维展

关键词:灯盏细辛,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摘要: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76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综合治疗,高压氧加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激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d静脉滴注.入院时及20d后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有效药物,且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开放性肺叶切除术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开放性肺叶切除术与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全胸腔镜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35例行全胸腔性手术的非小细胞癌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行开放性手术的非小细胞癌35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2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无中转开胸患者,观察组在手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局部复发率4例(11.4%),远处转移率2例(5 7%);对照组2年局部复发5例(14.3%),远处转移率1例(2.9%).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肺癌较开放性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且清扫范围、近期疗效与开放性手术无差别,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建辉;姚四清;李毅;尉腊革;刘彦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月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

    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一定的加工才可用于临床,其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中药的炮制,其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除药物本身的毒性,还可增强中药的疗效.本文通过总结有毒中药的物质基础,从其炮制方法及作用机制方面入手,浅谈中药炮制对毒性中药的减毒作用,从而体现了中药炮制在中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龙扬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ICU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及护理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集中救治的特殊医疗区域.具有精密的监护抢救仪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完善的护理服务.入住ICU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变化多样,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不仅其生理上处于危机状态,心理上也因置身于陌生复杂的封闭环境、抢救监测仪器的应用、医疗信息缺乏、情感缺失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多种因素而出现失衡状态,严重影响疾病预后.

    作者:杨咏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52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的子宫肌瘤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在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作者:刘延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2例外科治疗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结肠癌已经成为老年人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手术耐受力差,特别是合并肠梗阻后,因全身情况差,手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增加,故正确的处理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对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我院自2009年8月-2013年4月收治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2例,现将外科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任荣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内皮功能、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方法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糖耐量减低患者192例(IGT组),对其进行为期15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阿卡波糖干预治疗试验;选择同期78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NGT).试验前后观察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糖耐量减低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15周后,血浆内皮素、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一氧化氮、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P<0.05和P<0.01),而对照组五者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后其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可显著改善.

    作者:唐志浩;杨有强;莫超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冠周炎误诊误治2例

    例1.男,72岁,主因左后牙区疼痛半年,加重3d,来院就诊.患者半年前因左下后牙区常感疼痛就诊于医院,诊断为非典型性面痛.拔口内惟一的余留牙左上第2牙后,间断地感觉疼痛,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疼痛时轻时重,一直未完全缓解.3d觉疼痛加重,伴全身发热面部肿胀,张口困难,口内常有咸性液体分泌.来我科就诊.查:精神较差,体温:38.3℃,脉搏89次/min,呼吸21次/min.额面部左右不对称,一侧面部肿胀为剧,范围弥散,大小约3.5cm×4.5cm,局部皮温高,张口2横指,全口无牙?合.左下磨牙后垫区充血、轻度肿胀,用器械压触此区域,有淡黄色脓液从窦道口流出.X线片检查左下额骨角部有一牙齿横行生长,周围骨质密度减低,牙齿近中方向有一纵行的密度底影.血常规:WBC 11.8×109/L,中性0 82.追问病史:患者自诉近10年来常感此区疼痛、肿胀,就诊于多家医院,陆续拔除了口内近20颗牙齿,疼痛有缓解,但时感不适.半年前受凉后疼痛发作,自行服用头孢类药物有所缓解,但不能完全治愈.3d前疼痛加剧来科就诊.

    作者:房倩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2组在同样常规护理基础上,研究组施加心理干预和针灸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和96%,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鼻饲置管时间较短,治疗效果较好,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情况,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继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左、右房联合切口法矫治小儿完全性心下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效果观察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是重要的肺静脉畸形,其中约25%为心下型[1].我院采用左、右心房联合切口法矫治完全性心下型TAPVC 4例,无死亡及术后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13~57(21±0 5)d;体质量3.5~6(4±0.2)kg.患儿均有严重发绀,喂养后加重,呼吸困难.2例合并肺部感染.查体均左侧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肝大.X线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右心房室增大.CTA可明确类型及有无梗阻.1.2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胸部正中切口,纵劈胸骨.在心包内平膈肌处游离垂直静脉并套带.建立体外循环,在上、下腔静脉上插直角管.所有病例开始心肺转流后均即刻结扎动脉导管.鼻咽温度达到32℃,阻断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灌注完毕后将心脏轻轻向胸腔外牵拉,在垂直静脉近膈肌处进行缝扎.剪断垂直静脉,并将前壁向近心端剖开至上肺静脉水平.将心脏放回心包腔.自右心耳起作一横切口,向后经卵圆孔延伸至左心房.在左心房后壁做一切口,与垂直静脉前壁切口相对应.用6-0 PDS线连续缝合构建垂直静脉与左心房的吻合口.用心包补片关闭卵圆孔和右心房后部切口.本组4例均用心包补片扩大吻合.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2010-2012年珠海市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珠海市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探讨学校结核病流行趋势.方法 查阅2010-201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登记资料中所有学生患者的原始病案登记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012年珠海市区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比例有增高,从2010年的44.6%逐步上升到2012年的51.3%;在学生肺结核患者中,以大学生所占比例高,为53.7%,小学生低为1.6%,学生肺结核患者的菌阳率以中学生高54.8%.结论 珠海市区学校结核病疫情有增高趋势,中、大学生的发病率、菌阳率高.因此,今后应加强学校结核病宣传教育.

    作者:赖燕芬;董秋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HPLC法测定清肝败毒丸中姜黄素的含量

    目的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清肝败毒丸中姜黄素含量.方法 色谱柱:Phenomenex Synergi C18( 250mm×4.6mm,4μm),流动相:乙腈-4%冰醋酸溶液(48∶?52),检测波长:430nm,流速:1.0ml/min.结果姜黄素在0.03~0.2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10.9%,RSD=1.5%(n=6).结论 HPLC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清肝败毒丸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梁坚;梁艺坚;曹耘;陆玮;廖伟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青霉素迟缓过敏反应1例

    几十年前,青霉素应用于临床,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大多数致病菌对其依然敏感.因此,目前仍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生素之一.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青霉素过敏反应迟缓发生的病例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男,26岁,因遭雨淋后出现咽痛、头痛、浑身酸痛、伴发热1d来诊.查体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并有数个浓栓附着,T 38.5℃,WBC 116×109/L,N 0.85,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作者:马晓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8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治疗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87例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根据人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加例和B组47例,A组给予基础治疗,B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多巴胺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5%低于B组83.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魏改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2010-2011年沧县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1年沧县餐饮业餐饮具消毒合格状况,为加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沧县2010年11月-2011年11月112户次餐饮业餐饮具725件消毒效果监测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合格率为47.6 %;大型餐饮业餐饮具检测合格率高于中型和小型;冬春季餐饮具检测合格率高于夏秋季(P<0.05),尤以小型餐饮业差异明显;其他类型餐饮具检测合格率高于盘类和碗类(P<0.05),尤以小型餐饮业差异明显.结论 要切实加强餐饮具消毒工作管理,严格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做到按时消毒,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作者:李金森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经辅助检查及手术探查确诊的肝内胆管结石73例,根据患者个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观察不同外科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残存结石发生率.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T管引流术以及胆道镜激光碎石术组临床疗效为100%,高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的77.77%和肝段切除术和胆肠以及Rox-Y型吻合术的97.62%(P<0.05),且无残存结石.结论 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自身因素综合分析判断,制定相关切合实际的手术方案,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范义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该院儿科出院病历816份,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分析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结果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72.67%,二联用药率为8.26%,三联用药率为0.51%,无三联以上用药.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结论 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大部分是经验用药,存在盲目联合用药的现象,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叶志琼;张瑞辉;陈小英;陈涛;覃超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目的 对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对目前基层医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主要问题: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缺乏用药针对性、试验性用药、预防性用药起点高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应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适合院情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强化使用环节监督和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等改进对策,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陆伟亮;汤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踝臂指数、脉搏波速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脉搏波速(PWV)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14例因冠心病入院的心脏病患者的ABI、PWV以及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214例患者中冠心病178例,其中吸烟、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肥胖的患者明显多于非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ABI数值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PWV数值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肥胖均可促进冠心病的发生,ABI、PWV数值的大小可以表现出各种危险因素的冠心病造成的影响.

    作者:张朝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双倍剂量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双倍剂量泮托拉唑用于治疗重症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内镜证实由重症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114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38例,除给予补充血容量、禁食、监测生命体征外,Ⅰ组给予奥美拉唑、Ⅱ组给予常规剂量和Ⅲ组给予双倍剂量泮托拉唑,比较3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86 8%、94.7%,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Ⅰ、Ⅱ组,输血量少于Ⅰ、Ⅱ组,Ⅱ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Ⅰ组,输血量少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双倍剂量泮托拉唑可缩短上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且安全范围广.

    作者:史晓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