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邢学勇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76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综合治疗,高压氧加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激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d静脉滴注.入院时及20d后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有效药物,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国营;刘永健;肖青勉;李雅琴;王维展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7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泰嘉)600mg起始量,以后每天口服75mg,连用9~12个月;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纳皮下注射,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观察1年,治疗组死于心力衰竭3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对照组死于心力衰竭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例.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略多于对照组,但未出现致命性的出血事件.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心肌猝死的发生.
作者:李京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40例,均给予α-硫辛酸0.6 g静脉滴注每天1次,依帕司他50mg口服,每天3次,甲钴胺500μg口服,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血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达92.5%,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除丙氨酸转氨酶有轻度升高外(P<0.05),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出现头晕、恶心,均自行缓解.结论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DPN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荣侃;王荣辉;陈立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为消化内科常见病,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代表的生物因素所致[1].慢性胃炎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健康,我科2012年6~12月收治76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果胶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奇利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CA199检测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10月经胸部X线、CT诊断的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将术后被证实为肺癌的32例做为肺癌组,良性病变28例做为良性组,选取同期3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CEA、NSE、CA125及CA199检测.结果肺癌组CEA、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EA、NSE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较CEA、NSE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CEA、NSE水平异常升高,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郭婧澜;程松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认为,老年痴呆症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1].目前对中晚期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重点在于如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我科室收治的53例中晚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曾会群;胡显琼;邱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的创面愈合以及复发率的情况.方法 选取1998年4月-2012年9月进行翼状胬肉治疗的68例患者,共70眼,其中38眼采用自体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32眼采用传统的翼状胬肉切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胬肉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为(6.249±2.468)d,对照组角膜创面的愈合时间为(8.619±2 035)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36例38眼中有2眼失访,1眼复发,复发率为2.63%;对照组中32例32眼,3眼失访,10眼复发,复发率为31.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不仅创面愈合时间短,而且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我国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药品反应报告与药品的检测地位进一步的提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的颁布,对药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药品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医疗机构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有着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其各自的相关职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位等.由于临床医生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同时为了避免自身陷入医疗纠纷中,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不愿积极主动上报,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就落到了医院药师身上.
作者:黄良胜;许晓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本院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类型及可能原因,探索有效防止调剂差错的解决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中药房2012年7~12月52232张中药处方调配所产生差错的次数和频率,分析相关原因.结果52232张中药处方调配中发生调剂差错共284例,在各种调剂差错中配错和配漏药分别占调剂差错类型的53.52%和38.03%;而差错主要原因是药师的工作态度和饮片名称相似,分别占52.46%和23.59%.结论 我院中药调剂已经比较规范,药剂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作者:雷旭;楼步青;李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该院儿科出院病历816份,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分析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结果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72.67%,二联用药率为8.26%,三联用药率为0.51%,无三联以上用药.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结论 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大部分是经验用药,存在盲目联合用药的现象,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叶志琼;张瑞辉;陈小英;陈涛;覃超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的一种特殊的、严重的临床表现[1],且是妊娠期颅内出血常见的产科原因.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严重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抽搐,可有意识消失,眼球固定,由部分肌肉抽搐到全身抽搐,约1min后转入全身松弛昏迷状态,抽搐和昏迷反复交替.子痫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h内,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痫和产后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妊高征可发生于妊娠6个月左右,但多见于孕晚期7~8个月以后.妊高征的病因不十分清楚,表现为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3个症状.正常孕晚期妇女也会下肢水肿,但休息一夜次日早起水肿消失,这是正常现象.而妊高征患者的水肿经休息也不消失,而且面部、双手均有水肿.同时血压增高,检验尿中有大量蛋白.我科于2011年8月收治1例子痫患者,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影响.方法 1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9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96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中药,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脏功能指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联合中药益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显著降低UAER,提高Ccr,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蒋丙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儿童属于特殊就医群体,患儿家长往往对医疗服务质量期望值很高,而目前的医疗水平却难以满足家长的要求,极易激化医患矛盾,引发医疗纠纷.2010年卫生部下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旨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科方案要求,围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高永红;王久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蛇毒血凝酶应用在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5U垂体后叶素行静脉注射,然后继续将10U垂体后叶素添加到500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1000U蛇毒血凝酶,肌内注射,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停止咯血症状所需时间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病情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肺结核大咯血疾病采用蛇毒血凝酶治疗,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方便、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等优点,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较好药物.
作者:杨伟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患者对该院门诊药房的满意度,以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设计我院门诊药房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询问的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患者对发药药师满意度为64%.结论 患者对门诊药房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不高,其中原因包括取药时间和药师的服务态度,且大部分患者要求药师在发药过程中能对自己所用的药物提供更多的药事服务.因此医院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惠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临床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朱承露;顾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加用降脂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加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血压、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血压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加用降脂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作者:阮嘉慧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特点.我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经CT扫描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进行分析.
作者:罗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2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评分、病灶周边水肿、血肿范围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病灶周边水肿、血肿范围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吕晓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即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与年龄高度相关,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但视力、运动能力则不受影响,通常病情进行性加重.由于AD患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脑血管扩张药、脑代谢改善药及促智药,但疗效并不满意,因不良反应明显或价格昂贵,患者难以坚持用药.中药具有多效性特点,既可改善精神症状,又可提高抗病能力,且不良反应少、药源丰富、成本低廉、适于长期服用[2].目前AD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多种假说,基于不同的学说产生了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治疗的药物方案.中医认为肾虚是AD的主要原因和基础,痰凝血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本虚标实正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两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治宜用补阴、补阳、补血药组成的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具有增强记忆力,软化血管,营养脑细胞,活血化瘀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中医针灸和中药具有治疗AD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来总结中医中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粥样硬化物(Ap)的沉积及毒性作用、抑制神经元凋亡、降低氧自由基损伤、改善神经递质作用、减轻免疫炎性反应、改善脑代谢等.有关中药及其提取物防治AD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3].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防治AD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欢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