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赵新民;宋正亮;唐秀晨;朱鸿喜;李自清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小儿, 麻醉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4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儿入室前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待患儿入睡后,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观察组注入0.25%盐酸罗哌卡因1.5m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追加氯胺酮.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手术切皮前及切皮后1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体动反应、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切皮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且体动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TAP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能有效提供镇痛效果,并能提供术后镇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藏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诊治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又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我国有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人,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作者:牛雷英;朵德祥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大力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水平

    汤剂是中医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具有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中药汤剂的质量,从而延误病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中药汤剂质量.

    作者:陈玉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包装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27岁,因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年半入院治疗,在局麻下行右侧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T 36.2℃,P 68次/min,R 17次/min,BP 118/82mm Hg(1mm Hg=0.133kPa),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包装1盒(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国药准字H20052572;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国药准字H20059032)静脉滴注,滴入约5min,患者主诉腰痛、左下肢疼痛.患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考虑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装反应,立即停止药物滴入,给予更换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及输血器,同时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并给予吸氧3L/min,测BP 114/72mm Hg,P 72次/min,R 18次/min,血氧饱和度99%,10min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停用所有药物,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病情稳定.

    作者:姜淑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 护理方法1.1 遵循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 从入院介绍、住院后的治疗及健康指导,到出院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护理,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每天整理床铺,洗脸、洗脚,甚至伺候大小便,协助更衣、进食,成了每个护士必须的任务,遇到特殊的患者或特殊的治疗采取个体化处理.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实施全程监测并干预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新生儿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5d内经皮胆红素监测情况、体质量变化以及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结果 2组新生儿出生第1天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第3、5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快,且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予以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痰液转阴率、治愈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痰液转阴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0%、88.4%,高于对照组的34.9%、2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早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存存;王刚;周旭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肥胖、糖尿病(DM)、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正暴发流行,其中慢性肾脏病(CKD)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流行病率,终将与美国、英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成为CKD的高发国家.

    作者:李作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方式探讨

    医院药房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其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用药安全及患者生命健康.1 现有中药饮片管理模式的不足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真武汤辅治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真武汤辅治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0例和真武汤组61例,常规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晨起顿服治疗,真武汤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真武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真武汤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64%、91.07%,高于常规组的26.29%、6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辅治肾病综合征,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完全缓解率,缩短病程,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蒋丙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提高急性重型脑干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分析62例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积极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给予晶体与胶体脱水剂联用、应用脑保护剂、促醒、防治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及完善的护理与康复训练.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62例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前、后均行血气分析,治疗后pH、PaO2、PaCO2、SaO2、BE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好转出院15例,植物状态10例,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后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出院12例,死亡25例,救治成功率为59.7%.结论 对于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积极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收效显著.

    作者:张宗玉;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疗效观察

    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进而易引发医患纠纷,外科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笔者对26例颅底骨折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鑫;马治国;孙永东;任永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有机磷中毒130例急救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可经过吞服及喷洒农作物时防护不当而导致急性中毒.此类中毒一般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救治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此类患者必须争分夺秒,及时抢救,加强护理,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1].为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质量,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12年12月救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和穴位按摩对减少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的作用

    目的 观察定期、规律的心理护理和穴位按摩对心律失常发作频次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心律失常频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入院期间给以定期、规律、正确的心理护理和穴位按摩,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评分及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心理护理和穴位按摩可减少心律失常患者的发作频率.

    作者:张惠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氯化钾与不同药物配伍对血管刺激性的观察

    氯化钾注射液是临床补液中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钾.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对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心肌和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浓度为150~160mmol/L,血清中钾浓度仅为3.5~5.0mmol/L.常因摄入不足、丧失增加、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而引起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 临床常采用静脉补充氯化钾来纠正低血钾.但静脉输注含有氯化钾的溶液时,由于钾离子的刺激,患者常感穿刺部位和穿刺侧肢体疼痛,有的因疼痛难忍而停止输注,影响药物疗效和治疗.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氯化钾与不同药物配伍对血管刺激性有强弱之分,选择一定的输液顺序也可以减轻氯化钾引起的疼痛.因此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药物与氯化钾配伍,选择合理的输液次序,可以缓解氯化钾输注引起的疼痛.

    作者:沈宏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

    喜炎平注射液在我院使用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全身性损伤者约占48%,主要表现为过敏性反应等;呼吸系统损伤约占27%,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皮肤损伤约占15%;心血管系统损伤约占10%,主要表现为发绀等.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合理用药是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表现在给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药物选择正确、药物使用保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剂量适当、给药途径和联合用药合理、患者依从性好等方面.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常遇到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重视,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现就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梳理及对策建议如下.

    作者:郑兰芝;段建峰;李如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07-2011年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植物来源及其衍生物类药是用药金额多的抗肿瘤药物(44.29%);DDDs排序向前的药物有来曲唑片、托瑞米芬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依西美坦片.结论 我院抗肿瘤药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抗肿瘤药物的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李明珍;陈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分析

    目的 探究对臂丛神经阻滞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雷米芬太尼,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数相对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应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能够取得突出麻醉效果,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儿科常见多重耐药菌监测及防治策略

    目的 了解儿科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12月儿科住院临床分离的MDRO,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排名前2位的MDRO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32.8%、18.4%.MDRO科室分布排名前3位分别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科.MDRO以痰检出率高,构成比为61.7%.亚胺培南仍然是治疗儿童革兰阴性MDRO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之一.本监测未发现革兰阳性MDRO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儿科MDRO分布范围广,对多种抗感染药物耐药率高,可供儿童选择抗感染药物非常有限,因此要切实加强医院MDRO管理.

    作者:林艳云;汪锡文;谭南;陈画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胎盘早剥24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6%~2.1%,胎盘早剥相关的围生儿死亡率国内报道为20%~35%,国外报道为15%.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1月-2012 年11月24例胎盘早剥病例的诊断、处理与不良结局,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群;逯彩虹;王海波;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