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波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抗感至宝合剂中百秋李醇含量的方法,制定并提高抗感至宝合剂质量标准.方法:样品经石油醚(30 ~60)℃萃取处理后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HP-5毛细管柱(0.25 μm×0.25 mm×30 m);FID检测器,1 177进样口初始温度180℃,保持10 min,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3 min;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280 ℃,分流比37∶1,流速1 mL· min-1,进样量1μL.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理论板数按百秋李醇峰计算不低于50 000.结果:百秋李醇进样量在0.012 ~0.072 μg线性关系良好Y=294X+12.8,(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 1.09%.结论:该方法稳定、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抗感至宝合剂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刘雅琴;李凤丽;薛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归纳总结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中药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哮喘的治疗提供参考.在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从抑制气道炎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气道重塑、降低气道反应、调节神经失衡五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中药对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多,但研究方法单一、西化,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证型不相符,未能体现中医证型的变化.因此中药对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应当结合中医药理论基础,注重证型变化,选择符合中医辨证的动物模型,建立系统的、多水平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哮喘复杂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张雄飞;黄娟萍;李碧云;彭亮;钟晓雨;朱盛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方(人参、清半夏、陈皮、茯苓)及其拆方对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血清锌、铜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采用Katz刺激方法制备CUMS抑郁模型.在应激的第2天开始,按前期工作中得出了相应的效应中药及其各拆方佳药物配比熬制中药浓缩剂,调节锌、铜方(3.25 g·kg-1组)和益气化痰方(7.0 g·kg-1)组按提取液10 mL· kg-灌胃,阳性药物组按10 mg·kg-1ig马普替林混悬液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按10 mL·kg-1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给药至第23天.实验过程中,定期测定水平得分、竖直得分、修饰次数、大便颗粒数及糖水消耗量.于第23天处死大鼠,采集血样.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锌、铜水平的含量.结果:采用孤养和CUMS刺激方法成功制备动物抑郁模型.模型组血清铜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血清锌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益气化痰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够逆转上述改变;其中调节锌铜方组可以显著提高血清锌的水平及降低血清铜水平.结论:益气化痰方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同时能逆转大鼠行为学、体内微量元素锌和铜的改变;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为调节锌铜方药.
作者:白琳;韩咏竹;周海虹;周志华;王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龙脑在小鼠组织中GC-FID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艾片口服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小鼠按30.0 mg·kg-1灌胃给予艾片,分别于给药后1,3,5,10,20,30,60,90,120 min脱颈椎处死小鼠,迅速分离出小鼠全脑、心、肝、脾、肺、肾,匀浆后以十八烷为内标,乙酸乙酯萃取,采用GC测定各组织中龙脑质量浓度.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中萃取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艾片口服给药后分布于各主要脏器,组织中龙脑含量顺序为肝>肾>心>脑>脾>肺,龙脑在肝、肺、脾中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心、脑、肾.结论:建立的GC-FID适用于组织中龙脑的含量测定,艾片在不同组织内分布存在差异,在肝、肾、心、脑等血流丰富的组织中含量较高.
作者:赵静宜;杜守颖;陆洋;武慧超;李慧云;刘慧敏;程艳珂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通过对中医方剂的概况、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与困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客观阐明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介绍了中医方剂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持、商业秘密保护、行政保护等保护方式,分析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权利主体界定、权利客体界定、权利期限界定等理论困境及受到侵害的现状等困境,总结了国际、国内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方式,提出了多层次保护策略等可行性措施,以期为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和执行提供新途径.
作者:王晓天;王承华;袁红梅;蒋士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素馨花总环烯醚萜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橄榄苦苷含量.以橄榄苦苷为指标成分,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工艺.结果:XDA-16型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性能好,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生药质量浓度0.08 g·mL-1,上样量0.7 g·g-1,树脂柱径高比1∶3,吸附流速2 BV·h-1,加8 BV水洗除杂,用70%乙醇4 BV于2 BV·h-1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XDA-16型大孔树脂可有效地富集纯化素馨花总环烯醚萜苷.
作者:罗赛赛;郝婷;赵桂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中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脑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6,12,24,48 h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Western blot法测定AQP4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含水量和AQP4的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均在24 h时达到高峰;12~24 h时间段脑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以及AQP4表达水平升高,48 h时两者均稍有下降.而健侧脑含水量和APQ4的表达水平各时间点之间差异不显著.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含水量和AQP4表达水平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和AQP4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呈时相正相关性.
作者:王秀辉;郑咏秋;姚明江;宋文婷;高俊峰;张鹏;刘建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体外研究扇贝贝壳水提物的皮肤保护作用.方法:提取扇贝贝壳的水溶性有机成分,体外考察对皮肤保护相关的蛋白酶活性以及成纤维细胞TIG-101增殖(MTT法)和胶原蛋白合成(染色法)的影响,评价扇贝贝壳所含生物活性物质对皮肤的保护作用.结果:扇贝贝壳水溶性有机成分可增强糜蛋白酶活性,抑制弹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并可促进皮肤上皮细胞增殖(P<0.05)和胶原蛋白合成增加(P<0.05).结论:扇贝贝壳水溶性有机成分具有保护皮肤组织的生物活性.
作者:刘云春;阎旭一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通阻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苷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芦荟、甘草、诃子肉鉴别方法,通过方法学系统考察,建立了芦荟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芦荟苷的线性范围为0.41 ~2.46 μg,回归方程y=12 704X +48.84(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6.39%,RSD0.76% (n=9).结论: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王桂玲;顾政一;毛艳;杨伟俊;贺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消炎止咳片中吗啡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inochro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酸(7.5∶92.5∶0.1),流速0.7 mL· min-1,检测波长284 nm.结果:吗啡在42.40 ~ 424.0 mg· 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5%,RSD 1.67%.结论:采用HPLC测定吗啡,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消炎止咳片中吗啡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二兵;赵正保;曲婷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离、鉴定热处理前后国虾薄中皂苷类化合物.方法:国虾薄在温度125℃、压力0.24 MPa的条件下,加热处理3h,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h,通过大孔树脂HP-20、硅胶柱及反相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国虾薄成分进行分离,并用核磁共振波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等数据鉴定其成分.结果:从壮药国虾薄原药材中分离得到2个达玛烷类皂苷成分,经热处理后得另外4个达玛烷类皂苷成分,分别鉴定为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 XLVI,gypenoside LVI,gypenoside L,gypenoside LI,damulin B和damulin A.结论:热处理能够使国虾薄中达玛烷型皂苷gypenoside XLVI,gypenoside LVI的20位上连有的糖链被水解,为国虾薄热处理产物的成分变化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慧敏;陈道金;朴香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数学建模策略在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并尝试建立一套客观可重复的建模思路与方法.方法:从数据库建立、数据预处理、建模策略选择和评价标准制定4个关键步骤,讨论中药药性特征标记识别模型的建立.结果:从64种建模策略中选出17种判别良好的模型,继而考察其可视化表达能力选出4种适宜模型,后经统计模拟,选出PLS作为目前适宜模型.结论:中药药性与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之间难以找到现成的公式或规律来表达二者关联,可用穷举策略,经数据库建立、数据预处理、建模策略选择和评价4步筛选适宜的中药药性特征标记识别模型.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牻牛儿苗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23个样品进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析,利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并用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23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8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2条,占76.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458 ~0.91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6组.结论: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与牻牛儿苗的地理位置、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好地揭示了牻牛儿苗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可为牻牛儿苗资源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郝东;尹海波;赵晓雨;杨小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槲皮素-7-硫酸酯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实验评价槲皮素-7-硫酸酯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紫外扫描法、凝胶电泳技术观察槲皮素-7-硫酸酯钠对H2O2所致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7-硫酸酯钠能有效清除·DPPH、·OH和O2-·自由基,其清除能力较维生素C(VC)及槲皮素都强,且呈浓度依赖性.DNA氧化损伤保护实验结果显示,H2O2可致小牛胸腺DNA出现断裂梯带和浓度下降,槲皮素-7-硫酸酯钠预处理可抑制H2O2所致的小牛胸腺DNA断裂及浓度下降,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槲皮素-7-硫酸酯钠体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对H2O2所致的DNA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再蓉;赵小燕;朱玉新;沈渠深;戴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药用药规律.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可视化,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挖掘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药治疗规律.规律通过一维频次及二维的网络图进行显示.结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使用频数排在前五的西药依次为柳氮磺吡啶、甲硝唑、地塞米松、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常与其他西药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使用频数排在前五的中成药依次为云南白药、乌梅丸、补脾益肠丸、理中丸和西瓜霜,中草药依次为黄连、白术、白头翁、黄芪和乌梅.补中益气丸和补脾益肠丸常与其他中成药联用,黄芪、黄连、白术常与其他中草药联用,补脾益肠丸、云南白药和乌梅丸常与地塞米松、甲硝唑、柳氮磺吡啶联用.结论:文本挖掘技术能较客观地总结溃疡性结肠炎中西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经验总结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作者:刘元艳;刘学文;谭勇;赵思宇;郭洪涛;郑光;姜淼;吕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银黄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 50 mm,1.7 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9 ~21.8,0.340~6.80,0.116 ~2.32,0.102~2.04 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 0.32%),97.1% (RSD 0.95%),101.5% (RSD 1.6%),98.7%(RSD 0.05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可为全面控制银黄颗粒的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乔东鸽;吉丽娜;何希荣;冯伟红;李东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猪苓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精氨酸加压素(AVP)及肾脏γ亚型上皮钠通道(γ-ENaC)蛋白的影响.方法:1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75只,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4 d后,再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猪苓汤组21只、呋塞米组20只,分别于灌胃2,4,6,8周处死部分大鼠,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及尿蛋白等,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AVP,免疫组化法检测γ-ENaC.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蛋白、肌酐、尿素氮、血脂、血Na+、AVP逐渐增高(P<0.05),血清白蛋白逐渐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续猪苓汤灌胃8周可增加大鼠尿量(P<0.05),下调AVP(P <0.05);②细胞形态学:空白组无异常,模型组、猪苓汤组、呋塞米组均可见肾小球局灶阶段性硬化,肾小管内蛋白管型明显,肾间质水肿、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浸润.③肾脏γ-ENaC:模型组大鼠肾脏γ-ENaC呈现先增高后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连续猪苓汤灌胃8周,肾脏γ-ENaC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猪苓汤的利尿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AVP含量和下调肾脏γ-ENaC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徐文峰;何泽云;唐群;冯立;郭志强;徐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通过色差仪对甘草的颜色性状测定,对颜色特性与甘草质量评价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色差仪对甘草根皮和断面颜色进行测定,并应用HPLC测定甘草中指标性成分——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结果:色差仪测定甘草颜色各色度值的RSD均<2%,结果表明色度值数据稳定性良好,方法可以使甘草性状评价指标中颜色性状指标得到量化,克服了不同人对颜色识别的主观个体差异和个体对于颜色细微差异所引起识别的不敏感性,并且数据经统计相关性分析,发现色度值与野生甘草的指标性成分成含量呈显著性相关.而色度值与栽培甘草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无明显性相关性.结论:采用色差仪测定中药材及其饮片色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规范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侯伟龙;窦德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槐花药材中山柰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25%盐酸(4∶1)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5h,用Thermo BDS Hyped 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2%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8 nm,进样量10 μL,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山奈酚进样量在18.94 ~ 189.4ng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5.5%,RSD 1.2% (n =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控制小槐花药材质量的方法.
作者:成林;刘吉成;卢森华;卢文杰;蒋受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加味大柴胡汤治疗痰瘀阻窍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痰瘀阻窍型OSAHS患者按(1∶2)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合并症治疗、药物治疗、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大柴胡汤.疗程15d.采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SaO2、夜间低SaO2,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白天过度嗜睡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优于对照组的80.77%(P<0.05);治疗后治疗组AHI、ESS评分及SaO2<90%比例均少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组夜间低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大柴胡汤能改善OSAHS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付强;蒋士卿;许东升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