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玲;顾政一;毛艳;杨伟俊;贺金华
目的:建立养精种玉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芍、当归、山茱萸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在60.56~605.6 n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9.2% (RSD 1.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婴;张婧;王岩;马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齐墩果酸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腺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30 mg·kg-1)ip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M)组、二甲双胍(D)组(100 mg·kg-1·d-1)、葛根素(P)组(30 mg·kg-1·d-1)、齐墩果酸(OA)组(10 mg·kg-1·d-1)、葛根素+齐墩果酸(POA)组(40 mg·kg-1·d-1),同期设正常对照组(K).各治疗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2hPG),并于给药6周后,测定大鼠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血清SOD,MDA,AGEs水平,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M组大鼠FBG,P2hPG,CHOL,TG,LDL-C,hs-CRP,MDA,AGEs较K组升高,HDL-C和血清SOD水平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对胰腺胰岛细胞有一定损伤.各治疗组大鼠FBG,P2hPG,CHOL,TG,LDL-C,hs-CRP,MDA,AGEs较M组降低,HDL-C和血清SOD水平增加,对胰腺胰岛细胞损伤有不同程度改善.POA组LDL-C水平较P组、OA组降低明显(P<0.05),对胰腺胰岛细胞损伤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齐墩果酸及其配伍可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其中葛根素配伍齐墩果酸在降低LDL-C水平、改善胰岛细胞结构方面优于单纯葛根素、齐墩果酸.
作者:王会敏;田炜;喇孝瑾;高秀娟;韩婷;王亚;田震亚;Hegyi Gabriella;陈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工程牛黄组方的牛黄降压丸的降压作用,与原方剂进行疗效比较,为替代原组方中人工牛黄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进行降压试验观察,分为模型对照组、原牛黄降压丸组和阳性药对照组,以及新组方牛黄降压丸80%,60%,30%,10%替代组.分别灌胃给予各受试药(给药剂量均为1.76 g·kg-1),连续给药14 d,采用ALC-NIBP无创血压测定分析系统,分别测定给药0,5h,6,10,14 d,停药后3,7d的血压情况.结果:给药5h后,80%工程牛黄替代组出现明显降血压作用[收缩压(SBP,139.25-19.24) mmHg,舒张压(DBP,05.69±19.18)mmHg],与对照组[SBP(187.2±19.24) mmHg,DBP(123.76±18.43) mmHg]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80%和60%工程牛黄替代组均于给药6d表现出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BP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于给药6d后各组降低DBP效果趋于稳定,以80%和60%工程牛黄替代组为明显.停药后各受试组大鼠仍表现出明显的降压作用,以80%工程牛黄替代组降压效果佳.80%和60%工程牛黄替代组具有明显的减慢心率的作用,此作用与工程牛黄含量比例成正比,而原组方未见该作用.结论:工程牛黄替代品的牛黄降压丸组方的降压作用优于原组方,具有用量少、起效快、作用强且作用持久的优点.
作者:李旭;王蕾;种影影;吕楠;陈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四逆散改善失眠作用的机制.方法:四逆散浸膏按21.7 g·kg-1·d-1给SD大鼠连续灌胃7d,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按10%比例加进原代培养SD大鼠皮层神经元培养基,37℃孵育3h,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介导的氯离子(Cl-)电流的影响.结果:给予0.3,3,30,300 μmol· L-1γ-氨基丁酸刺激,经10%四逆散含药血清作用3h的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浓度-效应曲线左移,半效激活浓度降低(P=0.05),氯离子电流的大峰值(P<0.05)、快速衰减时间常数(τ2,P <0.05)和慢速衰减时间常数(τ1,P<0.05)明显增大.结论:四逆散作用于皮层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调节其介导的氯离子电流,可能是其改善失眠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晓萌;李峰;马捷;刘晶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影响.方法:110例CSG(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施维舒胶囊,1粒/次,3次/d.观察组采用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胃镜检查,观察脾胃湿热证积分及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OD水平.结果:对照组内镜下胃黏膜疗效总有效率为81.8%,观察组为96.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胃黏膜组织学疗效总有效率为78.2%,观察组为96.4%,观察组优于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脾胃湿热证积分均明显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76.4%,观察组为98.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和上腹部疼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90.9%和90.4%均优于对照组的67.4%、64.3%和75.0%(P<0.01);对照组HP清除率65.9%,观察组清除率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复发率66.7%,观察组复发率39.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能明显减轻CSG(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并能杀灭HP,提高血清SOD,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兴华;江玉;郝小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离、鉴定热处理前后国虾薄中皂苷类化合物.方法:国虾薄在温度125℃、压力0.24 MPa的条件下,加热处理3h,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h,通过大孔树脂HP-20、硅胶柱及反相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国虾薄成分进行分离,并用核磁共振波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等数据鉴定其成分.结果:从壮药国虾薄原药材中分离得到2个达玛烷类皂苷成分,经热处理后得另外4个达玛烷类皂苷成分,分别鉴定为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 XLVI,gypenoside LVI,gypenoside L,gypenoside LI,damulin B和damulin A.结论:热处理能够使国虾薄中达玛烷型皂苷gypenoside XLVI,gypenoside LVI的20位上连有的糖链被水解,为国虾薄热处理产物的成分变化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慧敏;陈道金;朴香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槐花药材中山柰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25%盐酸(4∶1)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5h,用Thermo BDS Hyped 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2%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8 nm,进样量10 μL,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山奈酚进样量在18.94 ~ 189.4ng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5.5%,RSD 1.2% (n =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控制小槐花药材质量的方法.
作者:成林;刘吉成;卢森华;卢文杰;蒋受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方(人参、清半夏、陈皮、茯苓)及其拆方对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血清锌、铜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采用Katz刺激方法制备CUMS抑郁模型.在应激的第2天开始,按前期工作中得出了相应的效应中药及其各拆方佳药物配比熬制中药浓缩剂,调节锌、铜方(3.25 g·kg-1组)和益气化痰方(7.0 g·kg-1)组按提取液10 mL· kg-灌胃,阳性药物组按10 mg·kg-1ig马普替林混悬液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按10 mL·kg-1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给药至第23天.实验过程中,定期测定水平得分、竖直得分、修饰次数、大便颗粒数及糖水消耗量.于第23天处死大鼠,采集血样.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锌、铜水平的含量.结果:采用孤养和CUMS刺激方法成功制备动物抑郁模型.模型组血清铜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血清锌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益气化痰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够逆转上述改变;其中调节锌铜方组可以显著提高血清锌的水平及降低血清铜水平.结论:益气化痰方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同时能逆转大鼠行为学、体内微量元素锌和铜的改变;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为调节锌铜方药.
作者:白琳;韩咏竹;周海虹;周志华;王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利用电导法在线监测栀子提取液大孔树脂柱分离工艺.方法:利用电导计测定通过大孔树脂柱洗脱后流出成分的电导率变化,并考察其与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甲酯、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栀子苷3个成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电导率先下降,之后随栀子等成分的被洗脱又明显升高,呈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电导法可用于监测栀子提取物的大孔树脂分离工艺.
作者:张鹏;高峻峰;孟硕;刘建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消炎止咳片中吗啡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inochro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酸(7.5∶92.5∶0.1),流速0.7 mL· min-1,检测波长284 nm.结果:吗啡在42.40 ~ 424.0 mg· 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5%,RSD 1.67%.结论:采用HPLC测定吗啡,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消炎止咳片中吗啡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二兵;赵正保;曲婷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考察焦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In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90∶10),流速1.0 mL· 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焦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含量大小顺序为生品(中)(1.03 mg·g-1)>生品(小)(0.68 mg·g-1)>生品(大)(0.57 mg·g-1)>炒焦(0.12 mg·g-1)>炒焦(轻)(0.11mg·g-1)>炒焦(重)(0.09 mg·g-1).结论:加热温度与时间对栀子中熊果酸含量有一定影响,炒焦后熊果酸含量降低.
作者:杨海玲;覃葆;李琴;黄华艳;吴尤娇;徐信;詹祖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UFE-AH)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2d的Wistar乳鼠,用差速贴壁法原代提取心肌细胞,调整细胞密度1×106/mL,于37℃5% CO2培养箱中密闭培养48 h.用2.5 mg·L-1阿霉素作用于心肌细胞24 h成功建立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实验分5组:正常对照组、阿霉素组(2.5 mg·L-1)、UFE-AH低、中、高剂量干预组(阿霉素造模前2h预先分别给予3.75,7.5,15 g·L-1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四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蛋白(Bel-2),Be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且头部DNA含量占总含量的百分数(HDNA%),尾部DNA含量占总含量的百分数(TDNA%),尾长(TL),尾短(TM),尾距(OTM)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Bax表达水平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FE-AH干预组的心肌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降低,且HDNA%,TDNA%,TL,TM,OTM数值均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表达水平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UFE-AH可减轻阿霉素对心肌细胞DNA的损伤,上调Bcl-2/Bax而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茸茸;李应东;刘凯;孙少伯;李伟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龙脑在小鼠组织中GC-FID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艾片口服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小鼠按30.0 mg·kg-1灌胃给予艾片,分别于给药后1,3,5,10,20,30,60,90,120 min脱颈椎处死小鼠,迅速分离出小鼠全脑、心、肝、脾、肺、肾,匀浆后以十八烷为内标,乙酸乙酯萃取,采用GC测定各组织中龙脑质量浓度.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中萃取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艾片口服给药后分布于各主要脏器,组织中龙脑含量顺序为肝>肾>心>脑>脾>肺,龙脑在肝、肺、脾中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心、脑、肾.结论:建立的GC-FID适用于组织中龙脑的含量测定,艾片在不同组织内分布存在差异,在肝、肾、心、脑等血流丰富的组织中含量较高.
作者:赵静宜;杜守颖;陆洋;武慧超;李慧云;刘慧敏;程艳珂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优选培土清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及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连翘苷提取率和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0.5h,蒸馏6h;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培土清心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莫秀梅;陈达灿;李智勇;王洛临;刘俊峰;刘炽;薛素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查阅近年来有关肺癌相关内源性激素及其受体研究的文献,将整理与肺癌密切相关的几种内源性多肽类激素如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雌激素及其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生长抑素及其受体与胸腺激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调节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内源性激素调节紊乱有一定的关系,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雌激素及其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生长抑素及其受体、胸腺激素均有抑制肺癌生长的作用.寻找和设计抗肺癌药物乃至抗肿瘤药物,内源性寡肽类激素及其类似物将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方向.研究与肺癌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内源性激素及其调控网络,对于设计和研发抗肺癌药物具有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正兵;张海涛;杜侃;臧林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卵巢去势的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5.0 g·kg-1)、补肾基础组(5.4 g·kg-1)、通络组(0.9 g·kg-1)、补肾通络组(6.3 g·kg-1).ig给药,1次/d,共10周.治疗10周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L3椎体,剔除软组织及骨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骨组织RANKL/OPG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肾通络组、补肾基础组、通络组RANKL mRNA表达明显下降,RANKL/OPG明显下降(P<0.01),3组间比较,补肾通络组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补肾基础组与通络组(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ANKL mRNA表达,改善RANKL/OPG,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有关.
作者:闵文;黄桂成;华永庆;黄正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对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几种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治疗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学习记忆损伤模型组、灯盏乙素处理组和脑复康处理组.用双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联合ip D-半乳糖方法建立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次日分别用28 mg· kg-1灯盏乙素和365 mg·kg-1脑复康连续ig 20 d;实时定量聚合酶链法(RT-PCR)测定大鼠脑组织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 p65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上升了27%和31% (P <0.05),IL-1β,IL-6,TNF-α表达的阳性细胞分值正常组(1.3±0.5,1.6±0.5,1.6±0.69)和假手术组(1.5±0.5,1.6±0.7,2.0±0.7).模型组明显上升(2.9±0.7,3.2±0.8,3.0 ±0.82),P<0.05.灯盏乙素处理后NF-κB p65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了20% (P <0.05),IL-1β,IL-6和TNF-α表达的阳性细胞分值明显下降(2.1±0.67,2.3±0.70,2.2±0.53),P<0.05.结论:灯盏乙素可阻断痴呆大鼠脑组织中NF-κB p65的活化,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减轻神经炎症损伤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作者:郭莉莉;官志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赤霉素浸种时间对太子参种子解除休眠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考察10个赤霉素浓度、5个赤霉素浸种时间结合低温层积的方法破除太子参种子休眠,测定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株高、主根长、鲜重和干重.结果:500~6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层积至45 d,发芽率均达80%,其他浓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6h后层积至40 d,发芽率达84.17%,幼苗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其他浸种时间及对照组,其他浸种时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500~ 6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6h结合-2~3℃砂藏层积可明显缩短太子参种子打破休眠的时间.
作者:肖承鸿;周涛;江维克;艾强;熊厚溪;潘仲萍;陈传艺;廖明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比较3种贯叶连翘提取物制备工艺的稳定性与重复性.方法:建立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批次提取物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模式识别.结果:3种工艺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且酶解后优于酶解前,纯化后优于纯化前,以酶解后经大孔树脂LSA-10纯化所得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为佳.不同批次提取物的镜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相似性(>0.9).结论: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同类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和制备工艺评价.
作者:李晓坤;刘炯;张杰;张华锋;刘富岗;杨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通过对中医方剂的概况、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与困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客观阐明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介绍了中医方剂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持、商业秘密保护、行政保护等保护方式,分析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权利主体界定、权利客体界定、权利期限界定等理论困境及受到侵害的现状等困境,总结了国际、国内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方式,提出了多层次保护策略等可行性措施,以期为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和执行提供新途径.
作者:王晓天;王承华;袁红梅;蒋士卿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