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欣岚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心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8例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由于人们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患者作为特殊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已明显增强,加上社会上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尤其像儿科这样的高风险科室更为突出.作为儿科护理工作者,掌握相关的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年红艳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针对性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疼痛护理,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和控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轻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疼痛护理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雪勤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516例,分析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分布、院内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和菌株分布情况,探讨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0%(31/516).71~80岁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为41.94%.住院时间>1个月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6%高于20~29d患者的2.9%(P<0.05).有22例患者的标本呈阳性,感染菌株的菌株类型以铜绿假单细胞菌(18.18%)和白色念球菌(22.73%)为主.结论 针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多种复杂因素,在对各项易发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再针对其病理特点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降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院内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贺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非计划内的、未预计到或并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2],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3].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速,手术难度也随之增高,手术室护理常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手术室是医院的一级科室,有高危性,运转速度快,手术包括的范围广泛,易出现突发情况,护理人员任务重,流动量大,护理存在安全隐患.护理不良事件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止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是保证手术安全运行的根本.本文主要分析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海芬;石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肺挫伤的效果.方法 将肺挫伤或以肺挫伤为主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动脉氧分压(PaO2),改良氧合指数(PaO2/FiO2)、脱呼吸机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PaO2、PaO2/Fi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脱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确实能改善肺挫伤评分Ⅱ级以上患者的氧合,提前脱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同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终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陈坤顺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调查医院门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2013年1-3月我院门诊复诊、初诊患者共321例,统计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种类和名称.结果 我院2013年1-3月门诊常用的降压药是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单片.门诊高血压用药前10位中数量多的为ARB类,其次为CCB类,ARB+利尿剂单片,β受体阻滞剂.结论 医院用药现状与2010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用药相符.
作者:杨志富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步调加快,受伤的机会也相对增加.受伤后一般均为综合伤,需手术治疗的较多.手术应激反应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紧张和受伤后的心理反应等,共同作用导致的身心综合征,此综合征在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产生机制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明显高于术后,而有效地术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提高认识,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1,2].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焦来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临床上虽发病率不高,但因全葡萄膜炎治疗需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治疗起来很棘手.我院葡萄膜病专业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住院患者21例,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渤辉;赵桂霞;吕承晓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骨关节炎亦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临床上以膝关节炎为常见,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见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的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膝骨关节炎,78%的7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膝骨关节炎[1],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病理特征为膝部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及软骨周围有骨赘生成,临床上常以膝部疼痛、僵硬、关节肿胀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中药热敷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6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庆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25例.术后均采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分析患者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8天相关临床指标,包括:体质量(BW)、血清总蛋白(Tb)、血清白蛋白(Ab)、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计数(LCC);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消化道症状、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结果 营养支持前后25例患者BW和Hb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患者Tb、Ab和LCC水平均低于手术当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患者Tb、Ab和LCC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和术后第8天患者Tb、Ab和LC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3±5.6)h,下床活动时间(78.5±8.6)h,术后恶心6例(24.0%)、呕吐3例(12.0%),经降低滴注速度后,症状逐渐缓解,无需特殊处理;腹胀3例(12.0%)、腹痛2例(8.0%),经降低滴注速度,症状逐渐缓解,对患者恢复无影响;无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患者.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施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宁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剑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D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水平和D-D阴性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小板正常率和D-D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佐治DI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木;刘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13名护士实施风险管理,对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士的知信行(KAP)问卷得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的KAP问卷得分较实施前显著增高(P<0.01);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1).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护理风险管理也得到患者的极大肯定,有利于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康复锻炼、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和院外指导,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心绞痛发生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心绞痛发生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有效调节心率和血压,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志红;李雅静 刊期: 2013年第28期
1 病例资料例1,男,58岁.主因意识不清8h入院.患者入院前8h被家属发现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无呕吐物,尿失禁;房间内生有煤火,同房间内患者妻子亦有此症状,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经治疗后意识仍不清醒,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冠心病病史8+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作者:张雪梅;张文忠;焦清海;李和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患者18例,经解剖外侧裂后经岛叶皮层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第1天复查颅脑CT示:血肿基本清除12例(66.7%),<10%血肿残余5例(27.8%),术后出血1例(5.6%),出血患者家属不同意再次手术治疗,死亡.术后17例患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1)恢复好,能正常生活,轻度神经功能障碍6例(35.3%);(2)轻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9例(52.9%);(3)中度病残,意识清楚(意识较术前明显好转),生活不能自理2例(11.8%).结论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脑内血肿效果良好.
作者:任少华;丁新民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呲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氢氯呲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四清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沐足结合开天门手法改善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每晚睡前中药沐足及开天门进行治疗,连续干预10d后评价疗效,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入睡潜伏期,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沐足结合开天门能明显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汉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泌尿系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19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进行常规鉴定,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疑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样本采用头孢复合试纸进行鉴定.结果 病原菌中分离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5.8%;肠球菌属17.2%,肺炎克雷伯菌8.2%,铜绿假单胞菌7.2%,鲍曼不动杆菌3.8%.大肠埃希菌产超光谱β-ESBLs的检出率为57.3%,肺炎克雷伯菌产酶株的检出率为42.3%.绝大多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较大的耐药性,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