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顺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不但可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田家心;刘晨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经积极护理干预后,切口渗液消失,3~7d有新鲜肉芽生长,7~18d切口愈合,患者均未出现院内感染.结论 一旦患者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护理人员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应针对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程度给予合理的局部处理,防止出现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s,NRPS)是一类多功能蛋白质复合体,能识别、激活、转运氨基酸底物并按特定顺序合成非核糖体肽(NRPS).NRPS构成天然生物活性产物的一大类,是细菌和霉菌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和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发现的NRPS在微生物体内可能作为抗生素、铁载体、毒素、含氮物质的储存场所及调节生长等的信号分子等发挥各种功能[1],而其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主要集中于抗生素(如达托霉素)、抗癌药物(如博来霉素)、抗真菌药和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A)等方面.
作者:李红玲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肺挫伤的效果.方法 将肺挫伤或以肺挫伤为主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动脉氧分压(PaO2),改良氧合指数(PaO2/FiO2)、脱呼吸机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PaO2、PaO2/Fi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脱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确实能改善肺挫伤评分Ⅱ级以上患者的氧合,提前脱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同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终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陈坤顺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69.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川萍 刊期: 2013年第2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反复心悸、气促4年余,再发加重伴咳嗽1周于2012年3月6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全心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患者入院后经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雷米普利、美托洛尔防止心室重构等抗心力衰竭治疗.2012年3月7日晨起测血压为90/60mm Hg,考虑患者血压低,2012年3月7日7∶ 30给予生脉注射液(10ml/支)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作者:钱懿轶;张峻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2月剖宫产分娩产妇206例,观察产后出血率、出血量、据出血情况,给予子宫按摩、缩宫素静脉滴注和(或)注射,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等,进行止血处理.分析出血原因,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6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62例(30.1%),出血量500~1000ml 43例(69.4%),出血量为1000~1500ml 16例(25.8%),>1500ml 3例(4.8%).产后出血原因分别为:胎盘粘连9.7%(6/62),胎盘植入9.7%(6/62),胎盘早剥17.7%(11/62),前置胎盘16.1%(10/62),宫缩乏力46.8%(29/62).62例剖宫产患者经治疗后,有效59例(95.2%),无效3例(4.8%).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原因,选择有效止血方法,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作者:穆娜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耳鸣习服疗法(TRT)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慢性耳鸣患者采用TRT治疗,分别于治疗第1,3,6个月时采用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HI)评定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耳鸣烦躁程度.结果 治疗后第1个月THI评分(39.2±8.4)分与治疗前(47.8±9.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THI评分(28.5±7.3)分较治疗前(47.8±9.6)分明显下降,治疗后第6个月THI评分(16.8±5.6)分较治疗第3个月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耳鸣烦躁程度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T是临床治疗慢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究宫颈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22例宫颈鳞癌患者设为A组;将同期住院治疗的8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设为B组;将40例宫颈炎患者设为C组.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组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并进一步分析ki-67和P53的表达量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关联性.结果 3组宫颈上皮组织的ki-67和P53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ki-67和P53蛋白含量依次递减.对于宫颈鳞癌患者而言,Ⅱ期鳞癌的ki-67和P53表达含量均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妇科疾病患者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护患关系,树立护理人员良好形象,创造良好诊疗氛围[1,2].以患者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均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作者:冯欣岚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县医疗机构2013年第二季度有效网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不良反应原始报告150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分布、给药途径和报告类型、结果及对原发病的影响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 ADR的性别比,ADR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药品种类分布:抗菌药物排第1,中药注射剂排第2;静脉用药是发生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反应类型多为已知一般(62.7%),新的一般占33.3%;ADR结果多为痊愈(62.7%)、好转(36.0%).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占96.4%(144/150).结论 医疗机构应科学地开展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作者:袁珍娥;梁传军;廖洁琴;袁志坚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高,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较多,但术后并发症多,失败率较高,其中护理与压疮发生密切相关,现将我院儿童尿道下裂术后骶尾部发生压疮1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范娜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受人口增长、女性育龄推迟、辅助生育技术的滥用、环境压力和孕期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20年来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持续攀升,他们发育极度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差、感染发生率高,生后1周内常喂养困难,为了保证患儿所需的能量和热量,每天必须输入足够的静脉营养,同时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也需静脉给药,因此建立静脉通道十分重要,而传统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很难长时间保留,反复穿刺可增加患儿很多痛苦.
作者:田婷婷;李佳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越鞠丸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奥美拉唑胶囊,多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越鞠丸加味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2%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越鞠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福章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D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水平和D-D阴性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小板正常率和D-D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佐治DI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木;刘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剖宫产手术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产妇在手术中的心理反应能影响手术效果.麻醉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促进其血压、脉搏稳定[1],它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产妇对麻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又将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和预后.为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和良好肌肉松弛的条件下顺利地完成手术,笔者针对523例剖宫产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使产妇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心理准备,以佳状态接受麻醉、手术,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少红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血栓通针剂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期提高血栓通针剂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栓通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栓通不良反应例数占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5.43%(10/184).1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8~44岁5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10例不良反应患者的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其中8例患者给予血栓通针剂0.5g静脉滴注,每天1次;2例患者给予血栓通针剂0.3g静脉滴注,每天1次.10例血栓通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呼吸、循环、中枢等多个系统,以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并且多在首次给药后5~30min发生.结论 血栓通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监管,密切防范,除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应用及配伍外,尚需考虑患者过敏体质、身体素质等个体化情况,做到合理用药,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阑尾切除和切口缝合方法相同,观察组用聚维酮碘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局部冲洗切口,观察2组伤口愈合情况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为(3.0±0.8)d短于对照组的(5.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维酮碘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致远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慢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蝉苈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为4~6d和7~9d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疗程>9d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基础上加用麻杏蝉苈汤加减法治疗老年慢性哮喘,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苟根 刊期: 201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