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通州区兴仁卫生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2h、6h和24h疼痛程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容易出现术后疼痛,对产妇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妇的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瞿燕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黄芪注射液基础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治疗组为95.9%,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梅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梁垛卫生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酶联免疫组和胶体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均可作为临床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而胶体金法具有操作便利且快速、结果直观、无特殊设备要求等优点,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卫卿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内经检查确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600 mg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和意识障碍程度每日静脉滴注1~2次,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20.37%,治疗组患者上消化出血发病率为4.00%.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6.36,P=0.01).结论 西咪替丁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高志林;但瑞芬 刊期: 2013年第3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不仅减轻患者的痛苦,使饱受髋关节病变折磨的患者重获新生,而且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的家庭减轻了负担.
作者:胡敏利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采用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肌肉注射咪达唑仑和泵注异丙酚的方式进行术前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复合法进行术前麻醉.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意识和完全清醒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全麻前后安置尿管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烦躁程度差异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全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择全麻前留置尿管,观察组选择全麻后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过敏性坏死反应(HR)、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9%(23/49),观察组为71.4%(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作者:杜锡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成药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在剂型方面更偏向于西药,但是在属性方面仍属于中药的一种,因此必须在治疗时遵循中医基础的辨证论治原则,在辨证思想下进行用药,将中成药中所含有的成分充分了解,同时掌握配伍禁忌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本研究将目前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黄盛彬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简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PT、TBiL、AST和ALT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4%)高于对照组(5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配伍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98例,将有合并症的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无合并症的7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2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3.47%.其中观察组18例患者,占18.37%;对照组5例患者,占5.10%.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为多见共12例(占56.52%);其次为切口感染患者6例(占26.09%);胸腔积液的患者3例(占13.04%);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1例(占4.35%);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例(占4.35%).结论 对于胃癌的患者,必须做到原发病治疗与并发症治疗同时兼顾,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维持患者呼吸、血压,确保生命安全.
作者:蔡安庆;吴新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氨酰心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AMI合并左心衰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泵入;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和氨酰心安.5~7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80.0%,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2例,头痛1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1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症状随药物停用而逐渐缓解.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合并左心衰患者采取小剂量的硝酸甘油联合氨酰心安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是治疗AMI合并左心衰的理想方案.
作者:薛书斌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不同保守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罗山县妇保院妇产科2012年5-8月收治的8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甲氨蝶呤的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有效率高,能够较快速使β-HCG降至正常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丁贤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支气管患者168例,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氧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及环境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1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17d左右治愈或缓解,无死亡.结论 本研究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关晓燕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的主阵地,其对保障乡镇居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行,乡镇卫生院逐步回归公益性.然而受原有体制的影响,回归公益性后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期望乡镇卫生院能更好地为乡镇居民服务.
作者:康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及早诊断各种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冠心病患者各40例,分别列为观察A组、观察B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晨起静脉血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比3组血清HCY检测值及发生高HCY血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血清HCY检测值、高HCY血症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血清HCY检测值及发生高HCY血症的比率高于观察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喘可治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8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3组,分别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加普米克令舒及可必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加喘可治及可必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C组采用喘可治、喘可治及普米可令舒交替治疗,3组均治疗1周,对比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随访6个月发现B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喘可治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以有效控制患儿的发作次数,增强抵抗力,值得推广.
作者:托合提布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致病的常见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采集2007年2月-2013年2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6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的尿液,提取312株分离菌株进行临床检测,分别对主要致病病原菌种,以及对常见抗菌素的敏感性情况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所占比率相对较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呋喃妥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相对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与呋喃妥因敏感性相对较高;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相对较高;以上比较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尿路感染治疗时,应在检测并确定主要致病病原菌种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先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和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2年10月期间晋城煤业集团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用奥扎格雷钠和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单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检测的C-反应蛋白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和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易兴无 刊期: 2013年第30期
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完善,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质量越来越备受关注.因此药剂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起着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我院药剂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收集、整理以及监测而对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流程进行报告,并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有效的提高药品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源;王泓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沭阳县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6例患儿及家属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18例在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之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对患儿的服务质量.
作者:范丽琴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