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带突肉芽肿的原因及治疗:附病例报告

李捷

关键词:声带, 肉芽肿, 病因, 治疗, 病例报告
摘要:目的 探讨声带突肉芽肿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声带突肉芽肿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声带突肉芽肿的病因复杂多样,3例病例中1例与胃食管反流相关,1例有不良发声习惯,1例为气管插管所致,手术治疗复发率高,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吸入或奥美拉唑口服,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声带突肉芽肿的治疗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全面的综合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简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PT、TBiL、AST和ALT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4%)高于对照组(5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配伍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支气管患者168例,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氧疗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及环境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1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17d左右治愈或缓解,无死亡.结论 本研究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关晓燕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2例,在规范的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服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 两组治疗前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治疗后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死亡病例.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贺金国;张蓓;王首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急性颈脊髓损伤急救时效性与功能恢复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急救时效性.方法 对成都市第五医院自2006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9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与时效性相关的临床特征.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受伤至手术、使用脱水剂和MP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的有效率(67.9%)高于对照组(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患者的早期处理和患者的预后都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任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 对火炬开发区医院各科室2010年7月-2012年7月的100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的首要表现形式是给药方法不当,占总数的22%,少的表现形式为手术期用药不当和换药频繁,仅占总数的2%;各科室不合理用药发生次数多的是骨科,占总数的28%,妇产科较少,占总数的13%.结论 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抗菌药物应用率,手术之后也需要较多地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应该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曾桓中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不同氧流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氧流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低流量组将氧气吸入装置的流量设置为6L/min,高流量组则设置为8L/min.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和动脉氧饱和度的变化及舒适度评分.结果 治疗前,低流量组和高流量组心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流量的设置选择6L/min左右时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有突出效果.

    作者:张国梁;谭晓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合江县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采用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手的72例患者为观察组,单行剖宫产术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2%,并发症发生率2.7%;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1%,并发症发生率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手术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甘氨酸茶碱钠片联合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甘氨酸茶碱钠片联合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3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26例患者采用甘氨酸茶碱钠进行治疗;研究组27例患者采用甘氨酸茶碱钠与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69.2%),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联合治疗方法对患有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月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家庭护理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9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有专业护士一对一进行上门回访、回院复查、电话访问等综合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采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进行评定,分别从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状态、社交活动、患肢功能恢复6项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状态、社交活动、患肢功能恢复6项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家庭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中药的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中药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选择肥乡县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因不当使用药品所致的不良反应的2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程度分级及转归、给药途径及主要诱发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及系统分类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结果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主要诱发药物有刺五加、鱼腥草、人参、丹参、银杏,共诱发105例,占52.5%;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损害涉及全身各器官及系统,累及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结论 中药制剂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其预防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赵丽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地塞米松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94例患者的102颗根尖周病患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患者52颗牙,根管充填中使用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对照组46例患者50例,根管充填中使用氢氧化钙糊剂,两组均于封药后口服替硝唑.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4.6%(44/52),68.0%(3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地塞米松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疼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志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胃管状腺瘤四例并文献复习

    胃腺瘤是指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大都由增生的胃黏液腺所组成的良性肿瘤.根据其起源分为肠型、小凹型和幽门型,其中肠型腺瘤居多,超过胃腺瘤的一半以上甚至所有的腺瘤均为该型,由管状和绒毛构成,是一种不常见的肿瘤,在西方国家约占胃息肉样病变的5%~10%,其中近40%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为胃癌的占2.5%~50.0%[1].胃腺瘤临床多无症状,多由胃镜及病理检查发现.本文分析我院检出的4例胃管状腺瘤患者,结合文献对胃管状腺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内镜下形态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长蒙;温冰;张继平;谢丽燕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研究

    目的 比较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d,观察治疗前后体温、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能够快速降低体温,改善症状与体征,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延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及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早期应用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偏瘫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ICU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只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100例,在常规ICU病房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ICU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余晓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进行中期妊娠终止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终止妊娠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羊膜腔内注入依沙丫啶方法进行妊娠终止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进行妊娠终止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比较组间结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26例患者全部引产成功,平均缩宫时间和缩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海容;王玉杰;杨华;曹辉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11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及预防,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如期出院.结论 通过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晓娜;徐雁;徐金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磁共振成像在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的主要目的 是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骶髂关节炎中的应用.对于骶髂关节炎诊断的关键,X线平片技术和CT技术还有很多局限性,而MRI技术却能克服这些缺点.本文通过研究MRI技术在骶髂关节炎中的应用,对进一步了解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建清;吴斌;梁英;贺萍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乳腺癌保乳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72例,对患者实施保乳术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72例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经过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显效43例(59.7%),有效22例(30.6%),无效7例(9.7%),总有效率90.3%.结论 加强乳腺癌保乳术的护理,可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压力,增加显效的比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莲花;郭丽;高滋羚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护士技术操作和服务守则》培训前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进行<护士技术操作和服务守则>培训,提高我科护士单兵作战能力,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开展优质护理打好基础.方法 对护士进行<护士技术操作和服务守则>培训,比较我科15名护士培训前后患者满意率、护理差错、护理服务态度的变化,分析进行护士培训的效果.结果 <护士技术操作和服务守则>培训后,实现护理零差错,患者零投诉,患者满意率提高6.66%,护士服务态度亲切热情.结论 对我科护士进行<护士技术操作和服务守则>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陈亚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