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的观察

郭宏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感染, 胃癌局部浸润, 相关性
摘要: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的变化.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56例作为胃癌组,并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将胃癌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胃癌组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检测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接受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胃癌组有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者采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基质计算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 胃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76.79%高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MMP-2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者其胃癌局部浸润组织间基质蛋白增加,值得关注,并应加强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近几年临床实验室开展血细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评价活动,分析质量控制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明确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结果 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检验科工作人员素质及仪器设备状态;分析前项目的 正确选择;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正确的标本采集;标本的正确处理;药物及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 血细胞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既能减少实验误差,还能提高血细胞检验质量.

    作者:张雪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可吸收线捆扎加纤维蛋白胶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聚醇酸(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加纤维蛋白胶(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69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PGA可吸收线捆扎加FG黏合骨折块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获随访患者50例,其中骨折解剖复位,一期愈合47例(64处);骨折畸形愈合3例(3处).手部功能按TAM标准评价优良率达86%.结论 应用PGA捆扎加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可获良好的手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刘健;冯建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气管插管洗胃抢救中毒昏迷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气管插管洗胃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抢救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60例重度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气管插管洗胃抢救,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洗胃.观察2组留置胃管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留置胃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气管插管后洗胃能缩短口服中毒患者留置胃管时间,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祥杰;王建珍;陆志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抗生素应用对正常分娩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抗生素应用对正常分娩产妇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2月-2010年1月分娩产妇208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2月-2011年1月产妇208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分娩前常规用碘伏会阴消毒,产后用碘伏擦洗外阴;对照组产后均静脉应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其余处理同观察组.结果 2组产褥病率、微热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分娩后是否应用抗生素对产妇预后无影响,为降低抗生素耐药性,建议产后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作者:安国琴;王发聪;范万顺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冠心舒通胶囊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上加用冠心舒通胶囊.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建英;陈欣华;王静;苏白玉;李淑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6例和对照组84例.研究组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两药治疗.观察2组排卵、妊娠情况及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2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卵期2组卵泡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卵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诱导排卵效果好,同时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有效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彦茹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抗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机体局部组织的某一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控制,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引起的异常病变.肿瘤一般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2种,通常情况下,良性肿瘤通过手术治疗能使患者恢复健康,恶性肿瘤即癌症,由于其顽固性较难被治愈.肿瘤本质上是基因病,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但发生在重要器官上时仍可产生严重的后果;恶性肿瘤则生长较快,浸润并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且能发生转移,对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在肿瘤生长的过程中,其必需的过程是建立足够的血管系统,从而为其生长提供氧气和营养.Folkman理论[1]认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的,而在血管生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中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近年来,以VEGF为靶标开发研制抗肿瘤药物成为相关领域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就其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苏永强;邓述恺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体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属肾劳、水肿、关格、肾风、癃闭、溺毒等范畴.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压、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纠正肾性贫血等对症治疗[1],缺乏有效的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苗木;刘迪;黄纳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长期存在的精神压力不能解脱,或是长期过度紧张,从而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紊乱引发其他疾病[1].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易于兴奋和疲劳,患者可产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躯体不适,但无相应的器质性病理改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面临家庭、生活、工作及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可使人产生焦虑、怨恨、悲观、压抑等负面情绪,极易诱发神经衰弱.据统计资料显示,神经衰弱在青壮年中的发生率较高,且主要人群为脑力劳动者,患者心理问题突出,且心理反应强烈,相对于其他科室神经衰弱患者存在更大的心理危机.因此,临床要高度重视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工作,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简毅荣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 总结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65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并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程序的组成部分,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有助于缩短疾病恢复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管叶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曲美他嗪辅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评估的Meta分析

    目的 对曲美他嗪辅治中国人扩张型心肌病(DCM)文献进行Meta分析.方法 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检索维普信息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关于曲美他嗪辅治中国人DCM的心功能评估的原始研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 3篇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按Peto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后,其OR值为4.16,95% CI为2.11~7.99,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合用曲美他嗪辅治中国人DCM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沈江山;尹金凤;周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偏头痛患者31例,均采取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个疗程后,31例患者中治愈6例(19.4%),显效13例(41.9%),有效8例(25.8%),无效4例(12.9%),总有效率为87.1%.结论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仕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保留输卵管的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同时保留输卵管对卵巢血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单纯子宫全切术,试验组行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1、2、4、6个月卵巢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OV、PSV、EDV、RI、P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OV大于治疗前,PSV、EDV、RI、PI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个月,2组OV、PSV、EDV、RI及PI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可引起绝经前妇女短暂性卵巢血供下降,于术后近期内可逐步恢复,同时切除输卵管并不会加重子宫全切术对绝经前妇女卵巢血供的影响.

    作者:李丽;冯小涛;李季滨;王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注重过程管理及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笔者对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吉银;宋昌燕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糖尿病用药方案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表现为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尿糖等.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和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1].目前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有五大类,而治疗老年性糖尿病的药物除胰岛素之外,只有4类药物较合适: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TD)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因而效果也不同,在治疗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来选择药物.

    作者:程志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组和常规组各50例.在一般处理基础上,限制组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常规组予常规补液治疗.监测2组入院72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压积(HCT)、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输液量.观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限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HCT及PaO2水平高于常规组,输液量少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创伤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组织、器官的有效灌注,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嘉希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护理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恢复状况、心理状况护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评判性思维在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评判性思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评判思维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情绪紧张、焦虑、失眠及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判思维用于I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的观察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的变化.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56例作为胃癌组,并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将胃癌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胃癌组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检测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接受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胃癌组有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者采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基质计算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 胃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76.79%高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MMP-2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者其胃癌局部浸润组织间基质蛋白增加,值得关注,并应加强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5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同期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手术切除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术期情况,并随防观察2组1、3、5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效果明显优于分期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