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张仕祥

关键词:偏头痛, 中医,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偏头痛患者31例,均采取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个疗程后,31例患者中治愈6例(19.4%),显效13例(41.9%),有效8例(25.8%),无效4例(12.9%),总有效率为87.1%.结论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GL组和NS组各28例.NS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联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GL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转氨酶及载脂蛋白-2(LCN-2)水平.结果 治疗后,GL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L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LCN-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脂、转氨酶及LCN-2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皓;李海涛;石慧乔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护理体会

    随着大面积烧伤休克复苏理论在临床医学上的不断发展和运用,针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液体复苏技术被广大患者与家属所接受[1].与此同时,因处理深度烧伤创面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也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提高烧伤治愈率的重点是严格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创面恢复时间.以往深度烧伤创面处理有自体微粒皮移植或分次切痂自体皮移植及溶痂后肉芽创面植皮,但由于异体皮来源困难及并发症多、效果差、病程长等缺点,难以正常实施.近年来,我国引进的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作为一项新型皮肤移植技术,能更好地修复患者烧伤创面.现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接收并采用Meek植皮术进行治疗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各指标变化情况及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HbA1c、FBG、LDL及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A1c、FBG、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个月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稳定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建雄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口服给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中西药联合给药治疗方案.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春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甲亢患者的外科治疗及护理体会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简称,其发病原因是患者机体内甲状腺激素未能正常反馈,导致控制机制失效,甲状腺在体内循环时异常增多,患者全身出现新陈代谢亢进,故又称为甲状腺毒症[1].此病症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易兴奋、神经过敏、代谢加快、甲状腺肿大、易激动和突眼等.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甲亢患者10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茶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更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40例,均予更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局部症状按皮肤科外用药物原则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40例患者痊愈22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痊愈后随访1个月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耀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1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空洞闭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提高治愈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金燕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压疮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

    压疮是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以局限性浅表皮肤破损,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疮疡类疾病[1].临床上患慢性疾病需长期卧床及病情危重的患者较常见,压疮一般好发于骨突出部位,如足跟、骶尾部、髋及肩胛部等处.同时压疮发生后易继发感染,感染后可加重病情,甚至并发败血症而导致患者死亡.发病者大多是老年患者,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差,是临床治疗护理上的一个难题.因此降低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并防治压疮进展是临床治疗护理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分析压疮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保留输卵管的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同时保留输卵管对卵巢血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单纯子宫全切术,试验组行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1、2、4、6个月卵巢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OV、PSV、EDV、RI、P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OV大于治疗前,PSV、EDV、RI、PI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个月,2组OV、PSV、EDV、RI及PI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可引起绝经前妇女短暂性卵巢血供下降,于术后近期内可逐步恢复,同时切除输卵管并不会加重子宫全切术对绝经前妇女卵巢血供的影响.

    作者:李丽;冯小涛;李季滨;王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42岁,因腹部胀痛>10d,呈持续性,以上腹部为主,于2012年9月12日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既往2011年工作时右上肢被机器绞伤,于我院行右上肢截肢术,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输血及血液制品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按计划预防接种.查体:T 36.8 ℃,P 72次/min,R 20次/min,BP 142/84mm Hg.神清,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

    作者:曾秀燕;鲁梅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脐带脱垂2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宫内胎儿的生存必须依靠脐带血循环,各种原因引起的脐带血流受阻,均可引起胎儿窘迫甚至死亡.脐带脱垂分为隐形脐带脱垂和显性脐带脱垂,发病突然,难以预测,是分娩期威胁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易致严重的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致胎儿死亡,围生儿病死率高达20%~30%,尤以显性脱垂危害明显[1].抢救及时、得力,多数围产儿预后较好.笔者探讨脐带脱垂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莉芸;郑晓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戊酸雌二醇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予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比较2组排胎时间、清宫术出血量、组织物残留率及清宫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排胎时间短于对照组,清宫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织物残留率低于对照组,清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焕娣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活血化瘀法辅治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增加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辅治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洪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加强医院麻醉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地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后,能形成身体依赖性、形成瘾癖,造成严重社会危害[1].因此,如何有效使用和管理麻醉药品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近年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严抓严管,相关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麻醉药品的规范管理与合理应用.

    作者:高开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小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目前抗菌药物应用广泛,儿童因其免疫机制不健全,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抗菌药物应用率也较高.临床应规范用药制度,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儿童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智力和体质发育的优越性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替代的,乳汁中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物质[1].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生长和健康,还能促进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我院剖腹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乳喂养率下降.笔者分析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可可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胸部CT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通过胸部CT征象变化,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初诊继发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2HR2E/4HR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2HR2E/4HR化疗方案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CT初始征象变化情况,并统计不同病灶的吸收和空洞的闭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T初始征象均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后CT征象的变化证明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可有效杀菌、抑菌,降低毒性及耐药率,提高患者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林;吴立盘;张飞龙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一次性纸杯替代雾化吸入器面罩的应用方法

    雾化吸入器是呼吸治疗仪的一种,由面罩、雾化罐及导管组成.传统雾化器的面罩只配有一幅,以往使用后,即先用清水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反复使用.

    作者:常燕;林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心肺复苏30余分钟成功1例

    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所迅速采取的一切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复苏的终目的是恢复患者的意识(脑功能),因此这一系列抢救治疗措施统称为心肺脑复苏(CPR).脑组织的耗氧量很大,神经组织的代谢率极高,脑内能源储备非常有限,对缺氧耐受性较差.心搏停止10s脑内可利用氧耗尽,神志不清,有氧代谢的三羧酸循环停止,继而无氧糖酵解,随之使储存的葡萄糖和糖原耗竭,2~4min内低能的无氧代谢也停止,4~5min内ATP耗尽,所有需能反应均停止.因此复苏的首要问题是争取时间.我院曾成功抢救一名失血性休克致心跳骤停患者1例.复苏时间近30余分钟,未遗留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卢怀海;李雪卿;曹瑞琪;靳立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依从性、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依从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2.3±12.1)h长于对照组的(60.9±1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