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珍珍
卫生部马晓伟部长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是单纯强化基础护理,也不仅是在近期内加强临床护理,更重要的是要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式、绩效考核方法、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制约护理发展的瓶颈问题上进行探索和试点,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优质护理服务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开展已3年多,各种经验体会报道很多.可综合医院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科在医院多不是重点学科,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乎都处在末位,因此在综合医院不被重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相对滞后.笔者现将在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向阳;唐明莉;徐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麻醉为手术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要取得满意麻醉效果,麻醉医师除需具备过硬专业技术,还需对患者进行麻醉前访视以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心脏手术患者病情复杂,转归、变化快,对麻醉要求较高,麻醉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甚至患者生命安危.故心脏手术麻醉前访视应具备高度责任感及严谨的态度,方能做好麻醉工作.笔者总结心脏外科麻醉前访视患者36例心得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手术室护士为一类处于特殊工作环境下的群体.因直接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坏死组织等,存在高度被感染风险.此外因手术室护士长时间、连续工作在密闭环境中,颈椎前屈位站立、精神高度紧张、进食不规律,化学消毒剂和麻醉剂挥发等较高浓度有毒气体的污染、手术间的噪音、使用高频电刀由皮肤或组织散发出的气味、放射线危害及用电安全等,使手术室护士成为高危人群.基层医院手术室由于基础设施简陋,消毒仪器不够精密,工作人员相对缺乏,工作负荷重,更增加其职业危害性.笔者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做分析讨论,旨在通过学习与教育,使手术室工作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大限度降低危害及保护自身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翔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低血压属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透析患者总数20%~30%[1].尤其针对高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透析中后期低血压.低血压的发生可引起心律失常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良[2],导致血液透析治疗不能正常进行.我院针对透析期间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钠及超滤曲线模式透析(PHD),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自理量表(BI)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智能测定,观察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HDS及MMSE、BI评分均升高,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数值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长春西汀.
作者:陈斌;刘陈先;梁超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尿酸为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常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为痛风发病的前期表现.苯溴马隆又称苯溴香豆酮,为强力尿酸排泄剂,我们应用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84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78例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和女性激素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的肌瘤体积、雌二醇(E2)、孕激素(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作者:熊洁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197例择妊娠12~28周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经腹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于注药之后口服米非司酮75mg,24h后再次服药75mg,总量150mg.对照组97例单纯经腹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2组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清宫率、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行清宫术,观察组31例(31.0%),对照组68例(7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引产,使引产总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痛苦减轻,胎盘、胎膜残留减少,清宫率降低及减少产后出血,且方法简便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纪兰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喹诺酮类的第3代药物,自1985年我国制成第1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至今已有20余年.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口服及静脉用药目前已达数十种,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也是当前在国内发展为迅速的化学合成抗菌药[1].当前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等.由于临床用量大增,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耐药率迅速上升.因此,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不良反应、正确掌握其临床适应证,对科学合理的应用这类抗菌药物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抽查2013年门诊5岁以下儿童处方815例,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分类一一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51%,预防用药占1.89%,治疗用药占98.11%.一线用药占70.44%,二线用药占29.56%,无一线+二线联合用药,无三线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9.43%,主要表现为给药次数不合理26.67%,给药途径不合理13.33%,疗程不合理20.00%,用药指征不明确占40.00%.结论 医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需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60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Fresenius F60聚砜膜血液滤过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2组胸腔积液消退50%以及完全消退所需要的治疗时间;完成治疗之后随访18个月,记录第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的复发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消退50%所需时间和完全消退时间分别为(9.86±1.64)d、(16.39±3.37)d,对照组为(16.43±3.17)d、(25.81±3.6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胸腔积液完全消退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复发例数为5例(16.7%)、4例(13.3%)、3例(10.0%),对照组为9例(30.0%)、10例(33.3%)、11例(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增加超滤系数可以有效地治疗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
作者:彭善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前,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重视,同时中药的质量控制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着重就目前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章延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体外反搏为一种无创伤的循环治疗方法,其原理是以人体的心电R波为触发信号,于心脏舒张期,自肢体远端气囊向近端气囊依次充气,压迫肢体,迫使肢体和臀部动脉血液反流至主动脉,以提高主动脉的压力和血容量,从而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量.后于心脏收缩期前,气囊迅速排气,受压的肢体血管突然放松,外周阻力急剧下降,利于心室射出血液经主动脉快速注入肢体动脉,按心动周期不断如此重复进行以达到其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需实施悉心护理以达到理想效果,故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如行反搏治疗护士须具备心血管疾病及心电图方面知识[1].笔者总结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败血症属全身性感染性疾病[1],为微生物在血液中繁殖,超出免疫能力时所引发,病死率较高,因无特异临床表现,血培养就成为诊断感染及监测药物应用效果之首选,应及早进行.随着耐药菌的大量出现,血培养分析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本文对本院1978例血标本中178例阳性标本的细菌种类、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安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为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因素引发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数也逐渐增多,可及糖尿病患者的49.5%,病重被截肢者占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50%,且单侧肢体截肢后,50%患者对侧肢体5年内也需截肢[1].笔者就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防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调查显示,我国便秘发病率10%~15%,60岁以上老年人约为18%~23%.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因便秘治疗药物多存在一定副作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予自拟旋复四七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丹参酮用于治疗冠心病已越来越为临床所青睐.报道显示,临床上将其与单纯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比较,丹参酮优于单纯低分子右旋糖酐.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临床将丹参酮联合维脑路通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书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由胃气上逆动膈,轻可自行缓解,重则症状时轻时重,迁延难愈.临床称持续24h以上呃逆为顽固性呃逆.笔者以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2例,报道如下.
作者:许辅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产后抑郁症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情绪低落、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悲观厌世等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常见一种类型[1],多于产后2周出现症状,持续6~8周左右,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于产后2~4个月发展为产后精神病.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及婴儿生长发育,亦会影响产妇夫妻关系及家庭、社会和谐.产后抑郁症病因比较复杂,属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69例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社会福利院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康复医疗效果.方法 4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康复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自由活动,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专业医学康复治疗措施.结果 康复组患者饮食加运动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非常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试验前后只有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血糖水平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荣兵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