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王奎

关键词: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CA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治疗的44例非老年CAP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疾病、双侧肺炎和胸腔积液发生率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升高率、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及好转率和死亡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对其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节约治疗成本十分必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的便秘干预护理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保护性约束期实施便秘干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10月-2012年9月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随机分成干预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组除常规一般护理外,实施便秘早期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约束期便秘情况.结果 干预护理组便秘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26.92%,干预护理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便秘干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尊感、依从性,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便秘预防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保护性约束期的便秘发生率,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殊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变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检查的1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证实5例为口腔黏膜癌,5例为口腔鳞状的细胞癌.采取SNP6.0Array基因芯片依照各类型检测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位点907,670个,同时检测拷贝数变异的947,001个位点,后详细分析及检验癌症的DNA 序列.结果 口腔黏膜白斑与鳞状细胞癌分子中均存有复杂繁琐的遗传基因改变,并且多数出现在染色体3、7、9、8、11、13、15、17与18上.结论 基因转变针对形态学的转变而言相对较早,并且具有尽早诊断和检测口腔癌症的优点,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方面.

    作者:马国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法对老年痴呆患者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在综合护理法下昼夜动态血压的变化节律.方法 选取 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常规的老年内科护理方法;B组采用将患者集中专门的临床观察病房,并专门配备训练有素护理人员对组员进行内科护理.结果 B组患者ADL和MMSE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护理后日夜间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与A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法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赵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近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收缩压等);此外还从西医治疗角度来详细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情况.结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高血压情况、血脂高低有关.结论 分析发现,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情、高血压以及空腹血糖等,因此在临床上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致盲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咏;熊东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在胃肠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腹腔镜在胃肠急腹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通过腹腔镜探查治疗胃肠急腹症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40例患者都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诊断率达到100%.其中37例患者腹腔镜治疗效果良好,3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术后无并发症出现,也没有出现腹腔残余感染、胃肠瘘以及肠梗阻等.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有2例切口感染,且住院天数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长.结论 使用腹腔镜诊治胃肠急腹症有着安全有效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冠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增敏荧光法测定血浆中亚甲蓝含量及其残留量检测

    目的 建立检测血浆中微量亚甲蓝的增敏荧光分光光度法.方法 利用β-环糊精对亚甲蓝荧光信号的增敏作用,以665nm为激发波长,680nm为发射波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血浆中的微量亚甲蓝.结果 用β-环糊精增敏时,亚甲蓝浓度在0.012~2.283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高中低浓度的日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0.19%、0.41%和 1.14%,日间CV分别为1.76%、2.24%和2.97%,标准曲线法测得回收率为99.39~102.30%,对照品比较法测得回收率为96.93%~104.02%.结论 本研究体现出了简单,准确、快捷的特点,实现了无需进行分离、富集达到直接测定血浆中亚甲蓝浓度的目的.

    作者:李皓琳;朱朝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以后临床上乳腺癌护理提供更好的护理对策及技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4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76例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得到明显的缓解,心理状态一直比较稳定,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结论 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进行精心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冰;翟瑶;王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X线前后位照相显示颈椎全貌的临床技巧分析

    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多发病,X线片检查是颈椎疾病患者常规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助于对患者颈椎全貌进行准确、客观的反应,因而能够为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但是,在颈椎全貌X线前后位照相检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X线片检查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X线片颈椎检查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和有效控制,对于临床检查准确率和颈椎疾病临床检出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X线前后位照相显示颈椎全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X线前后位照相在颈椎疾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相关的临床检查技巧.

    作者:周世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的癫痫患者62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利培酮组(31例)与氟哌啶醇组(31例).两组患者均行抗癫痫治疗,利培酮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培酮治疗;氟哌啶醇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啶醇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精神病理评分和攻击危险评分.结果 两组的PANSS、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及攻击危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阴性症状及SDSS评分差值改变大于氟哌啶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及氟哌啶醇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利培酮对于改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具有更佳的效果.

    作者:舒燕萍;万学东;徐儒瑾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40例择期在轻比重腰椎麻醉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的15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后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泵注丙泊酚(1mg·kg-1·h-1).观察两组患者在T0(用药前)、T1(用药后3min)、T2(用药后10min)、T3(用药后20min)、T4(用药后3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两组患者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T1~T4的HR低于对照组,T1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各时段的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和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秋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盐酸羟考酮缓解晚期癌症疼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缓解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42例,观察不同给药方式对疼痛程度影响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不同疼痛程度口服给药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疼痛肛门给药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疼痛患者不同给药途径总缓解率均为100.00%,重度疼痛不同给药途径总缓解率为90.48%,不同程度疼痛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不同给药途径不会影响其止痛效果,对于中度疼痛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华松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紫杉醇与希罗达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希罗达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3例,观察患者在术后化疗中应用紫杉醇与希罗达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应用紫杉醇与希罗达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显效率为60.27%,有效率为30.14%,无效率为9.59%,总有效率为90.41%.结论 紫杉醇与希罗达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洁;马锌;王璘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指征及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膝关节及踝关节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56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髓内固定术.39例一期缝合良好;9例术后10d缝合;6例二期缝合植皮愈合,2例术后18d缝合.结论 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呼吸科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科高龄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 主要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加强对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均得到较好的控制和康复治疗,其中治愈88例,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 加强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薛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乳腺癌治疗中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0-2012年收治乳腺癌患者42例,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展开治疗,并于术后进行化疗、放疗等辅助综合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无胸肌萎缩、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或水肿等并发症发生,3年内生存率为100%.结论 在对乳腺癌进行外科治疗时,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具有确切临床疗效.在手术中展开规范操作,术后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抑制各种并发症发生,能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煜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大肠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手术后产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并未其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中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分为A组,共112例,将其与术后未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归为B组,共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项目数据.结果 A组进行术前化疗、放疗、术中血糖≥11.1 mmol/L、血红蛋白<90 g/L和手术时间<4h的比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化疗、放疗、术中血糖值、血红蛋白水平和手术时间等数据,能够对大肠癌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进行预测,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杨家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为自体脂肪充分应用于整形外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整形科门诊收治的自体脂肪移植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移植后定期随访12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采取自体脂肪移植的整形外科患者均未发生如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40例患者中仅有5例充填效果不佳,并经过二次手术移植进行充填矫正.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自体脂肪无排异性、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自体脂肪与需要整形的部位的周围组织脂肪完全一样,整形后的外观真实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冰;黄卫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鉴别与应用

    通过比较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药材来源、性状特点、显微特征、性味功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差异,有效鉴别金钱草与广金钱草,从而保证二者的临床合理使用,避免混淆使用,实现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真正发挥二者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怀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 观察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扩张器进行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45/5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扩张器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后,患者配合度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有效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作者:张禾萍;彭素萍;王月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入院的溶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CNP实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应广泛推广于临床.

    作者:李志慧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