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谢家政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化疗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2组3d内排便率和5d内排便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3d内排便率和5d内排便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便秘发生率.
作者:季亚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更快,临床疗效更好,再出血发生率更低.
作者:孔海潜;陶永胜;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发育支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2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育儿指导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育支持护理.比较2组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时患儿体质量和神经行为能力.结果 2组患儿出院时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2组体质重均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出院时神经行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2组神经行为能力均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育支持护理可提高极低体质量儿的体质量和神经行为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秀勉;战晓凤;程亚颖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止吐止泻及退热时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止吐止泻时间为(2.4±0.6)d短于对照组的(3.5±0.7)d,退热时间为(1.5±0.4)d短于对照组的(3.6±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的退热和止吐止泻时间,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翼翔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甲硝唑注射液沐足,生理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注射液混合庆大霉素冲洗伤口等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用中药沐足,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创口大面积小于治疗前,局部组织bFGF表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能通过上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提高动脉灌注、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早期修复等机制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早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森;孙亚辰;李五星;张丽;寇玉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7例住院新生儿分为感染组39例和非感染组28例.2组均行CRP、PA、PCT等项目的 检测,比较2组CRP、PA和PCT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清CRP、PA、PCT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娟;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收治的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28例的诊疗过程和随访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胰腺癌8例,胰腺假性囊肿10例,慢性胰腺炎6例,其中合并有呕血和(或)黑便史14例,所有患者均无肝硬化、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纤维胃镜和超声内镜提示胃底静脉曲张20例,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6例.28例患者均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2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均较顺利.8例胰体尾癌患者于术后3~9个月死亡.余20例患者中随访18例,随访时间为5个月~8年.定期复查内镜,食道下段及胃底周围曲张静脉明显改善或消失,均无再出血.结论 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无肝硬化和肝功能正常及胰腺疾病病史是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基本要点.该疾病可通过脾切除术或联合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应同时重视对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作者:沈倩;潘一明;谢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抗生素是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滥用抗生素有其自身原因.儿童疾病起病急、变化快,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指征本就相对宽泛,把握起来也需一定的经验积累[1].专家认为,除了极少数医师为了牟利滥用抗生素外,保险用药心态堪称罪魁祸首.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药到病除,忽视了疾病发展过程,医师又对该趋势放任自流,导致抗生素用药超出合理范围.
作者:王蔚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黏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刘倩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2)对放疗模型小鼠消化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照射对照组、KGF-2低、中、高剂量组5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假照射,其他4组给予全身一次性137CS-γ射线7.2Gy照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KGF-2 1、2、4mg/kg;通过观察小鼠体质量,检测小鼠肠组织蛋白浓度,NO含量和肠组织病理分析,分析KGF-2对小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照射前,各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值差异<0.6g.照射后,空白对照组保持体质量增长趋势,其他4组均于照射后第1天开始出现体质量的明显下降,3个给药组于照射后第4天出现体质量低值,后逐渐恢复,照射对照组体质量下降明显于第7天达到低值,后恢复不明显.小鼠接受γ射线一次性全身7.2Gy照射后,照射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浓度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给药组与照射对照组比较,蛋白浓度均明显升高,其中仅高剂量给药组蛋白浓度高于照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剂量给药组NO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小肠绒毛、隐窝完整,无明显组织学改变.照射对照组小肠组织病变较重,小肠黏膜结构发生破坏,可见多处片状出血,黏膜水肿,部分绒毛变性、脱落,病变处隐窝破坏.低剂量给药组小肠组织黏膜水肿,绒毛、隐窝完整,无出血坏死等其他改变.中剂量给药组小肠组织黏膜轻度水肿,绒毛、隐窝完整,无出血坏死等其他改变.高剂量给药组小肠组织绒毛整齐、完整,隐窝完整,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KGF-2对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海涛;解皓;石慧乔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脂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2hPG、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TC、LDL-C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消渴降糖饮能较好地调整患者人体代谢功能,降低血糖、有效改善脂代谢及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虞朝甫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医院的形象,是患者同医院接触早的地方,同时它也是产生各种矛盾的集聚地.住院部收费窗口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整体满意程度.当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便会出现一些矛盾,进而出现投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通过调查986例找出住院患者,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应该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并制定出解决措施,从而营造和谐的住院部收费窗口环境.
作者:郑春秀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时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引起消化道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血尿酸和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1/31)低于对照组的19.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引起消化道不良事件.
作者:闫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导乐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专业的导乐陪伴持续给予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是整个产程中产妇感到舒适、安全,轻松自在,在充满爱心和温馨的氛围中顺利、满意的分娩[1].笔者将近年导乐分娩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敷贴涌泉穴,对照组单用小儿双金清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体温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为35.5h短于对照组的5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治敷贴涌泉穴,简便、易行,治疗婴幼儿外感发热前景广阔,特别适用于基层推广.
作者:麻向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易发生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1],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手术是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其围术期护理对患者子宫肌瘤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科子宫肌瘤患者116例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联惠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烟酸缺乏症又称陪拉格,糙皮病,癞皮病和玉蜀黍疹等,由烟酸类维生素缺乏所引起[1].烟酸缺乏症早期症状可不明显,常有食欲减退,倦怠乏力,体质量下降,腹痛不适,消化不良,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烟酸缺乏症过去常见病因是营养不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烟酸缺乏者在临床上已不多见.但近年来,由于少数人嗜酒或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该病的发生率提高.现报道就诊于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因长期饮酒导致的重症烟酸缺乏症患者各1例,通过对其死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医患关系的处理,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探讨如何提高医疗事故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丽;苗国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及硅胶导管两部分组成.适用于长期间断输液患者,可解决患者频繁更换输液通道的痛苦,被认为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因其位于皮下,感染几率低且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已逐渐被许多临床肿瘤科医师和患者接受,其应用近年来有较大推广.注射座穿刺时必须使用蝶翼无损伤针简称蝶翼针,因其含有一个折返点,针的斜面较普通针长、角度应小,可避免成芯作用,即针尖的斜面不会削切注射座的穿刺隔膜,防止损伤隔膜造成漏液及切削下来的微粒堵塞导管.蝶翼针套件配有延长管、固定翼,针头与针柄呈90°,穿刺后针翼平铺于注射座上,易于固定,且在体内可留置7d,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使患者更易接受.在蝶翼针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丽;师秀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0月对泌尿外科100例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与常规护理组10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贾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食物过敏诱导消化系统疾病患儿38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保健科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中IgG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检测IgG阳性36例(94.74%).对1种食材IgG阳性的有8例(22.22%);对2种食材IgG阳性的有10例(27.78%);对3~9种食材IgG阳性的有18例(50.00%).对照组中检测阳性8例(23.53%),阳性程度均为轻度敏感,且为单一食材抗体阳性.试验组IgG阳性36例根据IgG检测结果调整饮食结构,3~4周进行回访,回复32例,失访4例.明显改善24例(75.00%),有改善6例(18.7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 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有一定关联性,通过检测特异性IgG,并采取回避过敏原及饮食调节措施,可改善临床症状,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梁美嫦;彭杨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