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刘飞;谢家政

关键词:胸腔积液, 恶性, 诊断, 治疗
摘要: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恶性肿瘤晚期发生胸膜转移或原发性胸膜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它是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在所有引起胸腔积液的恶性肿瘤中,以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较为常见,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5%左右[1],其他如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及泌尿道肿瘤引起的MPE较少见.肺癌所起的MPE中,其病理类型以肺腺癌为多见,其次为鳞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则比较少见[1].MPE患者的临床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大量MPE会压迫肺组织,导致患者呼吸循环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MPE诊断后,患者的生存期一般<6个月[2~4].由于其预后较差,临床上多以姑息治疗为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甲氰咪胍治疗,研究组采用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P清除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17.95%(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且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琳;陈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牙科收治牙槽骨缺损牙种植患者14例,均采用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治疗,在下颌颏部取块状骨onlay骨移植,同时行超薄钛膜覆盖,3~6个月后行种植体植入,分析其治疗效果、牙槽骨厚度、并发症等.结果 14例患者均愈合良好,植骨与基骨结合良好,onlay骨移植吸收率低,治疗后牙槽骨平均厚度为(7.35±0.34)mm厚于治疗前的(3.15±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感染、牙髓坏死、塌陷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疗效确切,可降低onlay骨的吸收率,促进植骨与基骨的结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永芬;王炳良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双酚A抗孕激素样作用的体外观察

    目的 观察双酚A在人类子宫内膜Ishikawa细胞中的抗孕激素样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孕酮、双酚A/米非司酮+孕酮混合分别干预细胞48h,RT-qPCR法检测各干预组细胞中PRmRNA表达的情况,且建立S函数量效曲线.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R蛋白分泌的情况.结果 孕酮单独干预下PRmRNA呈下调性表达,孕酮下调PRmRNA的表达受到双酚A、米非司酮浓度依赖性的拮抗,相同现象在蛋白水平上得到确认.结论 双酚A能产生与米非司酮近似的抗孕激素样作用.

    作者:阴奇男;王颖;刘艳君;陈琢;张明敏;黄光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骨科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我国,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在骨科,因急性创伤、电烧伤、爆炸伤、糖尿病下肢末稍病变、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原因,必须采取截肢手术以达到治疗疾病,控制感染的目的.截肢可保全患者的性命,但带来的打击常使患者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恐惧、自卑、焦虑、绝望等.做为一名骨科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保证身体机能的恢复,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恢复健康.2010年1月-1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截肢患者39例,每位患者均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能正确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抗生素是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滥用抗生素有其自身原因.儿童疾病起病急、变化快,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指征本就相对宽泛,把握起来也需一定的经验积累[1].专家认为,除了极少数医师为了牟利滥用抗生素外,保险用药心态堪称罪魁祸首.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药到病除,忽视了疾病发展过程,医师又对该趋势放任自流,导致抗生素用药超出合理范围.

    作者:王蔚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优良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巩固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翠朵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血液检验是应用频率高的临床检验项目,其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临床检验分为分析前、中、后3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均会产生误差以致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检验结果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因此应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同时临床检验涉及患者、医师、护士、标本运送人员、检验人员及质控管理人员等,因而也需实施全员质量控制.

    作者:黎艺;杨汉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小儿肠源性紫绀症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肠源性紫绀症各年龄段患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救治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肠源性紫绀症患儿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入院时均有明显的缺氧、紫绀症状,入院后立即采血,与正常人血对比,在排除心、肺疾病基础上,诊断为肠源性紫绀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治疗,痊愈17例,死亡1例.结论 小婴儿大多是食用了富含亚硝酸盐的井水或长期储水喂奶,年长儿大多是食用了亚硝酸盐超标的食物或有氧化作用的药物.该病常缺氧症状重,其他临床症状轻,单靠吸氧紫绀缓解不明显.轻症可单用维生素C治疗,重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联合治疗.

    作者:丁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和常规组各300例.导乐组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指标.对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VAS评分、新生儿评分.结果 导乐组总产程短于常规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率、VA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组,但新生儿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能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分娩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增进医患和谐,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心脏骤停基础生命支持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自第一次有文献报道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后有存活率的研究文献记录以来,已有50余年历史,复苏专家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及中风导致死亡的研究,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CPR)理论和技术体系.1960年有学者报道了14例胸外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表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被称为CPR的里程碑[1].以后多次修订,2010年指南由356个复苏专家对涉及的277个CPR、心血管急救(ECC)主题411个科学证据逐一审查,形成新的指南,并于2010年10月18日同时在<循环><复苏>杂志上发表[2],本文就其中的重点进行摘要,以提高急诊抢救时水平.

    作者:田国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0月对泌尿外科100例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与常规护理组10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贾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丹红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丹红注射液分别与6种输液配伍,用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后,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所增加;与10%G.S、R.S和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10μm的微粒数均超标;与0.9%N.S、5%G.S、5%G.N.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规定.结论 丹红注射液配液时,应选择5%G.S、0.9%N.S或5%G.N.S为宜.

    作者:冯琨燕;任广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胸腔积液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少量积液时患者无明显症状,积液量增多时,可出现发热、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为排出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以恢复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正常位置,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闭合,减轻患者的症状.笔者于2012年1月-2013年2月对48例胸腔积液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彭桂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8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类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T、NST水平变化和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T、N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T、N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为2.3%(1/44)低于对照组的27.3%(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辅治不稳定心绞痛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住院时间、人均费用、护理满意度、育儿知识和自我护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人均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人均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度和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黏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刘倩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可吸收缝合线钻孔捆扎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聚醇酸(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掌指骨骨折患者32例(34处),均采用PGA可吸收线钻孔捆扎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32处骨折解剖复位,一期愈合;2例2处骨折畸形愈合.手部功能按TAM标准评价优良率达90.6%.结论 应用PGA可吸收线钻孔捆扎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可获良好的手部功能.

    作者:郑伟;刘健;冯建书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7例住院新生儿分为感染组39例和非感染组28例.2组均行CRP、PA、PCT等项目的 检测,比较2组CRP、PA和PCT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清CRP、PA、PCT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娟;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21例高度近视患者(38眼),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泪膜破裂时间等,采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术后观察术眼裸眼视力,屈光状态,干眼和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1d≥0.8 27眼(71.05%),术后1周≥0.8 32眼(84.21%),术后1个月≥0.8 36眼(94.73%),术后3个月≥0.8 37眼(97.37%).术后1个月等效屈光数(+0.75~-0.75D)31眼(81.58%);术后3月等效屈光数(+0.75~-0.75D)33眼(86.84%).术后1个月干眼8眼(21.05%),术后3个月干眼1眼(2.63%).干眼症状1例(2.63%),球结膜下出血2例(5.26%),经随访用药,均缓解,未影响视力,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年波;吴克雄;刘其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颈髓损伤合并四肢不全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日趋增加.颈髓损伤合并四肢不全瘫的患者有其自身的疾病特点,其一是四肢或某个肢体尚有一定的肌力,但患者想要做某个动作时,只能完成一部分,致使患者内心产生急躁情绪.其二是此类人群以后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如治疗护理得当其预后应该是比较满意的.自2011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非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35例,均表现为四肢不全瘫.肌力由Ⅲ-Ⅳ级不等,急性期内均伴有尿潴留、大便排出困难.保守治疗使用枕颌牵引带持续牵引,辅以药物及理疗等治疗.经我科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