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穿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谢艳丽;师秀英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 蝶翼针, 穿刺, 护理
摘要: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及硅胶导管两部分组成.适用于长期间断输液患者,可解决患者频繁更换输液通道的痛苦,被认为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因其位于皮下,感染几率低且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已逐渐被许多临床肿瘤科医师和患者接受,其应用近年来有较大推广.注射座穿刺时必须使用蝶翼无损伤针简称蝶翼针,因其含有一个折返点,针的斜面较普通针长、角度应小,可避免成芯作用,即针尖的斜面不会削切注射座的穿刺隔膜,防止损伤隔膜造成漏液及切削下来的微粒堵塞导管.蝶翼针套件配有延长管、固定翼,针头与针柄呈90°,穿刺后针翼平铺于注射座上,易于固定,且在体内可留置7d,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使患者更易接受.在蝶翼针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 2009年4月-2012年7月采集血液标本700份,分析其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700分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5份(6.43%).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量不准15份(33.33%)、溶血12份(26.67%).结论 血液标本的合格管理要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不合格现象的出现,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张利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因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15例,休克合并缺氧5例.治疗后48例患者中恢复日常生活4例,轻残7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7例.结论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休克合并缺氧等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常见原因,以患者的实际病因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则可达到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臧绍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穿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及硅胶导管两部分组成.适用于长期间断输液患者,可解决患者频繁更换输液通道的痛苦,被认为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因其位于皮下,感染几率低且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已逐渐被许多临床肿瘤科医师和患者接受,其应用近年来有较大推广.注射座穿刺时必须使用蝶翼无损伤针简称蝶翼针,因其含有一个折返点,针的斜面较普通针长、角度应小,可避免成芯作用,即针尖的斜面不会削切注射座的穿刺隔膜,防止损伤隔膜造成漏液及切削下来的微粒堵塞导管.蝶翼针套件配有延长管、固定翼,针头与针柄呈90°,穿刺后针翼平铺于注射座上,易于固定,且在体内可留置7d,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使患者更易接受.在蝶翼针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丽;师秀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颈髓损伤合并四肢不全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日趋增加.颈髓损伤合并四肢不全瘫的患者有其自身的疾病特点,其一是四肢或某个肢体尚有一定的肌力,但患者想要做某个动作时,只能完成一部分,致使患者内心产生急躁情绪.其二是此类人群以后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如治疗护理得当其预后应该是比较满意的.自2011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非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35例,均表现为四肢不全瘫.肌力由Ⅲ-Ⅳ级不等,急性期内均伴有尿潴留、大便排出困难.保守治疗使用枕颌牵引带持续牵引,辅以药物及理疗等治疗.经我科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切口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降低了传统开腹手术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出血少,术后粘连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以成熟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护理经验为手术服务.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行LC患者39例,现就手术中的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巧玲;郭蕊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说明书的项目完整性及表述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说明书现状.方法 搜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说明书共8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相关规定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完整性和表述准确性.结果 无完全合格的说明书,符合条目不足一半者37.5%(3/8);关于说明书中的禁忌,有一半厂家未填写.结论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说明书存在项目不完整及不符合有关规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岑啸;刘睿奇;蒋若尧;邓佳璐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临床正畸治疗联合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正畸治疗联合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上颌前突畸形患者10例,均行正畸矫正联合上颌骨阶段性骨切开术(AMSO)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根据X线测量分析及临床所见,均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外观效果和咬合关系,术后随访8~24个月,无复发.结论 只有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形态和功能完善结合的治疗目的 及稳定的疗效.

    作者:李承昊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芦山县钉螺分布特点及自然环境与药物灭螺影响力分析

    目的 分析芦山县钉螺分布特点及主要外部因素的影响力.方法 查阅芦山县2007-2011年相关的血防、气象、水质、土壤和植被资料,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芦山县无新增钉螺面积,实有钉螺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温、光照时间、降雨量、土壤pH和营养含量、植被覆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河水pH变化虽有差异(P<0.01),但与实有钉螺面积无相关性(P>0.05);药物灭螺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实有钉螺面积有相关性(P<0.01).结论 2007-2011年芦山县新增钉螺面积得到有效遏制,实有钉螺面积起伏显著,药物灭螺面积能显著影响实有钉螺面积的大小.

    作者:祝继英;王朝富;李永权;李忠琴;陆小琴;芦珂;胡晓军;徐维;盛晓燕;王英霁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丝裂霉素和卡介苗灌洗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对比观察和护理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为预防复发,术后常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但各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不尽相同.2009年7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洗治疗膀胱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济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三磷酸腺苷治疗组与普罗帕酮治疗组各64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律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普罗帕酮组的79.69%,复律时间短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磷酸腺苷组不良发生率为65.63%(42/64)高于普罗帕酮组的21.88%(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且复律时间亦较普罗帕酮组缩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缬沙坦治疗非勺型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非勺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晚18:00~19:00服用缬沙坦;对照组晨起6:00~7:00服用缬沙坦,连续治疗4周.给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组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BP和nDBP低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服药后收缩压的谷峰(T/P)比值为(57.3±0.5)%,舒张压的T/P比值为(58.4±0.4)%;观察组服药后收缩压的T/P比值为(64.5±0.5)%,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68.2±0.5)%.2组患者治疗后谷峰比值均>50%,均能24h有效降压,但观察组血压谷峰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故观察组治疗睡前服药可更加平稳地控制24h血压.结论 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采取睡前服用缬沙坦不但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作者:周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收治的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28例的诊疗过程和随访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胰腺癌8例,胰腺假性囊肿10例,慢性胰腺炎6例,其中合并有呕血和(或)黑便史14例,所有患者均无肝硬化、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纤维胃镜和超声内镜提示胃底静脉曲张20例,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6例.28例患者均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2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均较顺利.8例胰体尾癌患者于术后3~9个月死亡.余20例患者中随访18例,随访时间为5个月~8年.定期复查内镜,食道下段及胃底周围曲张静脉明显改善或消失,均无再出血.结论 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无肝硬化和肝功能正常及胰腺疾病病史是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基本要点.该疾病可通过脾切除术或联合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应同时重视对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作者:沈倩;潘一明;谢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老年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老年阴道炎常见于自然绝经后的妇女,因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性反应,老年患者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增高而引起炎性反应.其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水样,严重者呈血样脓性白带.阴外搔痒、阴道灼热不适感.如炎性反应长期不愈,可发生阴道粘连,重者可致阴道闭锁,导致阴道或宫腔积脓.我院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门诊老年阴道炎患者167例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合理用药,加强自我保健,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向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黏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刘倩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更快,临床疗效更好,再出血发生率更低.

    作者:孔海潜;陶永胜;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35岁,2012年8月16日7∶ 00早餐食用胡萝卜包后,快速步行40min,自觉浑身微汗,随之出现全身瘙痒,脸部和颈部皮肤紧张不适,呼吸急促,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气短,恶心,声音嘶哑,面部及胸腹部双手出现大片红色斑丘疹,肤色苍白、出汗.

    作者:王怀珍;梁红霞;陈永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和常规组各300例.导乐组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指标.对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VAS评分、新生儿评分.结果 导乐组总产程短于常规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率、VA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组,但新生儿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能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分娩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增进医患和谐,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黄芪联合红花对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比较早期不同时间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ICH)模型大鼠对出血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ICH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在出血前24h和出血后0、6、12、24h分别用红花、黄芪、黄芪+红花治疗,72h后处死,作TUNEL染色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出血对照组血肿周边及外围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较多.黄芪组、红花组及黄芪+红花组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均少于出血对照组,并且黄芪+红花组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红花组(P<0.01).黄芪+红花术前24h组、术后0、6、12h脑出血大鼠的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芪+红花组术后应用24h脑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多于术前应用24h,术后0、6h和术后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黄芪组、红花组和黄芪+红花组术后6、24h大鼠脑血肿周围TUNEL阳性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且红花组TUNEL阳性细胞数多于黄芪+红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优于单纯使用红花治疗脑出血;ICH 24h以后联合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较ICH以前24h给药治疗好;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对脑出血可能的保护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延缓细胞凋亡.

    作者:马全瑞;孙金萍;马江波;刘广辉;梁亮;赵剑;马新伟;秦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8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类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T、NST水平变化和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T、N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T、N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为2.3%(1/44)低于对照组的27.3%(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辅治不稳定心绞痛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的不良反应探讨

    现阶段,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中药产业的完善,中药的治疗效果已被临床认可,因此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了临床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独用药,尤其是针对较难治愈的病症,效果更加明显[1],但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中西药配伍中必须严格按照中西医的诊断标准以及药物的使用原则进行.若产生不良反应则会削弱药物的性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根据相关文献统计,中西药同时服用后对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均会产生影响,且可能形成难溶性物质或有毒化合物,加快药物代谢,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

    作者:林丽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