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绪红梅

关键词:脑梗死, 功能锻炼, 护理指导
摘要: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早期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可防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废用综合征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从而提高脑梗死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胶囊治疗,联合组接受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 2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石雪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和常规组各300例.导乐组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指标.对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VAS评分、新生儿评分.结果 导乐组总产程短于常规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率、VA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组,但新生儿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能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分娩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增进医患和谐,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收治4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疝囊高位结扎后,采用无弹力补充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6例老年患者绝大多数伤口愈合良好,术后无感染、异物反应等现象发生;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亚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住院时间、人均费用、护理满意度、育儿知识和自我护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人均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人均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度和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注重心理素质提高手术配合

    素质是指个体完成工作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与潜在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实力[1].拥有这种实力的人成功地应付社会的各种需求,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做出有价值的创新和获得自我实现的目标.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护士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具备的素质[2].这就要求每位手术室护士除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护理环境,做好不同手术的配合,并维护身心健康.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素质而导致手术配合失误的原因.

    作者:肖颜;万卫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血清AFP和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AFP和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80例P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α-L-岩澡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照组仅行AFP检测.比较2组检测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AFP和AFU,同时结合病史、影像诊断学或组织学资料综合判断,可提高PHC的检出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分析

    目的 分析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12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12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内固定松动4例(3.2%),骨折延迟愈合3例(2.4%),锁钉断裂1例(0.8%),皮瓣坏死1例(0.8%),软组织感染12例(9.5%),骨感染1例(0.8%),经积极治疗后能治愈.结论 早期彻底清创、严格无菌操作、术中术后预防感染、使骨折能得到有效的固定等有利于预防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黄刚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丝裂霉素和卡介苗灌洗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对比观察和护理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为预防复发,术后常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但各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不尽相同.2009年7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洗治疗膀胱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济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已广泛应用于妊娠早期及早孕晚期药物流产.随着对米非司酮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妇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如:避孕、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及某些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还将其用于异位妊娠和胎盘植入等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初治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初治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1月收治初治鼻咽癌放化疗患者88例.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睡眠质量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6±2.3)h显著长于干预前的(4.1±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简兴;陈环球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导乐分娩对分娩的影响

    导乐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专业的导乐陪伴持续给予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是整个产程中产妇感到舒适、安全,轻松自在,在充满爱心和温馨的氛围中顺利、满意的分娩[1].笔者将近年导乐分娩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强化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就医权利方面的意识也不断提高,因此做好医疗护理的安全工作,提高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意义重大[1].病区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管理及建设.而强化病区护理管理质量,首先要分析病区护理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关的对策予以解决.我院妇产科实施强化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亚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恶性肿瘤晚期发生胸膜转移或原发性胸膜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它是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在所有引起胸腔积液的恶性肿瘤中,以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较为常见,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5%左右[1],其他如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及泌尿道肿瘤引起的MPE较少见.肺癌所起的MPE中,其病理类型以肺腺癌为多见,其次为鳞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则比较少见[1].MPE患者的临床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大量MPE会压迫肺组织,导致患者呼吸循环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MPE诊断后,患者的生存期一般<6个月[2~4].由于其预后较差,临床上多以姑息治疗为主.

    作者:刘飞;谢家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临床正畸治疗联合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正畸治疗联合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上颌前突畸形患者10例,均行正畸矫正联合上颌骨阶段性骨切开术(AMSO)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根据X线测量分析及临床所见,均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外观效果和咬合关系,术后随访8~24个月,无复发.结论 只有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形态和功能完善结合的治疗目的 及稳定的疗效.

    作者:李承昊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小儿肠源性紫绀症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肠源性紫绀症各年龄段患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救治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肠源性紫绀症患儿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入院时均有明显的缺氧、紫绀症状,入院后立即采血,与正常人血对比,在排除心、肺疾病基础上,诊断为肠源性紫绀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治疗,痊愈17例,死亡1例.结论 小婴儿大多是食用了富含亚硝酸盐的井水或长期储水喂奶,年长儿大多是食用了亚硝酸盐超标的食物或有氧化作用的药物.该病常缺氧症状重,其他临床症状轻,单靠吸氧紫绀缓解不明显.轻症可单用维生素C治疗,重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联合治疗.

    作者:丁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治疗分析

    乳腺癌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为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和皮瓣坏死.由于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并发症越来越少,疗效越来越显著,现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治疗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焦俊琴;师秀英;李清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切口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降低了传统开腹手术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出血少,术后粘连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以成熟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护理经验为手术服务.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行LC患者39例,现就手术中的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巧玲;郭蕊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甲硝唑注射液沐足,生理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注射液混合庆大霉素冲洗伤口等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用中药沐足,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创口大面积小于治疗前,局部组织bFGF表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能通过上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提高动脉灌注、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早期修复等机制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早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森;孙亚辰;李五星;张丽;寇玉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医院住院收费窗口常见投诉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医院的形象,是患者同医院接触早的地方,同时它也是产生各种矛盾的集聚地.住院部收费窗口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整体满意程度.当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便会出现一些矛盾,进而出现投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通过调查986例找出住院患者,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应该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并制定出解决措施,从而营造和谐的住院部收费窗口环境.

    作者:郑春秀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例

    患儿,男,5个月.因咳嗽气喘20+d,加重10h于2012年12月22日入院.患儿中度昏迷,全身湿冷,遍布花斑,颜面口唇紫绀,呼吸急促,肌张力稍高,听诊双肺哮鸣音及湿啰音,诊断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经吸氧、吸痰后缺氧及气道梗阻无缓解,血氧饱和度(SpO2)60%,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5min后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6.65,二氧化碳分压(PCO2)>130mm Hg,氧分压(PO2)38mm Hg,乳酸(Lac)16.17mmol/L,予纠正高乳酸中毒,氨茶碱、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注射解痉平喘利尿.

    作者:苗木;刘迪;刘祥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