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刘健;冯建书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黏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刘倩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GER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癒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SAP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曲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流产型异位妊娠及卵巢黄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TVS)检查的灰阶图像及血流频谱特征,探讨CDTVS在流产型异位妊娠及卵巢黄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手术及病理、随访证实的育龄妇女附件区包块、盆腔声像图及血流频谱特点,从包块的位置、回声、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盆腔积液,血流信号及RI,子宫回声改变等方面,结合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月经周期比较流产型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的超声特征.结果 55例附件区包块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流产型异位妊娠30例,单纯卵巢黄体破裂20例,妊娠并黄体(未破)5例,流产型异位妊娠、卵巢黄体和妊娠合并黄体的灰阶图像及血流频谱特点、月经周期及β-hCG各有特异性.结论 通过CDTVS检查,对附件区包块的位置、回声、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盆腔积液,血流频谱及子宫等声像图特征的分析,结合β-hCG及月经周期能避免误诊流产型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
作者:刘蓉;胥卉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因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15例,休克合并缺氧5例.治疗后48例患者中恢复日常生活4例,轻残7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7例.结论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休克合并缺氧等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常见原因,以患者的实际病因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则可达到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作者:臧绍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自第一次有文献报道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后有存活率的研究文献记录以来,已有50余年历史,复苏专家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及中风导致死亡的研究,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CPR)理论和技术体系.1960年有学者报道了14例胸外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表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被称为CPR的里程碑[1].以后多次修订,2010年指南由356个复苏专家对涉及的277个CPR、心血管急救(ECC)主题411个科学证据逐一审查,形成新的指南,并于2010年10月18日同时在<循环><复苏>杂志上发表[2],本文就其中的重点进行摘要,以提高急诊抢救时水平.
作者:田国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B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B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复查,观察组复发3例(5.17%),对照组复发12例(20.69%).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BV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甲硝唑注射液沐足,生理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注射液混合庆大霉素冲洗伤口等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用中药沐足,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创口大面积小于治疗前,局部组织bFGF表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能通过上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提高动脉灌注、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早期修复等机制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早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森;孙亚辰;李五星;张丽;寇玉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聚醇酸(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掌指骨骨折患者32例(34处),均采用PGA可吸收线钻孔捆扎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32处骨折解剖复位,一期愈合;2例2处骨折畸形愈合.手部功能按TAM标准评价优良率达90.6%.结论 应用PGA可吸收线钻孔捆扎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可获良好的手部功能.
作者:郑伟;刘健;冯建书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的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将53例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予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抗结核基础上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7例住院新生儿分为感染组39例和非感染组28例.2组均行CRP、PA、PCT等项目的 检测,比较2组CRP、PA和PCT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清CRP、PA、PCT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娟;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血清AFP和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80例P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α-L-岩澡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照组仅行AFP检测.比较2组检测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AFP和AFU,同时结合病史、影像诊断学或组织学资料综合判断,可提高PHC的检出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茴香籽热敷对宫颈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茴香籽热敷腹部.观察2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和腹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便秘、腹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茴香籽热敷能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肠功能恢复.
作者:郑小凤;马静;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2010-2012年胰岛素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调取2010-2012年胰岛素的销售数据,包括通用名(商品名)、销售数量,计算构成比及排序.分析临床胰岛素用药情况.结果 3年来我院所有品种胰岛素销售量均逐年升高.其中混合胰岛素的使用数量大,具有绝对优势;长效胰岛素年平均增长率快.结论 胰岛素品种很多、分类复杂,因此在选择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自身生理状况、既往疾病史、家族史及其生活方式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护患者靶器官,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鲍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敷贴涌泉穴,对照组单用小儿双金清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体温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为35.5h短于对照组的5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治敷贴涌泉穴,简便、易行,治疗婴幼儿外感发热前景广阔,特别适用于基层推广.
作者:麻向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乳腺癌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为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和皮瓣坏死.由于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并发症越来越少,疗效越来越显著,现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治疗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焦俊琴;师秀英;李清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双酚A在人类子宫内膜Ishikawa细胞中的抗孕激素样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孕酮、双酚A/米非司酮+孕酮混合分别干预细胞48h,RT-qPCR法检测各干预组细胞中PRmRNA表达的情况,且建立S函数量效曲线.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R蛋白分泌的情况.结果 孕酮单独干预下PRmRNA呈下调性表达,孕酮下调PRmRNA的表达受到双酚A、米非司酮浓度依赖性的拮抗,相同现象在蛋白水平上得到确认.结论 双酚A能产生与米非司酮近似的抗孕激素样作用.
作者:阴奇男;王颖;刘艳君;陈琢;张明敏;黄光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现阶段,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中药产业的完善,中药的治疗效果已被临床认可,因此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了临床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独用药,尤其是针对较难治愈的病症,效果更加明显[1],但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中西药配伍中必须严格按照中西医的诊断标准以及药物的使用原则进行.若产生不良反应则会削弱药物的性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根据相关文献统计,中西药同时服用后对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均会产生影响,且可能形成难溶性物质或有毒化合物,加快药物代谢,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
作者:林丽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时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引起消化道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血尿酸和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1/31)低于对照组的19.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引起消化道不良事件.
作者:闫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自从20世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杀菌效果、非常少的毒副反应、相对低廉的价格,一直被临床广泛地使用.而青霉素主要也是危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如未及时抢救可造成患者死亡[1].所以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只有皮试阴性患者才可使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皮试阳性日趋增高,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首先使用青霉素的机会,这也是造成临床上滥用高档抗生素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患者身体和经济上遭受双重损害.在多年的护理工作当中,笔者把一些导致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