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社区护理现状与对策

黄息凤

关键词:社区护理, 现状, 对策
摘要:社区护理的理论来源于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 ,是对社区的每个人、家庭、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患者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等.把护理对象由原来单一的患病个体扩大到健康人、家庭,包含了全社区范围和生命过程,这种全面而连续的服务是医院护理不能完成的[1].充分认识发展社区护理服务的深刻内涵和外部环境,对促进社区护理服务发展、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21例高度近视患者(38眼),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泪膜破裂时间等,采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术后观察术眼裸眼视力,屈光状态,干眼和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1d≥0.8 27眼(71.05%),术后1周≥0.8 32眼(84.21%),术后1个月≥0.8 36眼(94.73%),术后3个月≥0.8 37眼(97.37%).术后1个月等效屈光数(+0.75~-0.75D)31眼(81.58%);术后3月等效屈光数(+0.75~-0.75D)33眼(86.84%).术后1个月干眼8眼(21.05%),术后3个月干眼1眼(2.63%).干眼症状1例(2.63%),球结膜下出血2例(5.26%),经随访用药,均缓解,未影响视力,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年波;吴克雄;刘其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对比观察及护理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 将7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高于对照组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手术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二者既有相同点,又各有侧重点,医护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昌燕;张吉银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注重心理素质提高手术配合

    素质是指个体完成工作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与潜在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实力[1].拥有这种实力的人成功地应付社会的各种需求,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做出有价值的创新和获得自我实现的目标.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护士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具备的素质[2].这就要求每位手术室护士除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护理环境,做好不同手术的配合,并维护身心健康.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素质而导致手术配合失误的原因.

    作者:肖颜;万卫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护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80例.结果 静脉留置针时间2~5d,中位数2.5d;四肢浅静脉穿刺26例,颈外静脉穿刺12例,股静脉穿刺42例;患者因烦躁自行拔管4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置管.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例(3.75%),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取代传统的头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分析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且也是与药物的实际应用接近的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1].药物分析实验是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教学目标是验证、巩固和掌握药物分析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操作习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赋予学生某种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知识创新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已从单纯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换为把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手段[2].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对药物分析实验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要求.

    作者:赵永明;赵丽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三磷酸腺苷治疗组与普罗帕酮治疗组各64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律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普罗帕酮组的79.69%,复律时间短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磷酸腺苷组不良发生率为65.63%(42/64)高于普罗帕酮组的21.88%(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且复律时间亦较普罗帕酮组缩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的不良反应探讨

    现阶段,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中药产业的完善,中药的治疗效果已被临床认可,因此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了临床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独用药,尤其是针对较难治愈的病症,效果更加明显[1],但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中西药配伍中必须严格按照中西医的诊断标准以及药物的使用原则进行.若产生不良反应则会削弱药物的性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根据相关文献统计,中西药同时服用后对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均会产生影响,且可能形成难溶性物质或有毒化合物,加快药物代谢,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

    作者:林丽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丹红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丹红注射液分别与6种输液配伍,用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后,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所增加;与10%G.S、R.S和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10μm的微粒数均超标;与0.9%N.S、5%G.S、5%G.N.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规定.结论 丹红注射液配液时,应选择5%G.S、0.9%N.S或5%G.N.S为宜.

    作者:冯琨燕;任广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在门诊老年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老年阴道炎常见于自然绝经后的妇女,因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性反应,老年患者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增高而引起炎性反应.其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水样,严重者呈血样脓性白带.阴外搔痒、阴道灼热不适感.如炎性反应长期不愈,可发生阴道粘连,重者可致阴道闭锁,导致阴道或宫腔积脓.我院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门诊老年阴道炎患者167例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合理用药,加强自我保健,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向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胸腔积液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少量积液时患者无明显症状,积液量增多时,可出现发热、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为排出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以恢复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正常位置,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闭合,减轻患者的症状.笔者于2012年1月-2013年2月对48例胸腔积液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彭桂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追踪检查在妇产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追踪检查法在妇产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妇产科护理为试点进行护理质控追踪检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个案追踪检查法和系统追踪检查法追踪到根源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结果 应用追踪检查法后我科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情况、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追踪检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不同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无张力式疝修补和传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无张力组30例和传统组20例.无张力组采用无张力式疝修补术,传统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无张力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传统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较好,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峰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0月对泌尿外科100例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与常规护理组10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贾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医院护工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住院患者也逐年增多,而独生子女增多、工作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住院患者需陪护的市场逐步扩大[1].因此,护工职业作为新型行业诞生.2012年1月我院开始护工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经过近2年的试点,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晓芬;向航辰;何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X线检查用于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X线检查对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颈椎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东芝DC-15KB500m AX线机和岛津VS-10,800m A X线机,由专业医师专机对患者的颈椎进行X线摄片.拍摄颈椎张口位,左、右各旋转10°~15°后张口位和颈椎侧位片,前屈侧位片.结果 观察组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和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屈侧位片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侧位片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颈椎病患者的动态侧位X线片,有助于对颈椎病和颈椎失稳进行早期诊断;对于早期寰、枢关节半错位或错位诊断不能依据动态张口位中寰、枢椎间位移变化情况进行判定.

    作者:景晨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化疗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2组3d内排便率和5d内排便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3d内排便率和5d内排便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便秘发生率.

    作者:季亚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我院2008-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2008-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和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2008年1月-2013年6月输血记录单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结果 18 271例输血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103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6%.其中,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1.33%),高于输注其他血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输血不良反应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变态反应.无溶血性输血反应,未发现输血相关传染病及细菌污染反应等其他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建立和宣传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同时推行成分输血与输血新技术和实施临床输血质量监督等管理措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张永梅;任小菊;谢龙金;李小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例

    患儿,男,5个月.因咳嗽气喘20+d,加重10h于2012年12月22日入院.患儿中度昏迷,全身湿冷,遍布花斑,颜面口唇紫绀,呼吸急促,肌张力稍高,听诊双肺哮鸣音及湿啰音,诊断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经吸氧、吸痰后缺氧及气道梗阻无缓解,血氧饱和度(SpO2)60%,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5min后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6.65,二氧化碳分压(PCO2)>130mm Hg,氧分压(PO2)38mm Hg,乳酸(Lac)16.17mmol/L,予纠正高乳酸中毒,氨茶碱、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注射解痉平喘利尿.

    作者:苗木;刘迪;刘祥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骨科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我国,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在骨科,因急性创伤、电烧伤、爆炸伤、糖尿病下肢末稍病变、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原因,必须采取截肢手术以达到治疗疾病,控制感染的目的.截肢可保全患者的性命,但带来的打击常使患者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恐惧、自卑、焦虑、绝望等.做为一名骨科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保证身体机能的恢复,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恢复健康.2010年1月-1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截肢患者39例,每位患者均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能正确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老年食管裂孔疝误诊冠心病1例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胸部憋闷10年,加重2h入院.查体:血压150/9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仍反复发作胸部憋闷.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行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左心影后方片状阴影,进一步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裂孔疝.予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消失.

    作者:牛跃海;胡波;王振国;李俊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