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赵永明;赵丽艳

关键词:药物分析, 实验教学, 自主设计性实验
摘要: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分析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且也是与药物的实际应用接近的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1].药物分析实验是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教学目标是验证、巩固和掌握药物分析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操作习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赋予学生某种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知识创新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已从单纯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换为把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手段[2].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对药物分析实验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要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GAD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焦虑药治疗.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导乐分娩对分娩的影响

    导乐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专业的导乐陪伴持续给予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是整个产程中产妇感到舒适、安全,轻松自在,在充满爱心和温馨的氛围中顺利、满意的分娩[1].笔者将近年导乐分娩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0月对泌尿外科100例住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与常规护理组10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贾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外伤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受阻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若未接受治疗,其3个月内的病死率为15%,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大块肺栓塞病死率达30%以上[1,2].骨折患者血液流变改变,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因素之一,DVT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3].我科成功抢救车祸伤胫骨骨折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8例,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产前超声诊断单脐动脉及伴发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超声在产前单脐动脉及伴发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单脐动脉的胎儿80例,分析单脐动脉伴发胎儿畸形的胎儿结局.结果 80例胎儿中,单纯性单脐动脉59例(73.8%),合并胎儿畸形21例(26.2%),其中,神经系统畸形4例(5.0%),心血管系统畸形10例(12.5%),泌尿系统畸形6例(7.5%),染色体异常1例(1.2%).单脐动脉血流频谱异常24例(30.0%),胎盘及羊水异常38例(47.5%),宫内生长迟缓18例(22.5%).80例胎儿中早产20例,因合并严重畸形而选择引产22例,足月分娩35例,宫内发育迟缓7例.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3016±398)g,新生儿体质量<2500g 11例(13.8%).结论 系统超声产前诊断单脐动脉有助于临床及早诊断单脐动脉伴发胎儿畸形,帮助临床确定积极正确的分娩方案.

    作者:郑德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已广泛应用于妊娠早期及早孕晚期药物流产.随着对米非司酮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妇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如:避孕、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及某些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还将其用于异位妊娠和胎盘植入等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食管癌手术治疗有较明确的适应证,能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仅占全部患者的1/4[1].放射治疗食管癌损伤小,受食管周围重要脏器和组织的限制较少,适用范围广,已成为治疗食管癌重要手段之一[2].然而放射治疗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一定比例的癌肿组织及部分正常黏膜组织溃烂坏死引起出血,消化道大出血是食管癌放疗后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食管癌患者致死的原因.我院2013年1-4月收治食管癌放疗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朱玉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心脏骤停基础生命支持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自第一次有文献报道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后有存活率的研究文献记录以来,已有50余年历史,复苏专家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及中风导致死亡的研究,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CPR)理论和技术体系.1960年有学者报道了14例胸外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表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被称为CPR的里程碑[1].以后多次修订,2010年指南由356个复苏专家对涉及的277个CPR、心血管急救(ECC)主题411个科学证据逐一审查,形成新的指南,并于2010年10月18日同时在<循环><复苏>杂志上发表[2],本文就其中的重点进行摘要,以提高急诊抢救时水平.

    作者:田国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血液检验是应用频率高的临床检验项目,其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临床检验分为分析前、中、后3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均会产生误差以致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检验结果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因此应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同时临床检验涉及患者、医师、护士、标本运送人员、检验人员及质控管理人员等,因而也需实施全员质量控制.

    作者:黎艺;杨汉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三磷酸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三磷酸腺苷治疗组与普罗帕酮治疗组各64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律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普罗帕酮组的79.69%,复律时间短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磷酸腺苷组不良发生率为65.63%(42/64)高于普罗帕酮组的21.88%(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且复律时间亦较普罗帕酮组缩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颈髓损伤合并四肢不全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日趋增加.颈髓损伤合并四肢不全瘫的患者有其自身的疾病特点,其一是四肢或某个肢体尚有一定的肌力,但患者想要做某个动作时,只能完成一部分,致使患者内心产生急躁情绪.其二是此类人群以后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如治疗护理得当其预后应该是比较满意的.自2011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非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35例,均表现为四肢不全瘫.肌力由Ⅲ-Ⅳ级不等,急性期内均伴有尿潴留、大便排出困难.保守治疗使用枕颌牵引带持续牵引,辅以药物及理疗等治疗.经我科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双酚A抗孕激素样作用的体外观察

    目的 观察双酚A在人类子宫内膜Ishikawa细胞中的抗孕激素样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孕酮、双酚A/米非司酮+孕酮混合分别干预细胞48h,RT-qPCR法检测各干预组细胞中PRmRNA表达的情况,且建立S函数量效曲线.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R蛋白分泌的情况.结果 孕酮单独干预下PRmRNA呈下调性表达,孕酮下调PRmRNA的表达受到双酚A、米非司酮浓度依赖性的拮抗,相同现象在蛋白水平上得到确认.结论 双酚A能产生与米非司酮近似的抗孕激素样作用.

    作者:阴奇男;王颖;刘艳君;陈琢;张明敏;黄光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的不良反应探讨

    现阶段,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中药产业的完善,中药的治疗效果已被临床认可,因此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了临床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独用药,尤其是针对较难治愈的病症,效果更加明显[1],但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中西药配伍中必须严格按照中西医的诊断标准以及药物的使用原则进行.若产生不良反应则会削弱药物的性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也会危及生命.根据相关文献统计,中西药同时服用后对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均会产生影响,且可能形成难溶性物质或有毒化合物,加快药物代谢,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

    作者:林丽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实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产妇260例.分析所有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孕妇260例中符合阴道试产条件115例,其中拒绝阴道试产9例,阴道试产106例,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异常17例,改行剖宫产术.试产率为40.77%(106/260),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3.96%(89/106),再次剖宫产率为65.77%(171/260),子宫破裂发生率为1.15%(3/260).阴道分娩产妇产后24h出血量为(345.45±88.58)ml少于剖宫产产妇的(420.85±91.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产术后后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对符合阴道分娩条件且无明确剖宫产指征的产妇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严密监护产程,并对产妇做好心理指导,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率.

    作者:程艳霞;李卫红;常莉;王彩芹;王博;葛士霞;贾利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虫剂,在生产中常出现因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周,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体,引起中毒.在生活中,常见于误服和自杀.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使之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体内生理效应部位乙酰胆碱(ACh)大量蓄积,是胆碱能神经持续过度兴奋,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常死于呼吸衰竭[1].目前临床采取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杰;孙海燕;苗木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食物过敏诱导消化系统疾病患儿38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保健科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中IgG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检测IgG阳性36例(94.74%).对1种食材IgG阳性的有8例(22.22%);对2种食材IgG阳性的有10例(27.78%);对3~9种食材IgG阳性的有18例(50.00%).对照组中检测阳性8例(23.53%),阳性程度均为轻度敏感,且为单一食材抗体阳性.试验组IgG阳性36例根据IgG检测结果调整饮食结构,3~4周进行回访,回复32例,失访4例.明显改善24例(75.00%),有改善6例(18.7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 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有一定关联性,通过检测特异性IgG,并采取回避过敏原及饮食调节措施,可改善临床症状,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梁美嫦;彭杨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8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类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T、NST水平变化和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T、N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T、N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为2.3%(1/44)低于对照组的27.3%(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辅治不稳定心绞痛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在初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和常规组各300例.导乐组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指标.对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VAS评分、新生儿评分.结果 导乐组总产程短于常规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率、VA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组,但新生儿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采用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能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分娩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增进医患和谐,值得在产科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及监护方案探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物,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重新展现出其独特的疗效.但因中药多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药方,其采摘、炮制、用药等方法多数未经过科学实验和严谨的论证,因此通过对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研究和药学监护(PC)的运用可使中医更加规范和科学.现就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并论述PC.

    作者:李联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自从20世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杀菌效果、非常少的毒副反应、相对低廉的价格,一直被临床广泛地使用.而青霉素主要也是危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如未及时抢救可造成患者死亡[1].所以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只有皮试阴性患者才可使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皮试阳性日趋增高,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首先使用青霉素的机会,这也是造成临床上滥用高档抗生素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患者身体和经济上遭受双重损害.在多年的护理工作当中,笔者把一些导致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