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门诊老年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李向慧

关键词:老年阴道炎,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老年阴道炎常见于自然绝经后的妇女,因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性反应,老年患者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增高而引起炎性反应.其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水样,严重者呈血样脓性白带.阴外搔痒、阴道灼热不适感.如炎性反应长期不愈,可发生阴道粘连,重者可致阴道闭锁,导致阴道或宫腔积脓.我院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门诊老年阴道炎患者167例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合理用药,加强自我保健,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食管裂孔疝误诊冠心病1例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胸部憋闷10年,加重2h入院.查体:血压150/9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仍反复发作胸部憋闷.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行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左心影后方片状阴影,进一步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裂孔疝.予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消失.

    作者:牛跃海;胡波;王振国;李俊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缬沙坦治疗非勺型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非勺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晚18:00~19:00服用缬沙坦;对照组晨起6:00~7:00服用缬沙坦,连续治疗4周.给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组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BP和nDBP低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服药后收缩压的谷峰(T/P)比值为(57.3±0.5)%,舒张压的T/P比值为(58.4±0.4)%;观察组服药后收缩压的T/P比值为(64.5±0.5)%,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68.2±0.5)%.2组患者治疗后谷峰比值均>50%,均能24h有效降压,但观察组血压谷峰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故观察组治疗睡前服药可更加平稳地控制24h血压.结论 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采取睡前服用缬沙坦不但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作者:周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胶囊治疗,联合组接受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 2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石雪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B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B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复查,观察组复发3例(5.17%),对照组复发12例(20.69%).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BV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骨科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我国,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在骨科,因急性创伤、电烧伤、爆炸伤、糖尿病下肢末稍病变、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原因,必须采取截肢手术以达到治疗疾病,控制感染的目的.截肢可保全患者的性命,但带来的打击常使患者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恐惧、自卑、焦虑、绝望等.做为一名骨科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保证身体机能的恢复,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恢复健康.2010年1月-1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截肢患者39例,每位患者均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能正确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虫剂,在生产中常出现因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周,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体,引起中毒.在生活中,常见于误服和自杀.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使之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体内生理效应部位乙酰胆碱(ACh)大量蓄积,是胆碱能神经持续过度兴奋,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常死于呼吸衰竭[1].目前临床采取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杰;孙海燕;苗木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的激素治疗初探

    目的 观察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的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将53例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予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抗结核基础上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 分析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26例,分析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例(11.5%),胸腔积液4例(15.4%),切口开裂1例(3.8%),肺部感染2例(7.7%),心功能不全2例(7.7%),吻合口瘘2例(7.7%),胃排空障碍1例(3.8%).经采取及时合理的对症治疗措施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因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结论 根据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在做好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有效预防,可有效减少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陈勇;魏祥;徐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尿激酶联合血塞通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血塞通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滴注,配合血塞通及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加血塞通配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血塞通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短期内疗效较好.

    作者:罗仕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早期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可防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废用综合征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从而提高脑梗死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

    作者:绪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100%(29/29)高于对照组的89.66%(2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实施精细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满意率,还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发生.

    作者:叶雪影;庄穗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追踪检查在妇产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追踪检查法在妇产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妇产科护理为试点进行护理质控追踪检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个案追踪检查法和系统追踪检查法追踪到根源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结果 应用追踪检查法后我科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情况、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追踪检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维生素D与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由分布在皮肤上的七-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变而成,包含5种化合物,其中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具有半衰期短、非生理代谢的特点,且其提高血清25-(OH)D水平的能力、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的能力均明显低于维生素D3,故现认为维生素D3是补充维生素D缺乏的首选.维生素D3包括无活性的25-羟维生素D3和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1α-羟化酶是其主要激活酶.

    作者:熊安吉;王荣丽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维持血液透析患者38例.将患者治疗前10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状况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透析方法;将患者治疗后14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作为试验组,采用低温钠曲线序贯透析,对比2组低血压发生状况.结果 试验组低血压发生率仅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低温钠曲线序贯透析配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相关性低血压症状.

    作者:郑世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小儿肠源性紫绀症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肠源性紫绀症各年龄段患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救治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肠源性紫绀症患儿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入院时均有明显的缺氧、紫绀症状,入院后立即采血,与正常人血对比,在排除心、肺疾病基础上,诊断为肠源性紫绀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治疗,痊愈17例,死亡1例.结论 小婴儿大多是食用了富含亚硝酸盐的井水或长期储水喂奶,年长儿大多是食用了亚硝酸盐超标的食物或有氧化作用的药物.该病常缺氧症状重,其他临床症状轻,单靠吸氧紫绀缓解不明显.轻症可单用维生素C治疗,重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联合治疗.

    作者:丁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黄芪联合红花对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比较早期不同时间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ICH)模型大鼠对出血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ICH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在出血前24h和出血后0、6、12、24h分别用红花、黄芪、黄芪+红花治疗,72h后处死,作TUNEL染色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出血对照组血肿周边及外围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较多.黄芪组、红花组及黄芪+红花组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均少于出血对照组,并且黄芪+红花组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红花组(P<0.01).黄芪+红花术前24h组、术后0、6、12h脑出血大鼠的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芪+红花组术后应用24h脑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多于术前应用24h,术后0、6h和术后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黄芪组、红花组和黄芪+红花组术后6、24h大鼠脑血肿周围TUNEL阳性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且红花组TUNEL阳性细胞数多于黄芪+红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优于单纯使用红花治疗脑出血;ICH 24h以后联合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较ICH以前24h给药治疗好;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对脑出血可能的保护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延缓细胞凋亡.

    作者:马全瑞;孙金萍;马江波;刘广辉;梁亮;赵剑;马新伟;秦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丝裂霉素和卡介苗灌洗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对比观察和护理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为预防复发,术后常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但各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不尽相同.2009年7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洗治疗膀胱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济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自从20世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杀菌效果、非常少的毒副反应、相对低廉的价格,一直被临床广泛地使用.而青霉素主要也是危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如未及时抢救可造成患者死亡[1].所以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只有皮试阴性患者才可使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皮试阳性日趋增高,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首先使用青霉素的机会,这也是造成临床上滥用高档抗生素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患者身体和经济上遭受双重损害.在多年的护理工作当中,笔者把一些导致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流产型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流产型异位妊娠及卵巢黄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TVS)检查的灰阶图像及血流频谱特征,探讨CDTVS在流产型异位妊娠及卵巢黄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手术及病理、随访证实的育龄妇女附件区包块、盆腔声像图及血流频谱特点,从包块的位置、回声、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盆腔积液,血流信号及RI,子宫回声改变等方面,结合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月经周期比较流产型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的超声特征.结果 55例附件区包块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流产型异位妊娠30例,单纯卵巢黄体破裂20例,妊娠并黄体(未破)5例,流产型异位妊娠、卵巢黄体和妊娠合并黄体的灰阶图像及血流频谱特点、月经周期及β-hCG各有特异性.结论 通过CDTVS检查,对附件区包块的位置、回声、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盆腔积液,血流频谱及子宫等声像图特征的分析,结合β-hCG及月经周期能避免误诊流产型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

    作者:刘蓉;胥卉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恶性肿瘤晚期发生胸膜转移或原发性胸膜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它是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在所有引起胸腔积液的恶性肿瘤中,以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较为常见,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75%左右[1],其他如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及泌尿道肿瘤引起的MPE较少见.肺癌所起的MPE中,其病理类型以肺腺癌为多见,其次为鳞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则比较少见[1].MPE患者的临床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大量MPE会压迫肺组织,导致患者呼吸循环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MPE诊断后,患者的生存期一般<6个月[2~4].由于其预后较差,临床上多以姑息治疗为主.

    作者:刘飞;谢家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