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结核病30例临床诊疗分析

辛菊梅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 临床特点, 治疗
摘要:老年肺结核是指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所患的肺结核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老年肺结核疾病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正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持续减退,机体的免疫力和抵御能力降低,患病后在药物不良反应、辅助检查、治疗效果、体征与症状以及临床表现等诸多方面,均与青年人有着较大的差异,在防治老年肺结核疾病的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老年肺结核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及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孕期及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2012年3~4月收治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及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乔翠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超量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因维生素C的应用日趋广泛,由此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亦愈来愈多,渐渐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就维生素C使用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做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1 维生素C吸收或代谢的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1)每天服用1~4g维生素C,会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2)引发恶心、呕吐.同时因胃酸分泌增多,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致胃出血.(3)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剧,甚至恶化.如果患者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每天服用维生素C超过5g,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从而产生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克军;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是集中处理经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供应室护士长期接触致病菌、锐器、粉尘、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潮湿等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护士健康与安全[1].笔者就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作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56例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门诊部接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对患者进行局部治疗,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对患者进行局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螺旋霉素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局部给药治疗,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替硝唑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书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原则

    有机磷中毒病情危急,如得不到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现将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原则介绍如下.1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离开有毒现场接触性中毒应除去污染衣裤,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体表,特别注意毛发、指甲缝及皮肤皱褶处.忌用热水、乙醇.

    作者:曹明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葎草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感染性腹泻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葎草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08%和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和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大便正常、腹痛和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葎草煎剂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感染性腹泻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病情,缩短腹泻时间.

    作者:吕海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止血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4%和70%高于对照组的14%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较传统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明星;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门诊大病统筹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

    目的 研究门诊大病统筹医师处方特点,分析差错、采取措施,促进合理用药及控制不合理用药费用增长.方法 抽取2012年4~5月门诊处方103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的要求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用药品种为1.85个,处方合格百分率为83.01%,处方平均金额为214.03元.结论 大病统筹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特别在无正当理由不选择国家基本方药物、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用法用量等方面.针对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同时合理地发挥医疗保险基金应有的作用.

    作者: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在我院体检的正常非孕妇女(正常妇女组)80例,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60例和在我院住院的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100例.对3组患者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PLT)和血小板容积比(PCT)低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早期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郭平凡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比较分析

    伴随医疗技术进步,尿液分析仪以其快捷、简便、准确性好等优势正逐渐替代传统尿沉渣显微镜检查[1].然而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查时常出现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漏报[2],部分药物等化学物质亦常干扰试纸条,出现假阴性[3],进而造成临床漏诊或误诊.传统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可及时发现尿液分析仪错误报告并纠正.笔者比较、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与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温面散对兔皮肤刺激性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温面散对新西兰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单次和多次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方法 取温面散(相当于人用量的6倍)和赋形剂(60%乙醇)单次和多次于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处给药后,肉眼观察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结果 肉眼观察未见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结论 温面散对皮肤基本无刺激性反应.

    作者:季荣进;魏伟;李万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1],其目的是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以达到佳的健康状态,其对临床的各种诊疗均有增效作用.目前,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面尚无公认的、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因此探讨一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很有必要.我们通过近2年的临床实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胜;胡增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产后出血83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以上的现象,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一般多发生在第三产程和产后2h内,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孕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论安全按摩之诊断明确与方法得当

    按摩是祖国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宝贵经验的积累.凝聚众医家精典之所长与广大明医之聪明智慧.按摩虽看似简单,实际运用却不容易,如就扭挫伤而言,本就属损伤性疾病,倘此时施以暴力手法治疗,非但得不到满意疗效,相反更会加重损伤程度.再如骨折、脱位,若误诊为一般扭挫伤,并按其法施治,亦势必造成严重后果.笔者总结20余年临床安全按摩之经验,并例举数例说明,以供参考、借鉴.

    作者:杨松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8例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静脉溶栓治疗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使濒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降低病死率.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瑞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保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冠心病患者凝血因子Ⅶ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按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5组血浆FⅦ和血脂水平,并对危险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FⅦ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组FⅦ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FⅦc与对照组比较,SA组FⅦ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OMI组、AMI组中FⅦag较对照组及SA组均显著升高(P<0.01).FⅦa与FⅦc呈正相关,FⅦc与FⅦag呈正相关(P<0.05);FⅦa与FⅦag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患者FⅦ水平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P>0.05).SA、UA、OMI组血脂指标与FⅦa、FⅦc、FⅦag无明显相关性(P>0.05);AMI组TG分别与FⅦa、FⅦag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三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与FⅦa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MI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冠心病病程起间接作用.

    作者:余志斌;杨朝晖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微创旋切术患者35例围术期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属外科常见、多发病,多采取手术治疗[1].传统术式破坏性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影响美观[2].微创旋切术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成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术式[3].我院采用Trivex系统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5例(46肢)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微创旋切术,经围术期悉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隋清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品管圈在医用冰箱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加强医用冰箱管理,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冰箱管理提供保障.方法 2012年6~12月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全院35个科室43台冰箱进行调查,修改了医用冰箱管理制度,改进冰箱管理登记表,冰箱的除霜流程等.结果 2012年12月查新不良项目发生率低于2012年6月.结论 加强全院冰箱管理制度的落实,科室能做到安全,规范的使用冰箱.

    作者:任雪飞;徐建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剖宫产率升高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使剖宫产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通州区结核病防治院分娩登记本,观察剖宫率及指征变化.结果 2002-2011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行剖宫产的原因第一位为:相对头盆不称占19.91%,其他依次为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巨大儿、产程异常、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等.结论 做好孕期宣教,提高产科医师对剖宫产的认识及产科诊断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顾玉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本质与发展分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向学生传授学业,又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水平.因此,强化教师品德,锻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治本之策,对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少英;刘沛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