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熙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按每次1.5~3g,每天1或2次,连用1~3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97.0%,高于对照组的26.7%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京会;张晓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近年来,因维生素C的应用日趋广泛,由此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亦愈来愈多,渐渐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就维生素C使用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做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1 维生素C吸收或代谢的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1)每天服用1~4g维生素C,会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2)引发恶心、呕吐.同时因胃酸分泌增多,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致胃出血.(3)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剧,甚至恶化.如果患者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每天服用维生素C超过5g,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从而产生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克军;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及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按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5组血浆FⅦ和血脂水平,并对危险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FⅦ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组FⅦa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FⅦc与对照组比较,SA组FⅦ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OMI组、AMI组中FⅦag较对照组及SA组均显著升高(P<0.01).FⅦa与FⅦc呈正相关,FⅦc与FⅦag呈正相关(P<0.05);FⅦa与FⅦag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患者FⅦ水平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P>0.05).SA、UA、OMI组血脂指标与FⅦa、FⅦc、FⅦag无明显相关性(P>0.05);AMI组TG分别与FⅦa、FⅦag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三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与FⅦa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MI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通过引起FⅦa增高对冠心病病程起间接作用.
作者:余志斌;杨朝晖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喹硫平组、阿密舒必利组各25例,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PNASS),分析总结临床常用药物及其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PNAS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较好,但仍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时要引起注意.
作者:陈益青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60例,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给予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刘银;杨艳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口服作为常用给药方式具有经济、方便且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临床常出现诸多不重视口服用药方法,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病例.笔者总结口服用药正确方法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方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随着医学及药学技术水平提高,新药不断研发并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多数新药在说明书及<318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快捷检索表>中尚未提供相关配伍禁忌说明.笔者在临床药物应用过程中发现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护生护理实践能力,造就合格的临床实用型人才.通过临床教学,帮助护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减少其未来上岗后差错与事故的发生.但实习中常忽视其安全方面的问题,故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时,应确保教学安全,提出对策.
作者:孙庆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高.有机磷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使其失活,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突触间隙内大量蓄积,造成胆碱能危象,一般以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毒蕈碱样(M)、烟碱样(N)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重者可并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甚至死亡[1].阿托品和长托宁是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二者联合已广泛用于AOPP的抢救与治疗[2,3],但二者均存在一定缺陷.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文献,总结了二者的优缺点及几点体会,以指导临床应用,减少阿托品中毒的发生,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慧松;赵玉洁;李青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门诊皮肤科皮肤浅表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应用济安舒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疗效好.
作者:邓海英;郑小凡;张卫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静脉溶栓治疗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使濒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降低病死率.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瑞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保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门诊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冬桂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偏头痛为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以周期性发作为特征的头痛,治疗难度大,易复发.笔者2010-2012年间采用川穹注射液并天容穴封闭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瑞;桓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合理用药是指医务工作者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科学、有效、安全、经济的给药方案,以达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目的.合理用药是医务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由于用药具有两重性,即有效性和不安全性,包括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用药不当不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用药.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处方、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生产的制剂.目前,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使用和携带方便而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也成为我们研究与探讨的课题.通过对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分析和探讨,以便总结经验与教训,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体会,认为合理使用中成药,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科学的用法用量,规定科学的疗程,避免不必要的合并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2].
作者:李世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为临床药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院外药学服务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6~12月临床药师随访的糖尿病患者105例出院随访记录单进行分析.结果 与出院时相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有下降.用药依从性提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知识进行院外用药指导,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沈国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和奥美拉唑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4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4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刘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后阶段,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的第一步.为使护生在我科顺利完成学习计划,根据门诊注射室的特点,运用整体和目标带教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赖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门诊大病统筹医师处方特点,分析差错、采取措施,促进合理用药及控制不合理用药费用增长.方法 抽取2012年4~5月门诊处方103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的要求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用药品种为1.85个,处方合格百分率为83.01%,处方平均金额为214.03元.结论 大病统筹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特别在无正当理由不选择国家基本方药物、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用法用量等方面.针对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同时合理地发挥医疗保险基金应有的作用.
作者: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按摩是祖国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宝贵经验的积累.凝聚众医家精典之所长与广大明医之聪明智慧.按摩虽看似简单,实际运用却不容易,如就扭挫伤而言,本就属损伤性疾病,倘此时施以暴力手法治疗,非但得不到满意疗效,相反更会加重损伤程度.再如骨折、脱位,若误诊为一般扭挫伤,并按其法施治,亦势必造成严重后果.笔者总结20余年临床安全按摩之经验,并例举数例说明,以供参考、借鉴.
作者:杨松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眼科住院患者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分析眼外伤类型,提高对预防眼外伤的认识,及时正确的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致盲率很有必要.现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174例(185眼)眼外伤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