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贺雷

关键词:疝修补术, 无张力, 腹股沟疝
摘要: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人群发病率可达3‰,若不及时处理,随着疝块的逐渐增大,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重者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腹股沟疝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缝合张力高、在不同解剖层次上缝合、并发症较多、复发率较高的缺点.近年来,随着对腹股沟局部解剖的新认识和修补材料的新发展,传统的疝修补术已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代替[1].我院于2005年3月-2010年6月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经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6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组则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术毕统计2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内的出血量,并记录第3产程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斐;孙乙铭;赖成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住院分娩新生儿母婴同室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分娩新生儿母婴同室的现状.方法 对2009-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791例,母婴同室708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9.51%;2010年分娩新生儿1012例,母婴同室890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7.94%.2年间母婴同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母婴同室率呈下降发展趋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母婴同室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李庆梅;沈红;陈辉燕;麦永秀;杜薇;朱丽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2008-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 对2008-2010年该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均逐年增加.结论 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基本合理,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将逐渐占据市场.

    作者:吴丹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7-2011年我院分娩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该院住院分娩状况.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7月该院住院分娩资料,按年度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月-2011年7月该院住院分娩产妇3022例,剖宫产1258例,剖宫率为41.63%.2007-2011年剖宫产率分别为43.77%、47.23%、36.99%、40.88%、43.79%.结论 该院住院分娩剖宫率较高,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邱青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关系

    静脉穿刺是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无论是输血、输液,还是检验采血都要进行静脉穿刺.多少年来人们都习惯认为静脉穿刺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其实它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与护士本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护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穿刺的成功与否.做为一名护士有着不同的身份,背负着多种责任和义务,在生活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又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份子,所以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影响,而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对护士的心理会产生负面效应,反映到护士的工作中,比如静脉穿刺,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成功率.当今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穿刺技术水平.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因护士心理素质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作者:张莲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极化液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防治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极化液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8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92例.2组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治疗组加用极化液治疗,对照组输入新鲜全血治疗.结果 治疗组反跳发生率为12.6%,对照组反跳发生率为1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化液能有效减少反跳的发生,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仁伟;张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随着疾病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需在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联合胰岛素治疗,以使血糖控制达标.而在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增加基础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一种有效选择,传统的基础人胰岛素诺和灵N(NPH),多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作用时间短、低血糖风险高、引起体质量增加多且个体内变异性大等缺陷,增大了糖尿病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担忧.新一代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通过其分子中带有的脂肪酸侧链,可增加皮下分子间的自我聚合能力和与白蛋白的可逆性结合,发挥延迟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地特胰岛素的作用时间长达24h,明显超过NPH胰岛素,且引起低血糖风险小、体质量增加少[1].

    作者:张茜;李涛;张涛;赵聪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是不可或缺的.笔者对某山区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占全院用药量的28.80%,而且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着不少误区,现分析如下.1 滥用抗菌药1.1 预防用药使用高级抗菌药物,浪费资源 例如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或头孢唑啉)[1],但该院一般使用头孢唑肟、氨曲南等.

    作者:余长春;杨翠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50例体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和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作者:谷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工真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观察及护理

    2011年1-8月我院应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骨、肌腱)外露、烧伤瘢痕挛缩患者4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3~59岁,中位年龄34岁.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骨、肌腱)外露缺损患者37例,瘢痕切除术后患者4例.

    作者:王彤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尿路感染患者129例病原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肾病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该院真性尿路感染患者1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菌株133例,其中阴性菌95例(71.4%),阳性菌33例(24.8%),真菌5例(3.8%).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34例,占总菌株的25.6%,占阴性菌的35.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2例,占总菌株的1.5%,占阳性菌的6.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阴性菌对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阿米卡星(89.4%)、哌拉西林/他巴唑(86.7%).阳性菌对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呋喃妥因(76.9%).结论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尿路感染患者应首先留取尿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滥用抗生素.

    作者:陈顺合;白小刚;王维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脑脓肿23例临床分析

    儿童脑脓肿是儿科神经系统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健康.随着头颅影像学技术的推广和改善及新型抗生素的开发应用,使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本文对2001-2009年我院诊治的脑脓肿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该病的临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沈英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1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6~28个月,21例脱位完全复位,植骨全部融合,损伤节段稳定,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脱出及血管、神经、食管损伤等并发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治疗评分改善率为47.62%.结论 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良好,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民大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在遭受心脑血管的折磨,这些患者大多是因不良的生活方式而患病的,而这些疾病本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保健知识,因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仍在增加,给患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定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患者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

    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人们法律意识的日渐增强,对医疗和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日趋增加[1].面对这种现状,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熟知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法律问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患者安全,维护患者权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就手术患者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作如下探讨.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班外急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抗生素在该院班外急诊就诊中的使用情况,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2011年1-3月该院班外所有急诊处方946张并统计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根据临床诊断和用药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46张急诊处方中有457张(48.31%)使用了抗生素,其中以左氧氟沙星使用频率居首位.其中甲哨唑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较多.呼吸系统疾病使用抗生素数量居首位.结论 该院班外急诊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过度预防用药情况.

    作者:李光明;赖世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门急诊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及有效处理技巧探讨

    门急诊是患者到医院就诊的第一站,大多数就诊患者均为初次就诊,故在门诊就诊时往往因程序的复杂、环境的生疏、疾病的痛苦等原因产生一系列负性情绪,如恐惧、焦虑、愤怒,所以作为医院门急诊护理人员应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让患者就诊时能舒心、放心、安心.

    作者:谭萍娟;王瑞红;宋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阿斯二氏综合征诱发精神错乱1例

    患者,男,88岁,农民.平素体健.2011年8月20日12∶ 00,因突发晕厥1h,被家人急送入本院内科求诊.入院查体:神志及意识欠清晰,面无表情,四肢湿冷,反应迟钝,紫绀,定向力障碍,大小便失禁.无颈抵抗,压眶反应轻.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灵敏,无呕吐.桡动脉搏动缓慢而无力,30次/min.胸部叩诊清音,心界无扩大.听诊,心音低钝而遥远,律不齐,偶有早博,心率30次/min.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壁未触及震颤波.呼吸频率28次/min,音粗糙,以左上肺显著,未闻及湿啰音和哮鸣音.两侧胸廓呼吸运动对称.全腹无压疼及反跳疼,无包块,无腹胀,肠鸣音减弱.

    作者:于振飞;陆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用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 选择72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并于术后进行随访,对其心功能改善状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72例患者心血管系统结构及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较少,未发生二次手术或死亡病例.结论 PCI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