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王海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左心功能衰竭, 急性, 护理
摘要: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由于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造成严重突发的心脏排血障碍、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而导致的左心排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丧失排血功能的一组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很容易诱发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发病较急,如果不进行及时抢救会造成生命危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并发左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主要是以老年患者为主,经过精心的护理,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药源性心律失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药源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50例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的老年住院患者的年龄、发病原因、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80岁老年患者易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注射给药及联合用药易引发,易引起药源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抗感染药物.结论 老年患者用药时应综合考虑临床用药指征,合理用药是预防药源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作者:郭洛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2010年1~12月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病历160份,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静脉给药109份(68.1%),口服用药37份(23.1%),眼部用药14份(8.8%);药物单用73份(45.6),联合用药87份(54.4);其中不合理用药有52份(32.5%).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须引起临床重视,加强管理.

    作者:黄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加高乌甲素行颈丛阻滞对血浆ET、NO、PC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加高乌甲素行颈丛阻滞对血浆ET、NO、PCA的影响.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麻醉药中加入高乌甲素,对照组不加药.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监测各时间点ET、NO和PCA血浆浓度.结果 试验组t2、t3、t4时的MAP及HR和ET均低于t0时和对照组,NO高于t0时和对照组,t3、t4时的DA、E、NE均低于t0时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丛阻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乌甲素能够通过降低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的冲动,稳定PCA水平及ET/NO相对稳定,有效地减弱术中心血管反应,可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谷世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留置尿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基础护理技术,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必要护理措施,但同时也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尿道损伤、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等.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邢蓓蓓;申荣华;肖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儿84例按就诊次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康复新液治疗.治疗5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抗感颗粒、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眼结膜缝线自行脱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眼科手术结膜良好闭合,除了烧灼,结膜缝线是永不可代替,如大切口手术、外伤引起的眼表大片缺损等.盲目追求无缝线,只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特别是在不够发达地区,患者知识水平低下、术后护理意识不够.因此,结膜缝线也许会给患者带来短暂不适,但也是患者好的术后切口恢复保障,是保证手术成功佳手段.自行脱落的眼结膜缝线本是切口愈合良好表现,但由于护理工作疏忽、缺乏沟通、患者的无知而造成恐慌心理,或因过早出现结膜缝线脱落而造成术后不良反应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早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增进医患关系.笔者现将结膜缝线自行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梁忠梅;莫贻娟;龙翠娟;苏全瑞;刘小玲;甘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鸦胆子油乳辅助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对肺癌伴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胸腔内注射顺铂80mg+10%鸦胆子油乳注射剂50ml,对照组仅注射顺铂80mg,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均未予特殊处理.结论 鸦胆子油乳是辅助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作者:穆大成;朱文武;刘劲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产妇剖宫产率上升的分析

    目的 对我院剖宫产率上升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2011年1~12月我院858例剖宫产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因素排位前三的依次是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结论 加强产妇的管理,做好产前及孕期宣教,可望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游文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情况.方法 以PA ATCC27853标准菌株进行质控.培养基为MH培养基,对57株PA进行分析.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标本主要来自呼吸科、神经外科、骨科、门诊部.检出标本分别为痰和支气管吸出物及咽拭子、创口分泌物、中段尿.易感因素有高龄、疾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57株PA中有40株(70.2%)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 PA院内感染较常见,临床应予以防治.

    作者:洪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不良事件8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未按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执行,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技术水平低,护理预防措施不到位等各种原因,导致住院患者心身受到伤害,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护理人员的素质、医德修养及技术和良好的护理环境及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笔者现对我科8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安全护理对策.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均于起病8~12d行PC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中即刻经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后持续静脉泵入36h.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4周内出血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和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3.6%,MACE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择期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且有效.

    作者:黄禄勇;李明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胫骨中下1/3骨折外固定支架与加压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院骨科1999年2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68例,其中小切口,无需剥离骨膜,外固定支架手术36例,加压钢板手术32例,现将2种固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香丹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致高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67岁,主因眩晕3d,于2011年9月14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2℃,P 72次/min,R 18次/min,BP 145/75mm Hg,神志清楚,听诊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异常.入院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右大脑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基底动脉痉挛样改变;颈椎X线片示:颈椎骨质增生改变.入院诊断:(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2)脑动脉供血不足.即予:低分子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药,产品批号M11051210)、香丹注射液30ml(10ml×3支,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10404)混合静脉滴注治疗.

    作者:黄泽晖;吴颂良;王桂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护理体会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例逐渐增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大出血发生率则很高且非常严重,进而导致子宫切除率升高,患者甚至因此器官缺失.子宫瘢痕妊娠的定义,广义而言为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胚胎或滋养叶组织在子宫肌层任何部位发育;狭义而言为妊娠物种植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物完全位于子宫腔外,周围被子宫肌层及纤维瘢痕组织所包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随着异位妊娠杀胚药物及动脉栓塞技术的应用和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使其保守治疗成为可能.笔者现将我院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11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亢型房颤合并急性戊型肝炎1例临床护理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并发房颤,同时合并急性戊型肝炎,临床表现为重度黄疸,目前国内外均少有报道,临床诊治困难,护理难度大.2010年8月我科成功诊治甲亢型房颤合并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毛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氯吡格雷(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NSTEMI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波立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1.1%,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立维联合阿死匹林肠溶片治疗NSTEMI,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杨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治疗6周后检测比较2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各血清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缺血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血清指标治疗前后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显著,同时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秦娴;杨政杰;全文超;陈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蜂胶溶液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分析

    我院1988年4月-1990年12月应用蜂胶溶液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4岁,病程6月~15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24例,复合溃疡10例.5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上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均经胃镜证实.排除出血、幽门梗阻并发症者.

    作者:张继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脏介入手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先心病、风心病及各种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成为当前心脏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1].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无疼痛、诊断可靠、风险低、住院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范围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心脏介入手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基础.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适应训练、术前常规检查、术中和术后护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经验,现将现将心脏介入手术患者38例的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柳晨;李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情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观察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对752例疑似支原体感染者进行检测,并同时对阳性患者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单独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明显高于Uu与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及单独Mh阳性率,且女性检出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检出支原体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率以环丙沙星(73.6%)居首位,敏感率:强力霉素为88.5%、交沙霉素为78.9%、四环素为76.9%、司帕沙星为67%.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以单独Uu感染和Uu合并Mh感染为主,女性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临床分离的支原体大多具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

    作者:赖龙梅;廖亦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