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

孙忠亮;汤海萍;安增喜;李筱勇;鞠叶;房泽武

关键词:外科皮瓣,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头颈部肿瘤, 外科修复
摘要:头颈部较晚期恶性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组织缺损需要有足够的组织进行修复和功能重建,大多数情况下应用临近组织瓣就可以达到进行修复的目的[1,2],但在一些复杂特殊的组织缺损需要修复和功能重建时,游离皮瓣有其明显的优点[3],国内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术后缺损的报道尚不多.笔者所在科1995-09~2010-03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的颈部及面颊部缺损5例,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带蒂皮瓣治疗间歇期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体会

    腹部带蒂皮瓣是修复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常见皮瓣之一,具备取皮面积大,手术简单,易操作,成功率高,一般4~6周断蒂,治疗间歇期长,护理复杂,因此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间歇期,提高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笔者所在科2010-01~2010-12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缺损126例,对患者治疗间歇期制定健康教育路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继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鲜红斑痣的病因及激光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鲜红斑痣也称为葡萄酒色痣,是一种毛细血管畸形,好发于面颈部的粉红色到紫红色斑,部分患者的皮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损可逐渐发展,颜色加深、皮损增厚,甚至形成结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鲜红斑痣通常无自发消退的倾向,迄今为止鲜红斑痣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血管、细胞因子、基因等因素有关.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硬化剂注射、手术切除、冷冻、放射治疗等,这些方法疗效有限,易产生瘢痕、色素改变等并发症.

    作者:彭黎军;郎育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986~2010年某医院飞行人员消化系统疾病病历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在飞行人员中常见、多发,患病率高,在飞行人员疾病构成中居于前位,严重影响飞行人员的健康状况[1,2].为了了解近20余年住院飞行人员中消化系统疾病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笔者对1986~2010年因病收住456医院的飞行人员的病历资料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段长农;吴桂云;钟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两种麻醉方法对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血流动力学及氧耗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对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和心脏氧耗的影响.方法 4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E组),根据放血量公式V=EBV× (H0-H1)/Hav,麻醉后两组分别用50 ml注射器从桡动脉放血,放血速度平均40 ml/min,同时等速输入等量血定安;测定并记录稀释前后的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两组于麻醉前(HD)、麻醉后30 min(HD0)、血液稀释后5 min (HD1)和30 min (HD2)时分别测定并计算HR、SAP、DAP、MAP、CVP、MPAP、PAWP、CI、SI、LVSWI、RVSWI和TI值.结果 两组血液稀释后Hb和Hct显著下降(P<0.01);G组HD0时HR、SAP、SDP和MAP值比HD时显著下降(P<0.05),低于E组同时间点各值(P<0.05);两组稀释后CI和SI显著增加(P<0.05),其中HD1和HD2时,G组CI比HD0时分别增加34.97%和31.79%,SI比稀释前分别增加19.89%和26.64%,E组与G组CI和SI的增幅相似;G组麻醉后LVSWI和TI显著下降(P<0.05),其中TI在HD0、HD1和HD2时,分别比麻醉前下降了19.38%、24.80%和31.18%,G组麻醉后和稀释后LVSWI和TI分别显著低于E组各值(P<0.05).结论 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清醒患者一样具有代偿血液稀释的能力,而且左心室做功和心脏氧耗少,全身麻醉比硬膜外阻滞可能更适用于手术中的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作者:胡元威;卞金俊;万小健;朱科明;邓小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个性化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在飞行员特勤疗养中的应用

    海军航空兵飞行员是特殊的健康群体,航空作业环境和飞行作战训练任务对飞行员体能、反应和适应能力要求高,飞行强度大、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如果日常保健措施不当,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嗜酒、偏食、作息不规律及外界不良因素等原因,飞行员极其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新军事变革引发的对飞行员生理、心理需求的重大变化,对特勤疗养保障方式、效率、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促进飞行员的身心健康,进而全面提升特勤飞行部队战斗力水平.

    作者:王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在职干部疗养员多元化需求调查

    为进一步满足军队在职干部的疗养需求,笔者所在疗养院对疗养的在职干部进行了需求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9 -05 ~ 2011 -05在笔者所在疗养院疗养的在职干部100例,男90例,女10例;现役军官56例,文职干部44例;年龄<40岁19例,40~50岁67例,>50岁14例.研究生12例,大学本科32例,大专及以下56例.疗养时间平均15d.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是直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及双吻合器的临床应用,加之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使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明显提高,但同时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国内文献报道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4.02%~7.54%[2].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 ~2010年收治的137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探讨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郭献廷;王育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食管裂孔疝误诊为食管癌1例

    患者,女,82岁.因烧心,反酸1年,咽下固体食物困难2个月前来就诊.外院钡餐X线检查报告:钡剂通过食管胸下段可见长约4.6 cm黏膜破坏,管壁僵硬,局部可见充盈缺损,其上可见龛影,管腔狭窄,钡剂通过不畅,病变上方食管扩张不明显,余未见异常.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诊断:食管上段占位;核磁共振示:食管中下段占位;肿瘤科已准备择日予以化疗,为化疗前准确定位,明确食管情况,进一步明确病理,申请来笔所在科行胃镜检查.

    作者:孙红英;常勤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玉树高原抗震救灾应用X线野战方舱的体会

    野战方舱在汶川地震后首次投入使用,取得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全军战地救护的先进设备,此次在高原玉树抗震救灾中再次发挥其重要性.X线方舱在灾区使用6个月,共检诊患者4000余例次.本文就X线方舱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易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萘替芬搽剂中盐酸萘替芬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萘替芬搽剂中的盐酸萘替芬的含量.方法 采用美国Agilent 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为:醋酸铵溶液(取醋酸铵1.154 g,加水300 ml溶解,加冰醋酸0.2 ml,摇匀)-甲醇(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盐酸萘替芬在20.5~102.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9.6%.结论 本法可准确测定盐酸萘替芬搽剂中的盐酸萘替芬的含量,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部队基层卫生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笔者所在医院与卫生管理部门合作,以《部队卫生机构工作规则》为依据,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对部分卫生机构为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机构建设与工作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抽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世勇;左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抗震救灾应激事件对官兵心身损伤状况的调查

    目的 探讨抗震救灾应激事件对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对参加抗震救灾的252名官兵(救灾组)进行心身症状测评,对其中60名官兵进行血清皮质醇(CO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检测,并与未参加抗震救灾的来自同部队157名官兵(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救灾组SCL-90总分和躯体化、焦虑、恐惧因子分,以及CMI的部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救灾组血清COR( 176.77±31.53) nmol/L、FT3(161.15±19.03) p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2.51±24.79)nmol/L和(150.03±14.59)pmol/L(P<0.01).结论 抗震救灾应激对官兵心理和生理指标影响显著,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李晓琼;甘景梨;张伟红;张东卫;段惠峰;赵兰民;高存友;陈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某军校学员膳食成分分析

    为了解军校学员膳食营养及学员队贯彻落实我军食物定量及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情况,从而科学地指导学员的膳食营养卫生和合理安排,以保障学员优质、高效地完成学业,并为将来以强健的体魄服务于部队作准备,笔者对某军校学员队进行了膳食营养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王海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55医院血型标识牌和输血记录单的制作及使用要求

    随着国家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输血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观念的加强,由输血引起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安全输血已引起广泛的关注[1].到目前为止临床输血仍然面临风险以及难以预料的后果,可直接危及到患者健康.临床输血护理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之一.为规范输血操作,笔者所在医院制定了输血行为安全流程,自行设计制作了血型标识牌和输血护理记录单,临床运用效果良好,确保了输血安全,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全身热疗的常见并发症及麻醉处理现状

    全身热疗(whole body hyperthermia,WBH)是通过人为提高全身体温,运用热作用及继发效应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广泛转移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不仅要使病灶处的温度升高,而且使全身温度都升高到同一温度.全身热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对于晚期的复发性和转移性的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全身热疗的不良反应较局部热疗大,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在全身热疗过程中,麻醉处理尤为重要.现就全身热疗过程中的麻醉处理及常见的并发症作一综述.

    作者:吴青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干休所卫生所搞好医疗保健服务的做法

    目前,干休所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化、高发病、高需求的“三高”新时期,干休所卫生机构的医疗保健服务呈现出新的形势及特点.现将主要做法报告如下.1密切与体系医院的联系与协作1.1实行集中门诊制卫生所预约体系医院的相关专家,定期定时对老干部进行集中门诊,尤其对需定期复查、长期服药治疗者,专家定期门诊调整治疗;充分利用全军的军卫工程网络系统,定期和不定期对远离体系医院的干休所实施疑难病会诊、远程教学、远程查房;既方便了老干部就诊,又充分发挥体系医院的专科诊疗优势.

    作者:李怀东;杨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做法与体会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的重要阶段.妇产科的护理常规不同于其他专业,专科性强,风险性高,护理难度大,其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为了使护生在有限时间内全面熟悉妇产科理论知识和掌握专科护理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带教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带教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孔胜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骨代谢标志物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的应用现状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确切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发现,MM骨病是由于破骨细胞引起的骨重吸收增加而成骨细胞引起的新骨形成受抑所致.已经证实,在MM细胞浸润局部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1],而MM细胞与骨髓微环境互相作用在激活破骨细胞及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破骨细胞活性因子(OAF)增加.

    作者:王琳;牛爱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军队院校综合演练药材保障的特点及方法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为适应新军事变革形势的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培养的人才从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综合演练已成为检验与锻造合格军事人才的主要途径[1].综合演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财、物方方面面,从指挥、组织到保障,院校门诊部的药材保障作为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参演决策者和参演人员的关注,院校门诊部如何转变服务模式,拓展服务保障范畴,更好地保障教学训练成为医务工作者探讨的时代课题.

    作者:郑璐;胡芸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童鼻中隔内生性软骨瘤1例

    鼻中隔软骨瘤为原发于鼻中隔的良性肿瘤.鼻腔和鼻窦发生的软骨瘤很少,约占鼻肿瘤的1.2%,而原发于鼻中隔的更少见.国内也曾有个案报道.笔者所在医院会诊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2岁.临床症状是进行性鼻塞、流涕2年余.家属一直以为是鼻炎,并按“鼻炎”治疗但效果不佳.后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鼻腔占位,随行手术,术后病理诊断:软骨瘤,不除外软骨肉瘤,建议会诊.遂来笔者所在医院会诊.

    作者:初霞;王殿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济南军区联勤部

主办: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