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观察

杨忠

关键词:引流术, 耳前瘘管感染, 脓肿
摘要:目的 观察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感染的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耳前瘘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 分为常规切开引流组和置管引流组,每组24例,比较组别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置管引流组脓肿愈合时间和换药疼痛度显著小于切开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91.7%)显著高于常规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耳前瘘管感染安全性高、起效快、痛苦小、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丁螺环酮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丁螺环酮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因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诊断标准的6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评定入组患者的SAS焦虑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螺环酮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紧张、焦虑、易激惹等负性情绪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盐酸昂丹司琼存在配伍禁忌

    丹参多酚酸盐为浅棕色疏松块状物,主要是活血、化瘀、通脉,用5%葡萄糖溶液或者0.9%氯化钠溶液溶解后静脉滴注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本品主要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的剧烈呕吐,可以在化疗前后给药,可以静脉推注、肌肉注射,在临床广泛应用,是很好的止吐药.在临床治疗输液中发现丹参多酚酸盐和盐酸昂丹司琼两种药物相遇后立即出现絮状浑浊液体,堵塞输液管道,立即给予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安慰患者,观察15min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经过仔细查阅药品说明书及药物配伍表均未有相关的配伍禁忌的说明.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真;魏福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试行

    2009-08-1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九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金东区作为浙江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36个县市之一,自2010-02-25起正式执行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包括原有库存药品全部试行零差价销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生、药师、广大公民都存在着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作为具体的执行人,广大医务人员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正确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广大公民逐步改变用药习惯,实现合理用药.因此,提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正确认识,加强宣传和贯彻,广大基层的执业药师责无旁贷.

    作者:池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联合维生素C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在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有效率占80.0%.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为9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服用复方丹参片及维生素C后病情显著改善且这种药物不仅安全性高,又价格低廉,值得信赖,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群体性氯气中毒的急救护理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爆裂等多种因素致化学性气体外溢事故时有发生,事故发生突然性、紧急性和它所导致病员大批量性、伤情复杂性,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急救指挥和急诊抢救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是一国营大型化工企业的职工医院,其主要职能负责企业的医疗救治工作,所以,我院专门建立了应对厂区内突发中毒事件的抢救预案及流程.护理部也制定护理相关的应急预案,并能确保及时启动,保证了急救工作及时、准确、有序、安全、有效地进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现将2009年5月发生的一起突发群体性氯气中毒的急救护理与护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赖天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2010年我院就诊的56例78颗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使用玻璃纤维桩核制作全冠.结果 56例78颗前牙牙体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经过2年的随访复查,75颗达到成功标准,成功率达到了96.2%.结论 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能够恢复牙冠的缺损,为牙体修复提供了基础,保护了牙根和牙体.

    作者:朱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共34例患者,其中顽固性肝硬化12例,消化道肿瘤晚期13例,肺癌4例,各肿瘤术后腹腔转移及胸腔转移5例,所有患者均有大量积液,经皮穿刺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引流术,术后配合静脉输注白蛋白及甘露醇加利尿剂或根据病情腔内注入化疗药.结果 本组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10~85d,平均20d,积液引流量4000~70000ml,平均11500 ml,并发症5例均穿刺点渗血或者渗液,3例导管脱落,对症处理及重新置管后好转,无因置管引起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留置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顽固性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比较安全简单,能有效减轻顽固性胸腹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时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王飞龙;周斌;任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中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观察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时药物的佳选择.方法 对49例心肺复苏患者用药进行对比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联合用药组23例,单用肾上腺素组26例.结果 联合用药组自主循环恢复12例(52.17%),存活9例(39.13%);肾上腺素组自主循环恢复8例(30.77%),存活5例(19.23%).结论 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剑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2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 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1次/d;B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分散平片5mg,1次/d.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与成本.结果 治疗1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为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2.72%、成本/效果为129.16;B组总有效率为86.33%、不良反应发生率2.16%、成本/效果为282.52.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成本较低,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理念,可选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李鲜淑;黄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目的 对临床一线调脂药阿托伐他汀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文献检索2001年6月-2011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共收集34例,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 34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肌损害常见(47.06%),其次是肝-胆异常(29.41%),老年患者(≥61岁)发生率较高(64.71%).结论 多种药物合用是导致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酮症高血糖引发癫痫发作13例诊治分析

    癫痫是神经科急危重症之一,不仅引起脑部神经元的坏死或病理性凋亡及神经生物改变,而且还常常引起患者及家属严重的心理障碍[1].癫痫的发病因素很多,本研究就非酮症高血糖引发13例癫痫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非酮性高血糖患者13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3~79岁,平均51.2岁,其中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11例,病程1个月~15年,合并血管病变者5例,发作类型,部分发作10例,全面发作3例,强直-阵挛发作2例,持续时间为1min至数小时.

    作者:张战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农村老年慢性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所管理的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128例,在住院期间进行基础的治疗外,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健康教育,观察1年后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结果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升高,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对于农村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具显著效果.

    作者:李卫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胆囊管行术中胆管镜胆管探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胆囊管行术中胆管镜胆管探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经胆囊管行术中胆管镜胆管探查的患者58例,其中,5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经胆囊管行术中胆管镜胆管探查术,7例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管镜胆管探查术.结果 随访2~14个月,结石均得到了清除,清除率达到100%.结论 经胆囊管行术中胆管镜胆管探查能够很好地取石,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采用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抗凝进行治疗(治疗组),105例采用单纯阿司匹林100 mg+抗凝进行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58例,总有效率为90.9%,无效10例,半年复发率为5%;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68.6%,无效33例,半年复发率为30%.结论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抗治疗.

    作者:王增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佐治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氧气吸入、控制感染、雾化吸入、吸痰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和体征,且能缩短病程,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氨溴索佐治新生儿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绍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硬化死亡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13例肝硬化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情况、生活环境、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病等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并发症种类、并发症数量的患者其病死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与年龄、并发症种类、并发症数量等因素密切有关.

    作者:冯瑭;笪晨星;杨雪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 除了做好常规的护理外,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特殊心理特点,及时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不良刺激,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抢救治疗和心理疏导安全度过危险期的58例,死亡4例.结论 在做好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及加强探视制度的管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宏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财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财会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1998年11月财政部、卫生部共同制定、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在医院拨款收人、支出、结余和结余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医院财务会计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制度本身却暴露出了一些不完善之处,笔者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霍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痰热清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患儿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两组均采用阿昔洛韦静点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热退、手足止疱、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总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退热时间和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痰热清静脉滴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志坚;伍文兵;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休息、吸氧、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与参麦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作者:杨玉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