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莉;张稚
目的 观察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7例掌指骨骨折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掌指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效果满意,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作者:王招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注射液中的黄芩苷含量的方法与效果.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流动相:甲醇-2%磷酸(65:35);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清感利咽颗粒线性回归方程为Y=6.83X+1.3866,色谱条件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简便快速,可推广成为中药样品的测定含量方法.
作者:吴晓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拉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优势.方法 将确诊为高血压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口服依拉普利与硝苯地平,对照组单纯口服硝苯地平,依拉普利口服10mg/次,1次/d,硝苯地平口服30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收缩压(SBP) 降压幅度、舒张压(DBP) 降压幅度,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依拉普利联合硝苯地平联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硝苯地平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拉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低,患者预后好,推荐作为高血压治疗方案.
作者:王建平;贺集贤;何元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激素吸入治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反应性.方法 将4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激素吸入,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第1秒大呼气量(FEV1)、FEV1/FVC%、峰流速(PEF) 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肺功能各指标(FEV1、FEV1/FVC%、PEF)明显改善(P<0.01).结论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激素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通气功能.
作者:阿丽菲拉;黄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压氧的治疗能明显增加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脑复苏、休克、肺水肿及脑水肿等多种疾病,同时也广泛用于新生儿科.但高压氧治疗早产儿时易并发气压伤、氧中毒等并发症,较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本研究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早产儿高压氧舱治疗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辛芳;王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作者:范胜莲;屈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美国新统计资料显示其年新发病例约占男性癌症新发病例的33%,死亡病例约占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9%,是欧美男性癌症死亡的第3大死因[1].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并且有加快增长的趋势[2].我们自2001 年开始采用保列治对前列腺癌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1].本研究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AECOPD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如氧疗、通气、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支持及对症等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果糖磷酸二钠注射液和银杏达莫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茹;朱喜芝;王培;赵红;朱连英;唐建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合巴曲酶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
作者:赵景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帕洛诺司琼是FDA批准的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预防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与同类的5-HT3受体拮抗剂相比,帕洛诺司琼具有剂量小、疗效好、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等优点,现对帕洛诺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庞文;李斌;黄惠峰;杨清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X线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均经螺旋CT确诊为脊椎骨折,作为阳性判断的标准,之后行X线检查,比较观察患者椎体旋转脱位、附件骨折、骨折线错位、椎体压缩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等指标,并依照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比较3组X线与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 X线诊出率为83.3%;轻度组X线诊断结果与螺旋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两者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具有经济、快捷、图像直观等优点,对于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对于椎体旋转脱位以及椎体压缩的诊断为有效,但是对于脊椎骨折严重程度的诊断还存有不足.
作者:黄智棠;邱凯涛;姚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要素.方法 对68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结果 680例胆囊成功切除,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胆囊良性疾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具有创伤性小、痛苦轻、方法简单、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等优点,术前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成功.
作者:翟彩华;罗虹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糜烂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本文对该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危害、中医分型治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作者:张学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如何使用解毒剂和胆碱酯酶复能剂,积极预防反跳,及发生反跳的治疗,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 迅速清除毒物尽早使用解毒剂快速达到阿托品化.结果 44例经治疗3~15d后40例痊愈出院,4例出现反跳经阿托品维持治疗5~15d 3例痊愈,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经积极治疗后可使病情缓解,但是如果洗胃不彻底或阿托品减量过快或停药过早则易出现反跳现象,抢救不及时则死亡率高,同时阿托品化延迟也会导致死亡率增高.
作者:曹艳华;王爱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为了提高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实施,统计两年的股静脉穿刺情况,2009年一次穿刺成功率258例,占82%,二次穿刺成功率55例,占17%;2010年一次股静脉穿刺成功率308例,占94%,二次穿刺成功率20例,占6%;结果 股静脉穿刺成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可见,对于难度较大的一些技术操作,护理部应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组织实施,这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巧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可以调节流量、氧浓度、加温加湿等条件的呼吸机,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30例,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30例中27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为90%.结论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效果显著.
作者:史凤梅;白庆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中年常见,DU多见于青壮年,而GU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病比女性多.临床上DU比GU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正确掌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特点,对老年人健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马翠翠;魏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接受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患者67例,其中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将痊愈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抗复发治疗措施,对照组不给予特别治疗措施.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1年后,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19例.结论 在十二指肠溃疡完全治愈后进行有效的维持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作者:朱斯斌;谢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毕Ⅱ氏根治术治疗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用毕Ⅱ氏根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47例,观察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了1~4年,这期间28例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1例残胃复发,1例肝转移;剩下的19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例复发,2例转移.47例患者共有4例死亡,生存率达到了91.49%.结论 在早期胃癌的治疗方面,毕Ⅱ氏根治术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 例,对照组单独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Peg-IFNα-2a),观察组在应用Peg-IFNα-2a同时口服利巴韦林 1200 mg/d.结果 治疗结束后24周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持续应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务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