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更;刘巧风
目的 观察羟甲基淀粉钠(酷儿宁)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酷儿宁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4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酷儿宁可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发病次数,对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王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脑梗死患者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运动、感觉、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此类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住院期间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坠地、滑倒、烫伤等安全事件.神经内科临床统计脑梗死患者中出现偏瘫者占95%.我院采取安全护理方式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未发生1例严重安全事件.现将脑梗死患者常见安全问题及所采取的安全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上,牙齿扭转畸形比较常见,特别是上颌切牙严重扭转将直接影响到口腔功能和美观,正畸治疗中有一定的难度,应用活动矫治器矫治效果不理想.固定矫正器在临床治疗中所占比例很高,特别是方丝弓和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为广泛.本文通过固定矫治器配合力偶技术矫治上切牙扭转2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戴树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1].此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志贺菌属及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的作用较差,国内对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报道相对较少.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此类药物研究和应用都得到飞速发展,关于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报道也相继增多.因此,使得药物不良反应日渐突出,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给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况,本文将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许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辅治儿童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SS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75例SSSS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全身抗感染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乳膏外用涂抹皮损部位治疗,同时注意皮肤、眼部和口腔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和触痛时间、剥脱糜烂创面愈合时间、复查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辅治SSSS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付新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住院分娩及新生儿接生状况.方法 对2010年玉林市7县上报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玉林市活产儿118 521例,住院分娩活产儿117 965例,住院分娩率为99.53%;新法接生活产儿118 312例,新法接生率为99.82%.结论 玉林市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较高,旧法接生依然存在,故仍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加政府经济支持住院分娩,让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达100%,终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发药交代是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患者能否正确执行医嘱.为迅速控制病情,达到患者预期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线药师,在发药交代中教会患者正确地使用药品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2].我院用药专科性较强,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根据我院的实际用药情况对4种常用药物的应用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孙新爱;杨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腓骨骨折是指自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的部位发生的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病之一,患者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且术后功能恢复较慢,所以,术后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1].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小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外伤性眼眶骨折是指眼眶内、下壁骨折,是眼眶击出性骨折的一个类型[1],是暴力直接作用于眼球,眼压骤然升高并传至眼壁,使眶壁骨质骨折,大多见于青壮年.常见的眼眶外伤临床多有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球内陷、眼球突出、眼球固定、复视等临床表现[2].随着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头部外伤也随着增加,很多面部伤会引起眶壁骨折,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眼科医师通常的治疗方法是进行面部眼周切口,然后进行眶壁骨折复位或垫进口填充材料进行复位,但眼眶内容突向鼻窦,从面部切口有时复位较困难,而且要牺牲突向鼻窦的组织,因为从外面很难将窦腔内容物拉回.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的发展使以往需行面部切口的手术,在鼻内镜下就可以解决.
作者:成彦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龄初产妇150例作为高龄组,另取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初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情况.结果 高龄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龄组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初产可影响妊娠结局,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胡群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留置囊性尿管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其有留置方便、刺激性小、易固定等优点.但在操作中常会遇到一些护理问题如插管困难、尿道损伤、尿液外溢、拔管困难等.现将留置囊性尿管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梅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以动脉压升高为主的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嗜盐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有增加趋势,且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长期的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因此合理的饮食、用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血压,明显降低靶器官受损的危险性.笔者对重症高血压患者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丽霞;赵素霞;刘素霞;解晓彦;芦秀敏;李宏然;赵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90例MS患者(MS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MS组);另根据代谢异常组分不同将MS组分为1种代谢异常组(A组)30例、2种代谢异常组(B组)28例、≥3种代谢异常组(C组)32例.测定并比较各组生化指标、胱抑素C水平及其异常检查率.结果 MS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血脂、HOMA-TR指数、胱抑素C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MS组,血压低于N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抑素C水平随代谢异常组分聚集程的增大而升高,胱抑素C异常检出率呈递增趋势.B、C组WHR、血压、FBG、HOMA-IR均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注重胱抑素C水平的检测,尽早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肾损害.
作者:魏亿慧;逄力男;赵军;邢佳;时璐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且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防治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治疗,气管插管加用呼吸机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观察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参数,直至成功脱机;治疗间歇期给与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同样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力度直至脱机成功.记录2组脱机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比较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娟;师华华;邸墅;王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早期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2组意识消失、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及BP、心率(HR)、呼吸(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 2组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BP、HR、P、SpO2均下降,但以B组变化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BP、HR、RR、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苏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苏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4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情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香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 将89例PCI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分为糖尿病组42例和非糖尿病组47例,测定其血清hs-CRP、sICAM-1、IL-6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PCI后和再次CAG进行评分,计算2次积分差值.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sICAM-1、IL-6的浓度和Gensini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hs-CRP、sICAM-1、IL-6与Gensini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7、0.513、0.548,P均<0.05).结论 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与炎性反应程度相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性反应更强,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更快.
作者:刘建立;徐国红;隋萍;孟春;李敬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高危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2组引产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作者:郝德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显示,手术相关原因引发的医疗事故达76%,单纯由手术不当引起的医疗事故占总数的21%.如何保证手术安全的进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许多手术环节的管理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完善.WHO提倡在手术室实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本院于2009年10月1日起,在参考WHO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手术安全核查表,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患者麻醉手术前、皮肤切开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确认.在院领导的支持和手术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有效地确保了患者安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VEGF水平及肺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稳定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723,P<0.01);急性加重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583,P<0.01).结论 不同时期COPD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不同.血清VEGF水平可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辉;林松娟;刘源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