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戴树先
患者,男,6岁.因右下腹疼痛5h入院,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无阑尾炎发作史.查体:体温37.0℃,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未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WBC 13.5×109/L.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充血、水肿,尖端被大网膜包裹,分离大网膜,见1条死蛔虫被大网膜包裹,阑尾尖端穿孔.术中诊断:急性阑尾炎伴穿孔,遂行阑尾切除术.手术后追问病史,患儿曾有肠道蛔虫病史.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作者:徐振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据现代大量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行为应激可触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的发展.因此,对冠心病患者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廖明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绝经后且要求宫内取器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直接取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取器顺利率为85.4%高于对照组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器安全有效.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后比较2组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治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氧气驱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后比较2组治愈率、病程体征消失时间及病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病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气驱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可促进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多年来,雷锋始终是我院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深深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成为先进文化的象征.
作者:王莹;高素珍;于惠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减低,HD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80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7.04%(47/54),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2.94%(303/326).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对甲状腺疾病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秦丽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乳腺癌是女性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发病年龄越轻恶性程度越高,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是应特别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为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8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晓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者致残率显著升高,75%的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2%为重度残疾,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素(益肝灵)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均给予益肝灵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F)、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益肝灵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日德;柯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措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人工流产术简便、安全,但手术信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得选择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孕妇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甚至部分患者因过于紧张而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头晕、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人工流产综合征表现及内分泌失调和情绪障碍.因此,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对减少患者术中痛苦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小儿由于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低,对手术和麻醉的承受力相对薄弱,加之陌生的环境、对手术疼痛的恐惧及家长对手术的疑虑、紧张等,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1].因此,做好小儿术前、术后的护理,能使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
作者:吴巧玲;张俏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高危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2组引产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作者:郝德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2011年7月,笔者对我院目前还保留的一批1979年、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的班用卫生箱进行清点,发现箱内医疗器材设备简单,药品单一.这些急救箱装备老化,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求.战争初期伤病员的处治,都是以单兵自救互救保障为主,如单兵自救互救及时,短时间内为战争的胜利赢得宝贵的战斗力恢复,国外单兵卫勤保障已武装到个人,有随身携带的单兵急救包、急救盒等,所使用的药材都是一次性的,使用时起效快、方便快捷,以实现单兵急救功能的多样化、使用简单化的目标.
作者:王月兵;李莉;李秀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颈痹合剂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颈痹合剂自拟方,每次口服50ml,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口服,早晚饭后各服1片.2组均连续治疗12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颈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痹合剂治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均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震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是指一次饮入过量的乙醇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1],如能及时救治护理,可挽回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将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肖贤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足底及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为自限性疾病.该病多发于5~7月份,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极个别患儿可并发心肌炎和脑膜炎等.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1].本文对我院小儿手足口病26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金艳萍;王永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颅脑损伤是由地震、车祸、坠落等原因所致头颅部位及脑组织的创伤,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并发症多、致死致残率高[1],是神经外科常见病.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78例颅脑外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胚胎着床是处于活化状态的胚胎泡与处于接受态的子宫相互作用,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着床窗口的出现和消失依赖于子宫内膜中一套特定基因时空特异性表达,使胚泡和内膜间建立分子对话.
作者:徐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