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林松娟;刘源
腓骨骨折是指自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的部位发生的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病之一,患者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且术后功能恢复较慢,所以,术后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1].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小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药品说明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所收集的538种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名称、成分、性状、适应证、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等22个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38份说明书中的药品名称、成分、性状、适应证、规格、用法用量、贮藏、包装、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11项内容无缺项,其他中成药缺项较西药严重.收集的538份药品说明书中,57.1%的中成药无标示贮藏温度,39.9%的西药无标注温度.结论 药品说明书仍存在诸多问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监察力度,药品生产企业应强化责任感和法制观念,使药品说明书真正成为患者用药的合理指南.
作者:刘明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硝唑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后比较2组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也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1].但由于这类药物近年来大量的应用使得药物不良反应日益突出,在治愈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给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此,笔者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邓盛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导致贫血及身体各方面机能减弱,严重可致席汉氏综合征,甚至死亡.紧急情况下需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给产妇及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防治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Sysmex XT-800i五分类细胞仪与手工计数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用Sysmex XT-800i五分类细胞仪和手工计数法分别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2种方法计数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血小板低下(≤100×109/L)的标本,建议用五分类细胞仪测定后复查,同时做手工计数,使血小板的计数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弓文秀;张文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男性绝育术是指用手术或非手术途径,切断并结扎输精管,造成精道阻断的一种持久性节育措施.目前,常用的是输精管结扎术.我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是以马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从县城骑马到各乡至少2d,节育措施是以男、女性结扎为主要措施.男性输精管绝育术通常用直视钳穿法结扎输精管,此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持久的优点.只要医师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笔者现将男性绝育术后痛性结节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央青祝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上,牙齿扭转畸形比较常见,特别是上颌切牙严重扭转将直接影响到口腔功能和美观,正畸治疗中有一定的难度,应用活动矫治器矫治效果不理想.固定矫正器在临床治疗中所占比例很高,特别是方丝弓和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为广泛.本文通过固定矫治器配合力偶技术矫治上切牙扭转2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戴树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措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人工流产术简便、安全,但手术信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得选择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孕妇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甚至部分患者因过于紧张而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头晕、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人工流产综合征表现及内分泌失调和情绪障碍.因此,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对减少患者术中痛苦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髋部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分别于术后1、3个月按Harris评分表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促使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男,63岁.因突发恶心、呕吐伴言语不清1h呼叫120,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于1h前在吃饭过程突发恶心、呕吐不能言语,发病前无头痛、头晕等症状,无大小便失禁,当时查体:周身呕吐物无咖啡样物质,无农药味,意识恍惚,问话不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的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服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双下肢病理征(-),测血压150/100mm Hg,现场给予二羟丙茶碱0.25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给予吸氧急诊入院,当时考虑为脑血管意外,入院后给予急诊行头颅及双肺CT未见明显异常,因发病时间短,脑梗死CT无法显影,给予急诊留观,同时给予行血常规检查正常,给予查急诊生化:谷氨酸1.9 mmol/L,血气分析正常,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25ml后患者逐渐缓解,意识逐渐清晰,急诊给予留观10h后,患者无不不适感,清醒后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心慌症状,自行进食后症状改善,出院.
作者:孙祥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新生儿院内感染即为新生儿入院后48h内即出现的感染[1,2].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因素、低出生体质量儿、长时间机械通气、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等[3,4].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乌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者致残率显著升高,75%的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2%为重度残疾,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90例MS患者(MS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MS组);另根据代谢异常组分不同将MS组分为1种代谢异常组(A组)30例、2种代谢异常组(B组)28例、≥3种代谢异常组(C组)32例.测定并比较各组生化指标、胱抑素C水平及其异常检查率.结果 MS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血脂、HOMA-TR指数、胱抑素C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MS组,血压低于N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抑素C水平随代谢异常组分聚集程的增大而升高,胱抑素C异常检出率呈递增趋势.B、C组WHR、血压、FBG、HOMA-IR均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注重胱抑素C水平的检测,尽早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肾损害.
作者:魏亿慧;逄力男;赵军;邢佳;时璐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癌症晚期,特别是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逐渐加重时,患者常失去生存的希望,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及休息.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做好其临终关怀,提高其生活质量,就需考虑尽力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尽可能改善其机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使患者在生命的后阶段活得有质量、有尊严.当然,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而疼痛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所以有效地控制疼痛,从多方面照顾患者,减少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甚至比延长生存时间可能更有价值.
作者:陈文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龄初产妇150例作为高龄组,另取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初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情况.结果 高龄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龄组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初产可影响妊娠结局,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胡群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FSH、E2、P、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白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对0~12个月婴儿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315例0~12个月婴儿,按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按月龄分为0~3个月组、4~6个月组和7~12个月组.对所有婴儿摄左腕关节正位X线片并进行分析.结果 315例婴儿患佝偻病94例,患病率为29.84%.患病率:7~12个月组(32.14%)>4~6个月组(29.63%)>0~3个月组(2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32.00%)高于男性组(2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例佝偻病患儿中,初期占79.79%,恢复期占15.96%,激期占4.26%.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和观察婴幼儿佝偻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建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及实施后,医疗服务面临着新的形式及挑战[1].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交接工作,以往多采取口头交接形式,这种交接形式使手术患者交接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交接,加强手术科室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我院于2008年8月1日开始使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男,6岁.因右下腹疼痛5h入院,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无阑尾炎发作史.查体:体温37.0℃,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未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WBC 13.5×109/L.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充血、水肿,尖端被大网膜包裹,分离大网膜,见1条死蛔虫被大网膜包裹,阑尾尖端穿孔.术中诊断:急性阑尾炎伴穿孔,遂行阑尾切除术.手术后追问病史,患儿曾有肠道蛔虫病史.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作者:徐振辕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