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柳萍;卢柳斌
目的 探对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以时间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晓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实施手术3267例,对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5.5%提高到2011年的99.7%.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且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防治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治疗,气管插管加用呼吸机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观察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参数,直至成功脱机;治疗间歇期给与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同样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力度直至脱机成功.记录2组脱机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比较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娟;师华华;邸墅;王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新生儿院内感染即为新生儿入院后48h内即出现的感染[1,2].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因素、低出生体质量儿、长时间机械通气、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等[3,4].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乌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绝经后且要求宫内取器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直接取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取器顺利率为85.4%高于对照组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取器安全有效.
作者: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一种较为先进的疝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新方法,因其操作简便、分离解剖少、损伤轻、疝充填物设计合理、无张力缝合、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而广受患者青睐.我科将亲情护理服务应用于无张力疝修补围术期中,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爱玲;宁立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上,牙齿扭转畸形比较常见,特别是上颌切牙严重扭转将直接影响到口腔功能和美观,正畸治疗中有一定的难度,应用活动矫治器矫治效果不理想.固定矫正器在临床治疗中所占比例很高,特别是方丝弓和直丝弓矫治器的使用为广泛.本文通过固定矫治器配合力偶技术矫治上切牙扭转2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戴树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7例采用不规则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5%),其中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均经T管行胆道造影及镜检,发现残留结石7例(12.3%).结论 不规则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好、残石率低、并发症少的优势.
作者:朱茂才;杨进华;张锡贵;梁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指非创伤、器械、异物或医源性等原因造成的食管发生全层破裂,食管内容物外溢,迅速引起周围组织化脓性感染,出现重度症状而容易死亡[1].荷兰Boerhaaver于1904年首先描述,故又称Boerhaaver综合征.本病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5∶ 1,虽可见于婴儿和青少年,但绝大多数发生于50~60岁,由于本病急剧,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达20%~50%.本病易误诊,国外报道误诊率为33.3%,国内报道为50%~86.4%[2].因此,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及时诊断、治疗及护理非常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淑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温馨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的影响.方法 对45例肿瘤患者进行温馨护理干预,比较温馨护理前后患者的化疗依从性.结果 温馨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相关药物常识和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有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化疗依从性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温馨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化疗效果,值得在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人民意识的逐步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也对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国媒体的多元化、微博等媒介的逐渐成熟,也带来了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重新审视,由于改革力度不够、管理经验不足,人们通过媒介对医院等公共部门表达了诸多的不满.例如,在护理方面,护理工作者就常被指责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好、缺少工作经验、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未注意说话的艺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由于某些原因而产生争论,破坏了患者的情绪,影响了医院的和谐.为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建设二级医院,笔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目前基层医院中综合内科出现的护理问题的原因,包括护士管理者、护士、患者及疾病的原因,并通过临床实践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者致残率显著升高,75%的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2%为重度残疾,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导致贫血及身体各方面机能减弱,严重可致席汉氏综合征,甚至死亡.紧急情况下需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给产妇及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防治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也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1].但由于这类药物近年来大量的应用使得药物不良反应日益突出,在治愈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给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此,笔者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邓盛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约1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服务,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聂绪兰;戴元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辅治儿童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SS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75例SSSS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全身抗感染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乳膏外用涂抹皮损部位治疗,同时注意皮肤、眼部和口腔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肤红斑和触痛时间、剥脱糜烂创面愈合时间、复查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辅治SSSS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付新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辅助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3例.对比2组的麻醉治疗效果及麻醉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老年组用药量少于青年组,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警觉/镇静评分达到4分和5分的时间长于青年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使用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丘文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多以鼻内镜手术治疗为主.而术后鼻腔冲洗的效果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1].笔者对155例鼻窦炎术后患者应用鼻朗鼻腔喷雾器行鼻腔冲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柳萍;卢柳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外伤性血气胸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情况通常较复杂,其中胸部大量出血或胸腔高压所致的积气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快速诊断和治疗主要的致命伤是治疗成功的首要条件.术后观察护理同样极为重要.笔者对2000-2011年198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高月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基层医疗单位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至关重要.笔者将12例AMI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