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
无创机械通气可在院前急救危重病的抢救中广泛应用,临床多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常用模式为压力支持模式(PSV)和比例辅助通气模式(PAV).在应用过程中应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只要应用得当,对改善患者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及争取院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胡承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红花黄色素治疗3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检查,测量股总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管径及血流峰时速度,计算血流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红花黄色素治疗后,30例患者的股总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管径增宽、血流峰时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黄色素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药物.
作者:杨灿菊;杨素斌;王静;石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与血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免测定法测定80例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p感染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脑梗死与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在临床上帕金森病为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在中医学领域将该病归属于本虚标实证,症状中的肝肾亏损与气血不足是其本,而风火痰瘀则属于标.采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以及针灸治疗等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对帕金森病进行防治的现状以及在防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总结性分析,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改善毛细支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方法 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雾化吸入、氧疗、强心等综合疗法,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做好卫生宣教.结果 患儿住院天数减少,提高治愈率.结论 良好的护理和仔细观察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关节软骨缺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为进一步探讨了解关节软骨的功能特征和临床中对于软骨缺损的治疗情况.关节软骨基本的解剖功能结构是软骨单位,通过对软骨单位的组织形态、功能和体外消化分离及退变等进行相关研究,可以对关节软骨的功能特征进行一定的分析,综述其功能特征和临床中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
作者:毛洪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胃溃疡是消化道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进一步发展,则可导致患者出现胃穿孔、出血,甚至恶性病变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就该病常见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浅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晁宏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对会阴侧切口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医院收治的产前无感染征象的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10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处理,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产妇在切口愈合、感染和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分娩产妇会阴侧切术应用抗生素,对切口的疗效不显著.
作者:方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德医风是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医疗活动中存在不讲医德,医疗服务差、行业腐败现象,因此整治医德医风已刻不容缓,十分紧迫.
作者:徐鹏丽;令江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75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A组)、HbA1c增高组,HbA1c增高组又分为两个亚组:HbA1c≤7%(B组)及HbA1c>7%(C组),分别检测3组肌酐(Cr)、尿素氮(BUN)、Cys-C情况.结果 B、C组Cys-C水平均高于A组(P<0.01),C组Cys-C水平均高于B组 (P<0.01);而各组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HbA1c、Cys-C有助于了解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
作者:梁文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措施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生存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确诊为CP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治疗干预措施.观察比较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治疗有效率的评价.结果 综合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症状自评分(SCL-90)、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NIH-CPS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综合治疗干预可明显提高CP治疗的有效率,改善CP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CP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天虎;施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静脉浓度异丙酚联合一定剂量瑞芬太尼后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探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合理配伍.方法 100例早孕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4组.Ⅰ组单纯用1%异丙酚,浓度设定为3mg/kg,Ⅱ、Ⅲ、Ⅳ组在输注异丙酚前1min先静注0.3ug/kg瑞芬太尼,注药时间50s,Ⅱ、Ⅲ、Ⅳ组异丙酚浓度分别设定为1.5mg/kg、2.0mg/kg、2.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的SBP、DBP、SpO2、HR值,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的总用量、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 和术前比,Ⅰ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的MAP、HR显著降低(P<0.01),吸宫时MAP、HR均显著增高(P<0.05),Ⅱ、Ⅲ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MAP、HR和术前比显著降低(P<0.01),Ⅳ组各时间点MAP、H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Ⅳ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诱导时间I组明显缩短(P<0.01),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I组明显延长(P<0.01),异丙酚总用量I组显著增加(P<0.01),体动发生率Ⅱ组明显增加(P<0.01),术后宫缩痛发生率Ⅰ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2.0mg/kg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高,在人工流产术中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裸花紫珠片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查阅近期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裸花紫珠片临床广泛应用于妇科、皮肤科、五官科,其主要适应证为止血、消炎、解毒等.结论 裸花紫珠片是一种临床应用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口服安全范围较大,长期服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远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宁胶囊治疗子宫肌瘤30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妇科检查及运用B超监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宁胶囊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米非司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宫瘤宁胶囊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文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造影剂肾病(CIN)是指血管内注射碘对比剂后48~72h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CIN与碘对比剂使用密切相关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医生的重视.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对于PCI患者使用造影剂进行一定的药学监护,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杨宝;杨艳琴;普燕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麻醉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有潜在的成瘾性 ,但其临床镇痛、 镇静等确切效果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容易产生依赖性.滥用麻醉药品的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近年来 ,为了加强我国麻醉药品的管理,国务院、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1].对麻醉药品购入、保管、 使用各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我院2008-2010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黄国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各种临床特点,从而达到对该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与早期防止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科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5例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A组),45例为同期的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B组).结果 血生化与凝血谱的测定显示,A组患者FBG与TG,以及Fbg和BUN均显著高于B组(P<0.05);而肾功能不全与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感染于A组中明显增多(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不佳者往往易并发脑梗死,应在积极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治疗,从而降低致残率以及死亡率.
作者:叶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的药学服务实践,分析典型感染病例,积累经验.方法 归纳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遇到的典型感染病例,总结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供药学服务,与医护人员合作,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切入点,参与患者临床治疗实践.结论 探索适合县级医院发展水平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确保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李启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当孕妇严重心功能欠佳时,会使胎儿处于不良的生长环境,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5月169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有低龄化,婴幼儿占比例较高,7个月~3岁为76例,占44.9%,4~5岁为50例,占29.5%,6~14岁为43例,占25.4%.持续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92.8%),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74.5%,但红细胞沉降率(55%)及CRP(57.9%).胸部X线片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占49.1%,右肺感染(18.9%)多于左肺感染15.3%,下肺感染(81%)多于中上肺感染,肺门区感染16.5%.71例(42%)有肺外合并症,伴心肌损害者占63.3%,此外尚有渗出性胸膜炎、贫血等,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尚未发现耐药情况.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有低龄化,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肺外并发症较多,需积极适当治疗.
作者:梁钟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