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提高门诊药房窗口服务质量

梅花;林鸿滨;何录香;周辉

关键词:门诊药房, 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 总结多年窗口服务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方法 总结门诊药房窗口服务工作中要加强的细节服务问题.结果 树立服务理念,制定窗口的语言规范,完善窗口的行为规范,加强药师素质培养,团结协作,增强药师安全意识,明显地提高服务质量.结论 加强服务意识,注重细节,提高窗口服务质量,避免了窗口纠纷事故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学的检测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变化与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 BecKmanZX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的浓度.结果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活性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窒息后检测血清心肌酶能发现心肌损害,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作者:姜秋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临床上帕金森病为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在中医学领域将该病归属于本虚标实证,症状中的肝肾亏损与气血不足是其本,而风火痰瘀则属于标.采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以及针灸治疗等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对帕金森病进行防治的现状以及在防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总结性分析,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囊肿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病例来自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消化内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按照统一标准选择入组的胰腺假性囊肿病例12例.观察术后囊肿消退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10例患者囊肿消退及症状明显改善,1例囊肿3个月后复发再行引流,术后并发假性囊肿感染1例.结论 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与主胰管相通的胰腺假性囊肿安全有效可靠.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热毒宁注射剂不良反应三例报告

    对我院近期连续出现3例关于静脉滴注中药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以期引起临床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6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囊肿切除,切缘微波凝固治疗,术后用涂有红霉素眼青的明胶海绵压迫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内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黄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痛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麻醉处理

    无痛胃镜的普及为临床一些疾病的诊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无痛胃镜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硬化治疗因其一次硬化2~3条曲张静脉而耗时较长,且麻醉者与术者争夺口咽通气道,因此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38例无痛胃镜下行硬化治疗的麻醉处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洁;韩俊杰;李肖辉;章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联合使用舒血宁和依达拉奉,对照组单用舒血宁,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4d)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申良红;佐拉木·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93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腹部按摩、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通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4%、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芳;欧菊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严重创伤入院后急诊抢救体会

    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能否得到早期救治,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及功能的恢复.我科近半年来,统计78例严重创伤者入院后30min内的基础抢救,探讨入院后早期抢救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谢志国;张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孢曲松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临床上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管感染、腹腔感染以及盆腔感染等.随着临床应用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随之增多[1].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了解头孢曲松的ADR发生率及发生类型,总结使用头孢曲松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目的 观察多项护理措施对心源性休克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34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临床中一般护理准备、多项监测、体位环境的护理、吸氧饮食以及心理等多项护理措施,并分析护理作用及效果.结果 23例(67.7%)患者经采用上述护理措施病情逐渐好转而出院,11例(32.3%)死亡.结论 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经积极护理救治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非冠脉性ST段抬高95例诊断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其中常见也为警惕的首先考虑冠脉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变异性心绞痛.然而又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其他情况下也会出现心电图的ST段抬高,出现不必要的误诊而延误治疗加重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现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非冠脉性ST段抬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彦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联用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用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观察组加用曲美布汀200mg,3次/d,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镜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53/58),96.6%的患者食管炎症恢复至0级,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许其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8-2010年我院麻醉药品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麻醉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有潜在的成瘾性 ,但其临床镇痛、 镇静等确切效果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容易产生依赖性.滥用麻醉药品的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近年来 ,为了加强我国麻醉药品的管理,国务院、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1].对麻醉药品购入、保管、 使用各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我院2008-2010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黄国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静脉浓度异丙酚联合一定剂量瑞芬太尼后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探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合理配伍.方法 100例早孕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4组.Ⅰ组单纯用1%异丙酚,浓度设定为3mg/kg,Ⅱ、Ⅲ、Ⅳ组在输注异丙酚前1min先静注0.3ug/kg瑞芬太尼,注药时间50s,Ⅱ、Ⅲ、Ⅳ组异丙酚浓度分别设定为1.5mg/kg、2.0mg/kg、2.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的SBP、DBP、SpO2、HR值,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的总用量、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 和术前比,Ⅰ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的MAP、HR显著降低(P<0.01),吸宫时MAP、HR均显著增高(P<0.05),Ⅱ、Ⅲ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MAP、HR和术前比显著降低(P<0.01),Ⅳ组各时间点MAP、H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Ⅳ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诱导时间I组明显缩短(P<0.01),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I组明显延长(P<0.01),异丙酚总用量I组显著增加(P<0.01),体动发生率Ⅱ组明显增加(P<0.01),术后宫缩痛发生率Ⅰ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2.0mg/kg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高,在人工流产术中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可在院前急救危重病的抢救中广泛应用,临床多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常用模式为压力支持模式(PSV)和比例辅助通气模式(PAV).在应用过程中应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只要应用得当,对改善患者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及争取院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胡承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长期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12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2005),病程在3年以上,经CT检查排除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139例.应用克拉霉素250mg/d,鼻用糖皮质激素1喷/d,连续应用12周,治疗结束后6个月根据症状、体征及CT检查进行主客观综合评价.结果 139例患者91例治愈,38例明显好转,10例疗效不明显.所有患者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均未受到影响.结论 小剂量(250mg/d)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稳定.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田晓华;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V1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时V1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34例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中,47例存在有V1导联ST段抬高,其余87例表现为V1导联ST段压低或无改变.在V1导联ST段抬高组合并右室梗死31例(68%),显著高于非V1导联ST段抬高20例(21%).结论 V1导联ST段抬高是诊断下壁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下壁梗死常常合并后壁梗死,损伤电流趋向于消除对右室梗死前向电流的影响,因而使这一诊断指标的敏感性降低.

    作者:柏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细菌培养分析

    目的 提示重症手足口病易发生呼吸道合并感染.方法 分析我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细菌培养送检结果.结果 脑脊液培养无阳性,血培养阳性率为8.9%,痰培养阳性率高达50%,主要是条件致病菌感染.结论 重症手足口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呼吸系统黏膜感染防御能力降低,极易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

    作者:何国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商品名:曼新妥,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5例,应用静脉滴注曼新妥注射液,10μg/次,1次/d,同时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商品名:杏丁针,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ml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2周.结果 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1例.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后循环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满意.

    作者:阿依吐拉;阿帕尔·卡哈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