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用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许其芬

关键词:奥美拉唑, 曲美布汀,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用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观察组加用曲美布汀200mg,3次/d,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镜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53/58),96.6%的患者食管炎症恢复至0级,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可在院前急救危重病的抢救中广泛应用,临床多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常用模式为压力支持模式(PSV)和比例辅助通气模式(PAV).在应用过程中应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只要应用得当,对改善患者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及争取院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胡承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多种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来本站就诊、落实避孕节育手术前检查、普查普治中发现患有各种阴道炎者606例,年龄21~63岁,平均42岁,其中滴虫性阴道炎86例、霉菌性阴道炎416例、细菌性阴道炎73例、混合性阴道炎31例.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1个疗程(6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性阴道炎的治愈率分别为:95.35%、99.52%、98.63%、96.77%.在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过程中,有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停药后完全消失.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对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谭玉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病人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能增加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手术效果,增加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20μg加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d,同时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采用弥可保注射液500μg加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d,3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纯音测听、耳鸣、眩晕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纯音测听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耳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效果理想.

    作者:李康;杨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牙髓塑化液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牙髓塑化液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采用牙髓塑化液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此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有效率为84.8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髓塑化液用于根管治疗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护理

    乳腺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根治术后,大多数患者要采取化疗药物治疗.在化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疲乏无力、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腹泻、静脉炎等.这些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休息和形象,也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感,令她们苦不堪言,终止化疗,甚至个别有轻生的想法,因此,医务人员要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和极大的精神安慰.

    作者:安清华;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裸花紫珠片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 了解裸花紫珠片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查阅近期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裸花紫珠片临床广泛应用于妇科、皮肤科、五官科,其主要适应证为止血、消炎、解毒等.结论 裸花紫珠片是一种临床应用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口服安全范围较大,长期服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远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静脉浓度异丙酚联合一定剂量瑞芬太尼后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探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合理配伍.方法 100例早孕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4组.Ⅰ组单纯用1%异丙酚,浓度设定为3mg/kg,Ⅱ、Ⅲ、Ⅳ组在输注异丙酚前1min先静注0.3ug/kg瑞芬太尼,注药时间50s,Ⅱ、Ⅲ、Ⅳ组异丙酚浓度分别设定为1.5mg/kg、2.0mg/kg、2.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的SBP、DBP、SpO2、HR值,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的总用量、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 和术前比,Ⅰ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的MAP、HR显著降低(P<0.01),吸宫时MAP、HR均显著增高(P<0.05),Ⅱ、Ⅲ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MAP、HR和术前比显著降低(P<0.01),Ⅳ组各时间点MAP、H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Ⅳ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诱导时间I组明显缩短(P<0.01),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I组明显延长(P<0.01),异丙酚总用量I组显著增加(P<0.01),体动发生率Ⅱ组明显增加(P<0.01),术后宫缩痛发生率Ⅰ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2.0mg/kg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高,在人工流产术中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囊肿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病例来自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消化内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按照统一标准选择入组的胰腺假性囊肿病例12例.观察术后囊肿消退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10例患者囊肿消退及症状明显改善,1例囊肿3个月后复发再行引流,术后并发假性囊肿感染1例.结论 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与主胰管相通的胰腺假性囊肿安全有效可靠.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于1958年被使用色谱法首次从其他类型的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并于1968年被分类为一种糖蛋白.1969年,人们发现HbA1c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数量增加.现在HbA1c监测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检测中[1].为了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率,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124例患者同步实施HbA1c监测,以更好地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医学科抗感染药物治疗概述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的药学服务实践,分析典型感染病例,积累经验.方法 归纳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遇到的典型感染病例,总结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供药学服务,与医护人员合作,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切入点,参与患者临床治疗实践.结论 探索适合县级医院发展水平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确保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李启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起疑似投毒事件调查的反思

    1 病例简介某日18:00,我市卫生局接当地某医院急救中心报告,称该中心当日相继收治了3名疑似鼠药中毒的患者,均来自一个体采矿厂工地,要求派员协助调查,以确定中毒原因.接报告后,市卫生局立即组织当地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赴现场进行调查.据介绍,该起疑似中毒的首例患者系当日中午约11:30被120急救车送入医院,当时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主要症状抽搐.

    作者:孔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出血死亡病例47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47例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既往史、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死亡原因及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50岁以下及7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较高,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对脑出血预后影响较大,急性期血压居高不下者预后差,意识状态、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预后.结论 脑出血死亡与多因素有关,相关因素尽早干预将有可能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

    作者:杨会娟;贾会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突然,凶险、病死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近年来AMI治疗方法和技术得到进一步改变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也不断提高,预知护理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防患未然,AMI的病死率有所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有关AMI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燕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一例报告

    左氧氟沙星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另可治疗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等全身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之间.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倦怠、发热、心悸、味觉异常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迅速消失.而本研究就我院左氧氟沙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1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为我们应用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提供分析和借鉴.

    作者:陈碧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丙泊酚麻醉联合间歇脱机抽液法对清醒反抗型服毒病人洗胃的效果

    洗胃是抢救急性中毒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洗胃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病情预后,但清醒反抗型服毒病人,洗胃时哭闹,反抗不予配合,再加上病人家属非常紧张,迫切要求立即洗胃,不给病人配合的时间,从而使多数病人进行强制性洗胃,给抢救工作带来不便,并且还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如插管不顺利造成并发症的发生,影响病人的抢救效果[1].我科医护人员对急性清醒发抗型服毒病人在洗胃过程中应用丙泊酚麻醉联合间歇脱机抽液洗胃法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瑞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分析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111份乳腺脓肿脓汁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系统进行细菌菌株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培养出68株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1株,占89.7%,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3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占2.9%,草绿色链球菌、路邓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产酸克雷伯菌各1株,均占1.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8.5%、52.5%、44.3%,对磷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复方磺胺甲恶唑高度敏感;其中MRSA对青霉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达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亦达92.3%.结论 哺乳期乳腺脓肿细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不宜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不宜作为治疗的常规用药,对于MRSA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亦不能作为治疗的常规药物,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药敏结果 为指导.

    作者:李瑞香;郭巨江;廖洪叶;朱瞻琳;林菊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的质量管理

    针对影响药品质量的拆零包装材料及调剂操作等问题,建议尽快规范相应的调剂操作规程,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

    作者:陈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69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5月169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有低龄化,婴幼儿占比例较高,7个月~3岁为76例,占44.9%,4~5岁为50例,占29.5%,6~14岁为43例,占25.4%.持续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92.8%),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74.5%,但红细胞沉降率(55%)及CRP(57.9%).胸部X线片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占49.1%,右肺感染(18.9%)多于左肺感染15.3%,下肺感染(81%)多于中上肺感染,肺门区感染16.5%.71例(42%)有肺外合并症,伴心肌损害者占63.3%,此外尚有渗出性胸膜炎、贫血等,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尚未发现耐药情况.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有低龄化,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肺外并发症较多,需积极适当治疗.

    作者:梁钟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化颗粒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新生化颗粒预防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0年1-6月自愿于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奥硝唑胶囊,观察组另给予新生化颗粒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3个月月经周期内,观察组妇女中月经量异常1例,月经经期异常2例,发生率分别为1.0%、2.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9.0%.结论 新生化颗粒能减少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