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万里;苏秀霞;贾风斌;张涛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待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单纯应用异丙酚麻醉.比较2组镇痛效果、异丙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贺为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有机磷农药毒性很大,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等途径迅速引起中毒.目前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它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可迅速死亡,因此,对于基层医院,熟练掌握有机磷中毒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才文;吴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危重病症之一.我院自2009年6月将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治疗产后出血,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建玲;张静茹;李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电子支气管镜(简称电支镜)下行胸膜活检术,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1].但无论是电支镜插入,还是取样活检都是有创操作,如何做好护理配合是确保此项内科介入诊治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现将我科近年来在电支镜直视下行胸膜活检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在合并糖尿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合并糖尿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A组23例与B组23例.A组于术后6h开始予利伐沙班10mg口服,每天1次至术后4周.B组术前12h开始皮下注射依诺肝素30mg,以后每天1次,治疗2周.2组均于术后第7、14、21、28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肢深静脉血流及DVT形成情况.结果 A组DVT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肺动脉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较依诺肝素可更有效地预防合并糖尿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具有很好的应用治疗前景.
作者:翟志海;杨明;张绥绥;宋世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原发性、转移性肝癌患者行B型超声探头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 对87个肝癌结节治疗412次后,瘤体直径平均缩小(3.6±0.8)cm,总有效率为91.67%,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有效、安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抗菌药物PK/PD参数与药物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依据抗菌药物对细菌作用的方式和PK/PD特性,将抗菌药物分为浓度依赖型抗菌药和时间依赖型抗菌药2种,此种分类方法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抗菌药物用药剂量、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间隔、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喜荣;郝晓菁;陈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死亡围生儿中有30%~50%的疾病与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目前胎儿脐血流监测已成为围生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产科医师的重视[1].笔者2005年7月-2006年6月对1680例孕妇进行产科常规胎儿脐血流监测,结果表明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现就其临床应用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但术后复发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对老年患者,能较大地减轻其痛苦,降低复发率,符合社会老龄化的要求 [1],是目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可靠的一种方法.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是以一个巴德补片置于精索后加强腹股沟后壁的一种无张力疝修补术.巴德补片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且强度较好,是除生物材料外较好的补片.我院自2001起应用该方法开展该类手术89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姜秀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POCS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多囊卵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培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在防病治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防止药物源性疾病,避免重开药、滥用药,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笔者就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对策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直肠静脉滴注辅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豆银翘散加减煎汤直肠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豆银翘散直肠静脉滴注辅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兆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0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普通访视.观察2组访视前后焦虑情况及血压紧张性增高、心率增快发生率,且比较2组访视后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配合率.结果 2组访视后焦虑情况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访视后血压紧张性增高及心率增快发生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访视后对手术相关知识总掌握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77.8%,配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术前访视可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维持血压心率稳定,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认知和手术配合率,从而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龙丽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产后性问题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为期3~6个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性生活质量评分、盆底肌功能状态及初产后再孕情况.结果 干预组阴道阻力、性欲、阴道润滑度、性高潮难易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盆底肌功能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初产后再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初产后性欲,改善其盆底肌功能,提高夫妻生活质量,降低初产后再孕的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病在我国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处于第一位.笔者于2007-2010年收治重症高血压患者5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丽霞;赵素霞;刘素霞;解晓彦;芦秀敏;李宏然;赵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导致全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多发于中年以上妇女,子宫肌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盆腔内压迫症状.常因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长期失血导致贫血.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2].本文旨在探讨子宫肌瘤常用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并寻求安全性大、优点更多的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全珍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前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加上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差,极易引起循环、呼吸衰竭[1].因此,积极妥善的护理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笔者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吴佳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消化性溃疡病(PV)新的治疗方法,笔者收集1998-2011年经钡餐、胃镜检查确诊为PV的患者50例(其中胃镜34例、钡餐9例、两者皆采用7例),采用呋喃唑酮、甲硝唑等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里;李彩云;苏秀霞;张涛;张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及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 17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为HbA1c≤6.5%(正常组)87例和HbA1c>6.5%(异常组)90例.分析2组血脂、尿酸的异常情况与HbA1c的关系.结果 异常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高于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HbA1c水平与血脂、血尿酸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