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袁华芳;蔡景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胆囊癌, 原发性,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与24例胆囊腺瘤患者(胆囊腺癌组),观察病灶内的彩色多普勒信号的丰富程度,测定收缩期大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测量病灶的大小,并分析胆囊癌组病灶大小与病灶内Vmax及RI的相关性.结果 胆囊癌组血流以Ⅲ级为主,胆囊腺癌组血流以0~Ⅰ级为主,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WD测得胆囊癌组病灶内动脉频谱,Vmax均值为(41.80±13.51)cm/s,如以35cm/s为诊断胆囊癌诊断界值,其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2.3%.胆囊癌组Vmax及RI均大于胆囊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胆囊癌组病灶大小与病灶内Vmax及RI呈明显正相关(r=0.38,P<0.01;r=0.40,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喉癌为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喉癌的11%~12%.目前,其治疗方法仍以外科手术为主[1].部分喉切除术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存喉的功能.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是部分喉切除患者一个常见的问题,吞咽障碍不仅造成患者营养摄入不足、脱水等不良后果,还引起呛咳、误吸,从而诱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002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对16例部分喉切除患者进行了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柳萍;覃桂姣;徐莉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早期的手术治疗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之一,诊治一般不难.但阑尾穿孔形成腹膜炎,特别是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治疗意见尚存在分歧.我科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穿孔性阑尾炎30例,早期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立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成年人血清肌酐生物参考区间调查验证分析

    目的 通过测定健康成年人群的血清肌酐值,建立本实验室血清肌酐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碱性苦味酸法对498例健康成年人进行血清肌酐测定,并按性别和年龄分组比较.结果 男性成年人肌酐值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60岁肌酐值高于其他成年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年龄18 ~60岁健康男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67.1~119.1μmol/L;>60岁健康男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72.0~127.8μmol/L;年龄18~60岁健康女性95%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54.4~88.2μmol/L,>60岁健康女性95 %可信限的参考区间为60.3~101.5μmol/L.结论 生物参考区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依据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和检测人群制定适合各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

    作者:汪华联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体会

    子宫切除术已成为妇科常用的手术,占腹部手术第3位,由于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子宫切除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为减少和避免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笔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香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梅罗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梅罗综合征(MRS)又称为复发性唇面肿胀面瘫综合征,为罕见的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1928年Melkersson首次报道了1例35岁女性存在面神经麻痹及唇、面部水肿,在1931年Rosenthal增加了皱裂舌作为MRS综合征的第三个症状.然而,据文献报道,仅有8%~25%患者在发病初期同时出现MRS经典的三联征(面神经麻痹、口面部水肿及皱裂舌).现报道1例典型的MRS患者,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范卫明;王雪贞;唐友梅;周蓉;于洋;高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伐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给予伐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皮疹消退及疼痛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伐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作者:应川蓬;冉宁晶;杨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症药疹1例药学监护分析

    重症药疹是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重症多形红斑型及剥脱性皮炎型3种类型.重症药疹不仅皮肤损害严重、广泛,往往还伴有内脏受累及全身中毒症状,易出现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相当高[1,2].积极有效的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药师可从对症支持治疗、防治感染、抗过敏治疗、药物选用及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为该类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雷雯;陈兴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分区输液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具有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流动快、病情复杂多变、随机性强、可控性小等特点[1].在就医过程中挂号、门诊、检查、交费、配药等需来回往返,易使患者心情急躁,一旦到了输液室终点站,若得不到良好服务,就成为门诊患者不满的高发地带[2].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输液方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尤为重要.成人与患儿混合输液会互相影响到患者休息,引起患者焦虑、烦躁、不满等情绪.因此本院从2007年开始调整输液室的布局,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将输液室分为ABC三个区,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患者的需要,达到了佳的输液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患者均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同时监测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O2)、pH]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后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娟;邸墅;师华华;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外伤后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后脑梗死是指颅脑损伤后导致局部脑血流供应的改变、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组织缺血性损害等表现,是颅脑外科常见的并发症.谭新杰等[1]报道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率达1.9%.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脑外伤后脑梗死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传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2011年该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医院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该院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的品种、应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门诊抗生素应用率达59.87%,头孢菌素类占抗生素处方总数41.29%,抗生素二联应用率为39.54%,使用频率高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结论 该院门诊抗生素应用率偏高,存在无指征用药现象.建议建立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以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

    作者:杨淑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药学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思考

    近几年,随着药学教学点的迅速增加,药学类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此外,毕业生频繁跳槽,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在药学类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1].

    作者:邓志锋;刘胜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癌症疼痛的个体化护理评估和治疗

    WHO报道,合理的止痛治疗可理想控制70%~90%患者的疼痛.在安全、无创及经济的情况下,个体化分析诊断和综合治疗可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难治性癌症疼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痛技术在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进展

    胃肠镜检查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由于检查时的侵入性不良刺激及心血管系统反应,不但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和危害,且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近年来,在胃肠镜检查中应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心血管反应,防止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蒋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标本采集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否合格,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在检验工作中会遇到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导致结果偏差过大或检测不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延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机.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大部分是由护士抽血导致的.所以,掌握采血技巧、精通采血技术对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抽血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一般分为护士操作不当和护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作者:吴媛媛;安晓霞;赵云萍;李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临床对策

    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一种半合成广谱成抗生素,它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在细菌的繁殖期将其杀死,抗菌作用强,并且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抗生素[1,2].由于其耐酸、杀菌能力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抗菌谱广等优点,极大地降低了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3].但随着这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它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并提出临床对策,以期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高淑慧;高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18521例活产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破伤风患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118 521例活产新生儿破伤风患病上报报表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活产新生儿118 521例,患破伤风10例,患病率为0.08‰,其中经治疗无效死亡2例,病死率为20.00%.结论 新生儿破伤风患病尚未消除,应加强监测管理,加强宣传住院分娩的优点及国家补助相关政策,让住院分娩率达100%,终消除破伤风.

    作者:张春丽;张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0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改良小儿外耳道冲洗器的临床观察

    外耳道冲洗是耳科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冲出外耳道已软化的耵聍栓塞,亦可用于冲出外耳道异物[1].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发现由于小儿外耳道较狭窄,小儿在临床治疗中配合度又很低,因此采用传统的小儿外耳道冲洗器易导致冲洗不彻底,甚至引起小儿耳道损伤,达不到临床治疗的预期效果.我科自2003年开始采用一种质软的延长管导入注射器针梗,对传统的外耳道冲洗器进行了改良.使用改良的小儿外耳道冲洗器冲洗小儿耳道的耵聍、异物和分泌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方法简便实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轲;董顺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前列腺增生症45例整体护理体会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以新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科学工作方法[1].由于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BPH的病发率不断提高,目前比较彻底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根据BPH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护理不仅要解决患者的肉体痛苦,更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把护理程序系统地运用到BPH中,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小平;胡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