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疼痛的个体化护理评估和治疗

胡敏

关键词:癌症疼痛, 个体护理, 评估和治疗
摘要:WHO报道,合理的止痛治疗可理想控制70%~90%患者的疼痛.在安全、无创及经济的情况下,个体化分析诊断和综合治疗可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难治性癌症疼痛.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左动脉在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在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意义.方法 在完成脾切除术后,将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的剩余操作分解为三部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素a)、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因素b)和结扎胃左动脉(因素c).按析因设计分为8个试验组,分别测量各试验组的门静脉压力.结果 3个因素均效应显著(P<0.01);因素a与因素b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P<0.05),即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素a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因素b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均不显著(P>0.05).结论 保留胃左动脉的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保证更多的向肝血流,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较合理术式.

    作者: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下肢静脉血栓非手术治疗1例跟踪观察

    患者,男,82岁,离休干部.2006年8月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癌,于左下腹行结肠癌切除术.术中未发现淋巴转移,术后未进行放化疗.在围术期,患者先发生下壁心肌梗死,后出现左下肢静脉血栓.经治疗,左下肢肿胀一度完全消失.2007年5月患者左下肢再度出现肿胀,超声显示左下肢股浅静脉和腘静脉血栓形成伴部分再通,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水肿基本消失.2007年6月21日患者不慎坠床发生颈髓损伤,面部软组织挫伤,暂停服阿司匹林,左下肢水肿再次出现并逐渐加重.2007年7月6日因颈髓外伤稳定,恢复使用阿司匹林,但左下肢水肿仍逐渐加重.此后又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均不显著.2008年1月始用华发林治疗,INR值维持在1.6~2.0之间,左下肢水肿仍无好转迹象.2010年4月患者左下肢水肿加重,出现足趾黑变,脚部皮肤有破溃、渗出.由于患者年数已高,身体状况不允许截肢治疗方案,家属仍选择非手术治疗.病情加重期间患者间断发热,于2010年5月5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无效病故,去世时左下肢皮肤未进一步破溃.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之一,其发病率在婴幼儿中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还可引起其他器官系统的并发症.现将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4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鸿斌;蔡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急症,病死率较高.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这些病因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若不及时处理,病死率可达25%以上[1].加强临床症状的观察、科学的护理对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有着显著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体会

    有机磷农药毒性很大,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等途径迅速引起中毒.目前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它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可迅速死亡,因此,对于基层医院,熟练掌握有机磷中毒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才文;吴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 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给予院内感染积极预防措施.比较2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其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有关.需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作者:周永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APN排班制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前,我国护理编制不合理,引起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护士处于以完成治疗操作任务为中心,难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影响患者满意度[1],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量的恶性循环工作环境,身心疲倦,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2].近年来APN排班制的呼声越来越响,我科于今年8月份实施APN排班.1个月后,护士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对班制又予以调整,即改为早8∶ 00~晚21 ∶ 00和晚20∶ 00~早9∶ 00两班制.每种新方案的实行刚开始可能都会备受争议,但实践才是检验的标准.我院2008年改用APN连续排班,现将护理APN连续性排班及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鲁敏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116例实施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2例和传统组54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术后感染、术后出血、胆汁瘘、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感染、术后出血、阻塞性黄疸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胆汁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蒋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与联系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在我国医学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中医药学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药也不再是简单的药材、膏、汤、丸、散等概念.现在大量的中成药出现在生活中,使中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药的概念也发生了改变,现已将中药分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近现代中药、现代化中药、后现代中药).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以后还会有更多中药相关的新概念涌现出来.全面、科学、准确地定义和把握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对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对中药的一些概念及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与联系作一简要的概叙.现报道如下.

    作者:帅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纳洛酮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能竞争性地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近年来,纳洛酮在救治急性中毒中应用广泛,不仅能治疗吗啡中毒,而且在酒精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中起到拮抗阿片类毒品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或改善中毒患者的全身症状.

    作者:陈玲园;葛英;葵恩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在合并糖尿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在合并糖尿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合并糖尿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A组23例与B组23例.A组于术后6h开始予利伐沙班10mg口服,每天1次至术后4周.B组术前12h开始皮下注射依诺肝素30mg,以后每天1次,治疗2周.2组均于术后第7、14、21、28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肢深静脉血流及DVT形成情况.结果 A组DVT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肺动脉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较依诺肝素可更有效地预防合并糖尿病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具有很好的应用治疗前景.

    作者:翟志海;杨明;张绥绥;宋世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分区输液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具有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流动快、病情复杂多变、随机性强、可控性小等特点[1].在就医过程中挂号、门诊、检查、交费、配药等需来回往返,易使患者心情急躁,一旦到了输液室终点站,若得不到良好服务,就成为门诊患者不满的高发地带[2].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但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输液方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尤为重要.成人与患儿混合输液会互相影响到患者休息,引起患者焦虑、烦躁、不满等情绪.因此本院从2007年开始调整输液室的布局,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将输液室分为ABC三个区,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患者的需要,达到了佳的输液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前列腺增生症45例整体护理体会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以新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科学工作方法[1].由于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BPH的病发率不断提高,目前比较彻底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根据BPH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护理不仅要解决患者的肉体痛苦,更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把护理程序系统地运用到BPH中,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小平;胡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或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1].笔者现分析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何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梗死抗凝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血管闭塞或堵塞后,该血管供血区血液灌注不足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软化或坏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1].其中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抗凝、介入、手术治疗等.抗凝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基本治疗方法,其治疗目的是预防形成新的血栓,杜绝栓子来源,促使血栓溶解[2].

    作者:王亚平;张勇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在肝胆手术后胆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8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肌内注射.治疗后比较2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1~7d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1例膈下积液发生,对照组发生膈下积液3例.结论 生长抑素能明显减少肝胆术后胆漏量,提高胆漏自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鹏程;颜廷启;王清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癌症疼痛的个体化护理评估和治疗

    WHO报道,合理的止痛治疗可理想控制70%~90%患者的疼痛.在安全、无创及经济的情况下,个体化分析诊断和综合治疗可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难治性癌症疼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脂肪肝与肝胆常见合并症的超声检查观察

    近几年由于B型超声诊断的普及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脂肪肝与肝胆常见合并症发病情况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但在健康人群中的情况报告较少.我院2002年4月-2005年4月有15个单位3926人进行了健康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标本采集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否合格,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在检验工作中会遇到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导致结果偏差过大或检测不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延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机.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大部分是由护士抽血导致的.所以,掌握采血技巧、精通采血技术对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抽血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一般分为护士操作不当和护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作者:吴媛媛;安晓霞;赵云萍;李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8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7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气喘、咳嗽、哮鸣音、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喘息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哮鸣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喜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