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荣
有机磷农药毒性很大,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等途径迅速引起中毒.目前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它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可迅速死亡,因此,对于基层医院,熟练掌握有机磷中毒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才文;吴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我国每年约有500万的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ADR)而入院治疗,有1912万人死于ADR[1].足以可见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ADR监测工作是发现可疑病例,填表上报,并通过总结分析,利用这些资料为临床提供更安全、合理的用药.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间使用头孢曲松的患者857例,发生ADR 83例占9.68%,报道如下.
作者:梁燕;张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与24例胆囊腺瘤患者(胆囊腺癌组),观察病灶内的彩色多普勒信号的丰富程度,测定收缩期大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测量病灶的大小,并分析胆囊癌组病灶大小与病灶内Vmax及RI的相关性.结果 胆囊癌组血流以Ⅲ级为主,胆囊腺癌组血流以0~Ⅰ级为主,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WD测得胆囊癌组病灶内动脉频谱,Vmax均值为(41.80±13.51)cm/s,如以35cm/s为诊断胆囊癌诊断界值,其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2.3%.胆囊癌组Vmax及RI均大于胆囊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胆囊癌组病灶大小与病灶内Vmax及RI呈明显正相关(r=0.38,P<0.01;r=0.40,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华芳;蔡景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子宫切除术已成为妇科常用的手术,占腹部手术第3位,由于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子宫切除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为减少和避免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笔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香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0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6月门诊处方6300张,对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类型、单用和联用情况、用药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47.90%,其中单一、二联、三联用药分别占75.28%、23.62%、1.09%;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为主,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口服给药占59.08%,注射给药占40.9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占16.10%.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及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
作者:韦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梅罗综合征(MRS)又称为复发性唇面肿胀面瘫综合征,为罕见的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1928年Melkersson首次报道了1例35岁女性存在面神经麻痹及唇、面部水肿,在1931年Rosenthal增加了皱裂舌作为MRS综合征的第三个症状.然而,据文献报道,仅有8%~25%患者在发病初期同时出现MRS经典的三联征(面神经麻痹、口面部水肿及皱裂舌).现报道1例典型的MRS患者,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范卫明;王雪贞;唐友梅;周蓉;于洋;高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以新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科学工作方法[1].由于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BPH的病发率不断提高,目前比较彻底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根据BPH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护理不仅要解决患者的肉体痛苦,更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把护理程序系统地运用到BPH中,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小平;胡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能竞争性地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近年来,纳洛酮在救治急性中毒中应用广泛,不仅能治疗吗啡中毒,而且在酒精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中起到拮抗阿片类毒品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或改善中毒患者的全身症状.
作者:陈玲园;葛英;葵恩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2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模式,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药品费用、总费用及药品比.结果 2组药品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药品费用、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肺炎患儿的治疗中,缩短了住院天数,有效降低了药费及住院总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王俊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在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意义.方法 在完成脾切除术后,将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的剩余操作分解为三部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素a)、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因素b)和结扎胃左动脉(因素c).按析因设计分为8个试验组,分别测量各试验组的门静脉压力.结果 3个因素均效应显著(P<0.01);因素a与因素b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P<0.05),即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素a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因素b与因素c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均不显著(P>0.05).结论 保留胃左动脉的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保证更多的向肝血流,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较合理术式.
作者: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电子胃镜检查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由于胃镜管径粗、镜身长,易引起患者恐惧感,尤其是插入胃镜通过咽部时,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适.目前,减轻胃镜检查术过程中引起的不适主要是靠检查前吞服止痛、润滑药减轻症状.
作者:夏红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理效应低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证.甲减按发病部位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和周围性甲减.原发性甲减是甲状腺腺体本身发生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储存和分泌障碍而引起的甲减,它占甲减的90%以上.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因此其表现多样,特别在疾病的早期,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表现较突出时,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2005-2011年诊治的成人甲减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那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的变化,并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CA)、肌酐(Cr)和尿素氮(BUN),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4h血压及昼夜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IVST、PWT和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β2-MG及尿MC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肾功能的损害可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向文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消化性溃疡病(PV)新的治疗方法,笔者收集1998-2011年经钡餐、胃镜检查确诊为PV的患者50例(其中胃镜34例、钡餐9例、两者皆采用7例),采用呋喃唑酮、甲硝唑等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里;李彩云;苏秀霞;张涛;张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产前宣教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年龄≤35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宣教;研究组进行重点产前宣教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优缺点宣教.比较宣教后2组的剖宫产率.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6.4%低于对照组的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好产前宣教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申文兰;王秀文;郭会平;申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参麦针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参麦针剂进行治疗的15例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患者(参麦针剂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应用西药治疗的14例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患者(对照组)作对照,评价其疗效.结果 参麦针剂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02)、血氧饱和度(Sp02)、碱剩余(B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2组治疗前后酸碱平衡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麦针剂对酸碱失衡虽无明显的影响,但能显著提高Pa02、Sp02水平,从而能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低氧血症症状.
作者:李发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近几年,随着药学教学点的迅速增加,药学类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此外,毕业生频繁跳槽,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在药学类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1].
作者:邓志锋;刘胜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近年AD发病率逐渐增高,且误诊率高,80%以上的AD患者有高血压,本文对3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相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待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单纯应用异丙酚麻醉.比较2组镇痛效果、异丙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贺为阳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