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元素缺乏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研究

赵宏伟;吴媛媛

关键词:微量元素, 呼吸道感染,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缺乏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儿科门诊及病房2010年1月-2012年1月反复呼吸道系统感染的168例儿童进行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功能监测.结果 发现RRI患儿血清中锌、铁、钙、免疫球蛋白均低于正常儿童.结论 微量元素缺乏与RRI有密切关系.微量元素缺乏可降低小儿的免疫功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缺氧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护理,患者可安全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46例脑卒中后出现肢体瘫痪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运用康复护理在早期对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及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丙戊酸钠对激越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作为增效剂治疗激越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激越性抑郁症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单用抗抑郁药(单用组),另一组在同一抗抑郁剂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丙戊酸钠(合用组),疗程12周,采取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及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量表评分同一时间合用组低于单用组,不良反应轻,复发者少.结论 丙戊酸钠可作为增效剂用于激越性抑郁症的治疗.

    作者:施佳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心理学运用于烧伤患者的研究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护理心理学研究护患心理活动规律,即研究在护理过程中护患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及其规律,护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患者的心理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籍贯、民族、文化、职业和经历不同的心理差异,来运用佳的护理措施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简单陈腐的生物学模式向生物社会的心理学模式方向转化,人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生活方式将影响人的健康,烧伤患者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心理学需解的问题之一[1].

    作者:兰先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托拉塞米治疗术后急性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出血所致急性脑水肿12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托拉塞米组:治疗过程中只给予托拉塞米静脉注射降颅压;联合组:治疗过程中给予甘露醇及托拉塞米联合应用降颅压;甘露醇组:治疗过程中只给予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降颅压.同时统计各组患者每日颅内压平均值,每日晨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及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结果 托拉塞米组与其他两组比较,颅内压增高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生肾功能不全患者明显减少,预后GOS评分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效果与应用甘露醇相近,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博;张文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住院的出血性脑梗死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交替应用托拉塞米与20%甘露醇.对照组单用20%甘露醇.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BUN、Cr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BUN、Cr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BUN、Cr明显升高.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和大剂量甘露醇同样能达到快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效果,而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姝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顺尔宁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顺尔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给予吸氧、抗感染、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平喘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顺尔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患儿喘憋缓解、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顺尔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云;张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保守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9年2月-2011年2月采用通经止痛汤结合按摩、牵引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8例患者中,男56例,女32例,年龄17~67岁,平均46岁,病程3d~15年,平均3年2个月.全部病例均有腰痛及放射性下肢疼痛,伴酸胀感,部分病例伴有活动障碍.腰痛伴单侧下肢疼痛69例,腰痛伴双下肢疼痛19例.

    作者:宫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出血所致急性脑水肿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甘露醇组:治疗过程中给只给予甘露醇静脉注射降颅压;甘露醇加呋塞米组:治疗过程中予甘露醇及呋塞米联合应用降颅压;甘露醇加托拉塞米组:治疗过程中给予甘露醇加托拉塞米静脉滴注降颅压.所有患者每日尿量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监测,14d后评价脑水肿面积,GCS评分.结果 托拉塞米组颅内压低于另外两组,肾功能不全及电解质紊乱明显减少,预后脑水肿面积减少较明显,GCS评分进步明显.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对于治疗急性脑水肿、消除脑水肿、GCS评分进步等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甘露醇及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且并发症少.

    作者:霍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差错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工作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门诊输液室发生的25例差错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是查对不严和理论不扎实,护士和见习期护士为差错主体.结论 防止差错发生的措施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科室管理及增强法律意识.

    作者:刘冬秀;熊华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如何建立不合理用药干预机制

    用药是指始于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医嘱),妥善调配,患者遵嘱,随访负责,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的一体化过程.此过程以完整的用药系统为依托,该系统是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监护人在职责范围内参与合理用药的完整流程,形成体系,以达到药疗的佳效果.

    作者:石远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曲安奈德局部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下鼻甲黏膜下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双侧下鼻甲黏膜下注射,20mg/次,1次/周,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35例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双侧鼻腔喷雾,400mg/次,2次/d,5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且安全有效.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6岁儿童膳食营养及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3~6岁儿童的膳食营养情况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6岁儿童资料180份,对该类人群的膳食营养情况及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研究对象的钙离子的摄入量普遍偏低,3~4岁儿童的维生素C摄入量偏低,4~5岁儿童的维生素A和锌元素的摄入量偏低,机体能量来源主要通过肉类摄入.结论 近几年来我国3~6岁儿童的营养状况已经有明显的提高,充分了解该类人群的营养状况特点,以此作为依据对该类人群的日常饮食和营养摄入情况进行指导的主要依据.

    作者:郑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与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门诊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泡腾片口服,采用乙氧苯柳胺软膏外用患处加肤疾宁贴膏封包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l隔日1次肌注,15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6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后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韩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 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10-2012年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家长的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6.6%.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避免其产生不合作的负性情绪,增强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戴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能否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方法 选择来我院因计划外怀孕、要求终止妊娠无引产禁忌证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在第1次口服米非司酮1h内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米非司酮50mg/次,1次/12h,连服3次(总剂量150mg).对照组40例,单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两组宫腔注药至分娩的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情况、产伤及引产成功情况.结果 两组注药至分娩的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情况、软产道损伤及清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产程短、并发症低、清宫率低的优点,能减轻患者痛苦,且方法简单,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蒋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我院2010-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减少ADR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2011年收集的6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例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发生ADR比例高,占83.58%;发生ADR多的药物是抗感染类药物,占37.31%,其中喹诺酮类是抗感染药物中发生不良反应多的药物;其次是中成药,占28.36%;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发热、寒颤等不适表现为主.结论 静脉用药易发生ADR,应慎用注射剂,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李启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再障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司坦唑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大;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伤口愈合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采取开腹手术方案的患者;在手术后妊娠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63.68%及42.22%.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颗粒剂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中药剂型,分析其在医院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6-2010年颗粒剂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中药颗粒剂处方数占中药总处方数的比例逐年增加,颗粒剂销售额占中药总销售额的比例也迅速增长.结论 中药颗粒剂有许多优点,深受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的欢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冬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社区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干预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社区干预措施,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控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1、2、4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干预组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可促进2型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效果,培养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

    作者:裘颂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