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侠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药师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按频率高低主要体现在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药、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规范、药理拮抗、药物联用有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 我院的用药总体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需加强医药人员药物知识的培训和相互沟通,确保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李映辉;杜憬生;高永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以下简称DFSP)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结节或息肉样间叶性肿瘤,多见于真皮,通常认为是表浅的低度恶性肿瘤.此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皮肤,但以躯干和四肢的近端常见.因瘤组织广泛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故手术不易切除干净,而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但一般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作者:邱宝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对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的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血肿腔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本组68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死亡14例,死亡率为22%,术前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56例,术后清醒者47例.结论 相应手术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农红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黏膜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变厚的疾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发生病变在胃体部的称为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在胃窦部的称为B型萎缩性胃炎、胃体、胃窦部皆有萎缩者则为AB型萎缩性胃炎.CAG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芬兰对一组16岁的健康人进行观察,发现其中患CAG者,在16~30岁组仅占9%,在51~65岁组则高达53%.年龄每增加10岁平均递增率为14%.
作者:苏海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现代护理方法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操作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92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现代护理学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等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现代护理方法进行全面的护理,有利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也是提高患者满意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利卡多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治疗组有效10例,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8例,有效率72.7%;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加口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且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豪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动脉内测压的维持方法,探讨减少人力损耗,保持动脉管道的通畅,减少患者感染的方法.方法 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对300例心脏术后患者采用传统动脉冲洗法和改良动脉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感染率及护士和患者接受度.结果 试验组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感染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及患者接受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动脉冲洗法-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液能减少人力损耗,保持动脉管道的通畅,剂量准确,管道密闭,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延萍;肖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干预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社区干预措施,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控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1、2、4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干预组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可促进2型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效果,培养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
作者:裘颂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奥硝唑胶囊唾液药物浓度并观察其药动学特征.方法 利用HPLC法测定奥硝唑的唾液药物浓度,根据唾液药物浓度求算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奥硝唑胶囊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药动学参数表明,奥硝唑人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Cmax、T1/2(Ke)、AUC0-∞分别为(18.28±2.80)mg/L、(15.74±1.94)h、(424.74±50.83)mg·h-1·L-1.结论 实验证明,健康志愿者口服奥硝唑胶囊唾液药物浓度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
作者:姜芳宁;刘光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为了及时准确地进行疫情报告,我国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各基层医院对传染病进行实时疫情报告.通过6年多的运行,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管理体制、报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这些问题以乡镇级基层医院表现得尤为明显.现从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作者:施玉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多索茶碱0.3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氨茶碱0.25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疗程为7d.结果 治疗后患者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平喘药.
作者:赵弋珺;刘惠明;马春梅;姜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疗效.方法 将224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分别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结果 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疼痛感觉以及提高一次性留置导尿管成功率,使患者在较舒适的条件下进行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结论 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及痛苦,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冷翠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相似的临床效果,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复发率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肖应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常用静脉输液方式[1].通常由上肢外周静脉置入,比其他的导管穿刺置入的风险和并发症大大降低,并且患者可随意活动,液体不受体位影响,避免了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但是PICC导管堵塞是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静脉栓塞的生命危险,还增加了面临重新置管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现就我科利用三通开关负压抽吸溶栓疏通PICC导管堵塞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瑶;贺远嫱;陈娟;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7例窒息新生儿及对照组30例无窒息缺氧史的新生儿的动脉血气.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血pH降低、PaCO2升高、PaO2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重度窒息组更明显.结论 检测窒息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可协助临床进一步判断窒息的程度及指导复苏时、复苏后的进一步治疗.
作者:孙东明;李少华;杨小巍;马永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因急性脑梗死行超选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病距溶栓治疗的时间为3~12h,根据闭塞血管部位,采取超选择性接触性溶栓.尿激酶用微量泵以1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30万U.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率为80%(4/5).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率为 68.7%(11/16).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再通或部分再通率为83.3%(5/6).2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及有明显好转23例,总有效率为85.2%,症状无改善2例,溶栓术中出血1例,术后塞亡1例.结论 早期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民;车明柱;董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1990年1月-2010年1月因48例子宫切除术后住我科治疗的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残端出原因多为血管韧带残端缝扎不牢靠,阴道残端缝合止血不严密或阴道炎症感染以及全身状况如贫血,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 术前充分阴道准备,纠正贫血及凝血机制异常并加强子宫全切术中注意阴道残端的缝合,降低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发生.
作者:丁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腹腔镜下应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层注射45例,B组腹腔镜下应用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4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月经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月经情况,术后妊娠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少,术后并发症少,对生育功能的保护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芳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舒利迭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护理.方法 采用观察法,按吸入剂的使用步骤对5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吸入剂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 能正确使用者占28.6%,不能正确使用者占46.4%,不会使用者占25%.结论 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时存在很多不足,必须采取对策,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正确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可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因为体内淋巴细胞不正常增生造成的血液疾病.临床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症状包括因白细胞减少而引起感染、发热,通常还会伴有淋巴结与肝脏、脾脏的肿大.按1980年苏州全国白血病分型经验研讨会标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1,L2,L3 型.我院收治1例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细胞化学染色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硬性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存会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