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颂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医院医疗设备的优劣、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重要的是取决于医院人才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能力[1].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现就县级医院高级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苏启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探讨处方点评质量.方法 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制定措施、分析点评、加强质量管理.结果 处方书写不规范23例,配伍禁忌1191例,溶媒不当10059例,药品相互作用5170例,用法用量74332例,重复用药815例.结论 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干预.临床医师和药师需不断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吴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治疗后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不同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及其化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88例肿瘤患者中,10~30岁的30例,占34%.31~50岁的38例,占43%.51~80岁的20例,占23%.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恶性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反应,其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为严重.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神经系统毒性、泌尿系统毒性、肺毒性以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与化疗的药物种类密切相关.结论 采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大,通常称之为剂量的限制性毒性.
作者:庞泽文;梁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完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提高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3月-2009年4月脑出血患者142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应激性溃疡20例,对照组为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两组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 对脑出血应激性溃疡的患者仔细观察,早期完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地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作者:卢艳萍;巫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用药是指始于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医嘱),妥善调配,患者遵嘱,随访负责,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的一体化过程.此过程以完整的用药系统为依托,该系统是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监护人在职责范围内参与合理用药的完整流程,形成体系,以达到药疗的佳效果.
作者:石远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大;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伤口愈合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采取开腹手术方案的患者;在手术后妊娠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63.68%及42.22%.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疗效.方法 将224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分别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结果 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疼痛感觉以及提高一次性留置导尿管成功率,使患者在较舒适的条件下进行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结论 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及痛苦,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冷翠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1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好转19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9.52%.2例死亡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在临床较为常见,做好围术期相关护理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续致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母乳作为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分易于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尽管所有的妇女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但大多数妇女发现母乳喂养比想象的要难.对于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帮助,提出母乳喂养的系统信息与必要性.
作者:李亚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6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予以格列奎酮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者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疏血通,疗程亦为3周.治疗前后测血液流变学、血脂、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凝血四项(PT、APTT、TT、FIB)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PT、APTT、TT明显延长;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在疗程中未发现过敏反应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较强的抗凝作用,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24h尿蛋白排泄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朱俊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利卡多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治疗组有效10例,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8例,有效率72.7%;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加口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且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豪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舒利迭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护理.方法 采用观察法,按吸入剂的使用步骤对5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吸入剂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 能正确使用者占28.6%,不能正确使用者占46.4%,不会使用者占25%.结论 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时存在很多不足,必须采取对策,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正确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可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门诊收治的63例不孕症患者行超声动态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结果 排卵居首位者卵泡为18~25mm,月经周期14~15d.排卵障碍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 超声动态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对于预测卵泡的成熟及排卵时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还能够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申存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治疗肩周炎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效率及疗程进行总结分析,以寻求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及佳方案.
作者:张春龙;曹玉霞;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3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64例,对照组给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灌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和手术疗法为主要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胃管注入中药理气宽肠汤、复方大承气汤、肠粘连缓解汤.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胃肠功能恢复快1~3d,住院天数少1~4d,手术率降低17.7%,死亡率降低1.2%.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方便、经济、安全性大.
作者:张维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危药品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卫生部发布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中提到了高危药品管理,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受到医务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证临床护理安全使用高危药品,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成了护理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笔者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基础医院临床实践,对高危药品的概念、目录,护士在高危药品使用安全中的作用;护士在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希望对基层医院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有所借鉴.
作者:吴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肛周封闭配合痔痛安搽剂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肛周封闭配合痔痛安搽剂熏洗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肛周封闭,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封闭对肛门瘙痒症有一定疗效,加用痔痛安搽剂熏洗可以显著地提高疗效.
作者:邬丰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药师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按频率高低主要体现在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药、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规范、药理拮抗、药物联用有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 我院的用药总体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需加强医药人员药物知识的培训和相互沟通,确保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李映辉;杜憬生;高永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社区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我社区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指导、健康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定期血压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结果 经过护理,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28.2±5.6)mmHg和(13.5±4.2)mmHg,随访6个月以上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社区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再障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司坦唑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