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友;王霞;杨杏
为了及时准确地进行疫情报告,我国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各基层医院对传染病进行实时疫情报告.通过6年多的运行,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管理体制、报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这些问题以乡镇级基层医院表现得尤为明显.现从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作者:施玉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柴黄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柴黄承气汤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柴黄承气汤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服柴黄承气汤加味.结果 柴黄承气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柴黄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水肿胰腺炎能够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生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和再输血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出血1例(10.0%),对照组为4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和降低再出血率,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王洁萍;张孟瑜;胥方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在快速血糖测试中手掌毛细血管血糖(CGH)与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GF)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30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用强生稳豪血糖仪测定CGF和CGH(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 不同浓度血糖CGH和CGF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无明显差异.
作者:曾维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6岁,主因食用凉拌菠菜、韭菜鸡蛋馅饺子后2h全身青紫、呼吸困难30min入院.无发热、呕吐、腹痛、腹泻,体格检查:T 36.5℃,P 112次/min,R 23次/min,BP:90/60mmHg,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全身皮肤黏膜青紫,口唇为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0mm,对光发射存在,颈软,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2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4次/min,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35.2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50.8mmHg,考虑为低氧血症,询问病史,患者食用的菠菜及韭菜已放置冰箱1周,食用量大,故考虑因食用放置时间过长、量大的菠菜和韭菜所致的亚硝酸盐摄入过多,导致的肠源性青紫病.
作者:刘松贤;刘伟;李景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非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平均动脉压、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血肌酐、血尿素氮、6min步行试验.结果 使用胺碘酮后患者的心室率下降、6min步行距离增加、平均动脉压下降.结论 胺碘酮可应用于非肾替代治疗的CRF患者中.
作者:方少华;喻红;钟文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治疗的手术方法并对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就诊的下腰椎手术失败再手术患者32例,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再次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320min,平均225min,出血量为100~1400ml,平均500ml.术后随诊1~3年,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疗效优者15例,良者11例,可者4例,差者2例,优良率为81.2%.结论 下腰椎手术失败应认真做好检查,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手术治疗,可取的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彦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院前急救中发现患者病情异常,通过对周围环境及其家属的观察及时诊断出夫妻二人为食源性亚硝酸盐中毒,避免了误诊、漏诊,为患者争取到更快的抢救时间.亚甲蓝为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但应小剂量缓慢静脉输入.院前急救过程中病种复杂,人员环境繁杂,要求急救人员经验丰富,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思想道德、责任心、观察力、判断力、处置力.
作者:胡承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X线机为各级医疗单位常见常用的辅助检查设备,在临床诊断中占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介绍了X线机在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方法,以便在降低维护费用的同时,充分发挥X射线机的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医疗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作者:胡永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舒利迭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护理.方法 采用观察法,按吸入剂的使用步骤对5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吸入剂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 能正确使用者占28.6%,不能正确使用者占46.4%,不会使用者占25%.结论 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时存在很多不足,必须采取对策,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正确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可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头孢类药物联合喹诺酮序贯治疗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48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点滴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观察组静脉点滴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较短时间后序贯口服头孢克肟和左氧氟沙星.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呼吸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胸片情况改善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小,院内感染发生率低,药物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静脉点滴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较短时间后序贯口服头孢克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临床疗效满意、治疗费用经济的优点.
作者:蒋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黏膜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变厚的疾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发生病变在胃体部的称为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在胃窦部的称为B型萎缩性胃炎、胃体、胃窦部皆有萎缩者则为AB型萎缩性胃炎.CAG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芬兰对一组16岁的健康人进行观察,发现其中患CAG者,在16~30岁组仅占9%,在51~65岁组则高达53%.年龄每增加10岁平均递增率为14%.
作者:苏海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再障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司坦唑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完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提高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3月-2009年4月脑出血患者142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应激性溃疡20例,对照组为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两组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 对脑出血应激性溃疡的患者仔细观察,早期完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地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作者:卢艳萍;巫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大;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伤口愈合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采取开腹手术方案的患者;在手术后妊娠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63.68%及42.22%.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往往并发色素沉着、慢性溃疡、血栓形成、出血、湿疹等,影响劳动及美观.本研究观察大隐静脉改良高位结扎加分支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作者:王建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住院的出血性脑梗死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交替应用托拉塞米与20%甘露醇.对照组单用20%甘露醇.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BUN、Cr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BUN、Cr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BUN、Cr明显升高.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和大剂量甘露醇同样能达到快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效果,而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姝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
作者:蓝如料;卢国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煤工尘肺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纳入的50例尘肺合并感染的患者分为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和头孢呋辛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50例,疗程后进行疗效、肺部感染情况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吸收率为95.8%,对照组的吸收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地尼胶囊可有效治疗尘肺合并感染,尤其是对肺部感染的缓解,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树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124例急诊内科昏迷入院的患者的病因以及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124例患者就诊后24h内确诊病例111例,占89.5%,其中以中毒患者多,其次为脑出血、低血糖和脑梗死,而昏迷原因不明者13例,占10.5%.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病因十分复杂,而早期诊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是不论是否明确诊断,都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对症支持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清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