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神经胶质细胞瘤导致双眼失明三例报告

袁敏

关键词:视神经胶质细胞瘤, 失明, 病例报告
摘要:颅内占位病变,比如肿瘤、外伤等,不仅可以引起颅内的损伤,有的也可引起双眼眼位,眼球运动,以致视力下降等,有许多是从眼部开始发生症状改变的[1].因此,眼科医生,及时根据病情给以检查和治疗,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因病施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食物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由于饮食过多脂类并缺乏运动,导致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公认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高血压致病因素有遗传、肥胖超重、高盐、饮酒等,然而这些都与饮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日常的饮食护理对于控制高血压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抑郁症的10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每组各52例,分别进行2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2.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HAMD和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司西酞普兰组明显低于氟西汀组;而且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4、6周后HAMD评分也明显低于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出现乏力、便秘、恶心比例明显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较氟西汀更适合于老年期抑郁的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更早,且安全性更好,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彩霞;吴穗玲;邓文;李美银;李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腹腔镜下应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层注射45例,B组腹腔镜下应用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4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月经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月经情况,术后妊娠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少,术后并发症少,对生育功能的保护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芳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伟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预防尿管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有创护理操作技术之一[1].尿管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管作为异物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性,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并发症.所以,如何有效预防医院尿管尿路感染,现将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谢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效果观察

    儿童保健是关系国家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有效利用了计划免疫来带动儿童保健服务的综合发展,对解决当前社区儿童保健中的各项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如果要使得儿童保健服务得到全面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健康中心,必须对社区内的各项资源得以有效动员,使儿童保健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作者:卢延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抗癫痫药性脑病3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38例抗癫痫药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的 变化,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引发抗癫痫药性脑病的药物有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拉莫三嗪(LTG)、丙戊酸钠(VGB)等,患者多由反应迟钝、精神迟滞、意识障碍等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有不同程度改变,在经过减药或停药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预后良好.结论 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对长期、大量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继友;王霞;杨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在脑外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脑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ASA I~II级择期行脑外科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麻醉诱导不同时段 MAP、HP指标变化.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平均麻醉时间为(284.6±108.3)min,麻醉诱导各时点MA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插管后(T3~T4)MAP及HR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反应较小.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健;刘晓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口服阿托伐他汀组(40mg/d,50例),B组为口服瑞舒伐他汀组 (20mg/d,50例),分别在入院后及服药后4周测定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均可在短期内降低AMI患者的血NT- proBNP的水平.

    作者:王小婕;何军;范倩;李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影响急诊科护士不愿值夜班的因素及对策

    急诊室是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但目前急诊科护士普遍存在不愿值夜班的问题,轮值夜班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压力源[1].对护士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笔者对从事急诊科夜班护士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作者:岳利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36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合理用药、重视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消除思想误区等方面进行了正确指导.结果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合理用药,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裴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芍蓓注射液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芍蓓注射液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2008年11月-2010年11月肛管麻醉下1000例痔疮的软化注射剂治疗经验.结果 痔疮的肛管麻醉效果满意,不同病期痔疮芍蓓注射作为基础治疗效果满意、无明确不良反应.结论 芍蓓注射液可作为治疗痔疮的基础治疗方案,结合其他的传统治疗方法:剥扎、外剥内扎、套扎或者缝扎、直肠周围硬化注射等和现代的PPH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李耀武;汪江;顾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4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1990年1月-2010年1月因48例子宫切除术后住我科治疗的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道残端出原因多为血管韧带残端缝扎不牢靠,阴道残端缝合止血不严密或阴道炎症感染以及全身状况如贫血,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 术前充分阴道准备,纠正贫血及凝血机制异常并加强子宫全切术中注意阴道残端的缝合,降低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发生.

    作者:丁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肩周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治疗肩周炎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效率及疗程进行总结分析,以寻求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及佳方案.

    作者:张春龙;曹玉霞;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如何建立不合理用药干预机制

    用药是指始于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医嘱),妥善调配,患者遵嘱,随访负责,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的一体化过程.此过程以完整的用药系统为依托,该系统是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监护人在职责范围内参与合理用药的完整流程,形成体系,以达到药疗的佳效果.

    作者:石远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相似的临床效果,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复发率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肖应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癌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癌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12月接诊住院的癌症晚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宫颈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各20例,分别对其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疗效.结果 新辅助化疗可改善各种癌症晚期患者临床症状.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可分期降低肿瘤,提高手术的可行性,且能够有效地扼制其术中的扩散,降低其术后转移的风险.

    作者:马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初诊正确率为77.78%.胚囊型患者9例,包块型3例.患者于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均可探见孕囊或团块,瘢痕前方的肌层均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部及周边见丰富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多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具有特征性的声图像表现,超声能早期、准确地对其诊断.

    作者:张超群;王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县级医院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医院医疗设备的优劣、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重要的是取决于医院人才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能力[1].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现就县级医院高级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苏启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微波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及疗效显著等优点,同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误诊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