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如何建立不合理用药干预机制

石远苹

关键词:医院, 不合理用药, 干预
摘要:用药是指始于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医嘱),妥善调配,患者遵嘱,随访负责,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的一体化过程.此过程以完整的用药系统为依托,该系统是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监护人在职责范围内参与合理用药的完整流程,形成体系,以达到药疗的佳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以来我科门诊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20例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0例瘙痒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中16例外阴皮肤明显改善,另外4例皮肤改善不明显,仅瘙痒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疗效较好.

    作者:孟祥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因急性脑梗死行超选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病距溶栓治疗的时间为3~12h,根据闭塞血管部位,采取超选择性接触性溶栓.尿激酶用微量泵以1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30万U.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率为80%(4/5).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率为 68.7%(11/16).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再通或部分再通率为83.3%(5/6).2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及有明显好转23例,总有效率为85.2%,症状无改善2例,溶栓术中出血1例,术后塞亡1例.结论 早期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民;车明柱;董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利用三通开关负压抽吸溶栓疏通导管堵塞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常用静脉输液方式[1].通常由上肢外周静脉置入,比其他的导管穿刺置入的风险和并发症大大降低,并且患者可随意活动,液体不受体位影响,避免了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但是PICC导管堵塞是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静脉栓塞的生命危险,还增加了面临重新置管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现就我科利用三通开关负压抽吸溶栓疏通PICC导管堵塞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瑶;贺远嫱;陈娟;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效果观察

    儿童保健是关系国家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有效利用了计划免疫来带动儿童保健服务的综合发展,对解决当前社区儿童保健中的各项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如果要使得儿童保健服务得到全面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健康中心,必须对社区内的各项资源得以有效动员,使儿童保健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作者:卢延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对于急性的脑出血患者,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治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早进行康复护理,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艳;吴叶;徐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手术室感染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对手术室感染原因进行探讨及干预以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 对我院存在的手术室感染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及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半年内住院患者切口感染率.结果 进行干预前切口感染率为14.97%(171/1142),干预后切口感染率为7.97%(99/1242),干预前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5,P<0.01).结论 分析手术室感染原因并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宋志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1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好转19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9.52%.2例死亡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在临床较为常见,做好围术期相关护理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续致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大;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伤口愈合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采取开腹手术方案的患者;在手术后妊娠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63.68%及42.22%.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药师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按频率高低主要体现在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药、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规范、药理拮抗、药物联用有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 我院的用药总体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需加强医药人员药物知识的培训和相互沟通,确保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李映辉;杜憬生;高永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预防尿管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有创护理操作技术之一[1].尿管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管作为异物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性,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并发症.所以,如何有效预防医院尿管尿路感染,现将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谢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成为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基本技术,对其精心配合及护理,有效地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方法 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 经ERCP术后造影证实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当日腹痛、发热明显好转,1~2周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逐渐正常.结论 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梅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利卡多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治疗组有效10例,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8例,有效率72.7%;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加口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且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豪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门诊药房窗口服务

    门诊药房是患者医疗活动过程中后环节,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服务,保证合理用药的重要窗口.药房窗口服务是集业务、技术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其服务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作者:于霞;毛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124例急诊内科昏迷入院的患者的病因以及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124例患者就诊后24h内确诊病例111例,占89.5%,其中以中毒患者多,其次为脑出血、低血糖和脑梗死,而昏迷原因不明者13例,占10.5%.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病因十分复杂,而早期诊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是不论是否明确诊断,都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对症支持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清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情况,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抗菌药慢性肾功能不全430例住院患者,统计病人合并感染、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剂量、用药间隔时间、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 430例患者中有385例合并有感染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影像学依据,有45例无上述情况,但均全部使用了抗菌药治疗,其中使用1种抗菌药128例(29.77%),使用2种抗菌药295例(68.60%),联合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7例(1.63%).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着不合理性,建议在肾内科医师或临床药师指导下用药.

    作者:朱云海;李奕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下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下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治疗的手术方法并对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就诊的下腰椎手术失败再手术患者32例,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再次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320min,平均225min,出血量为100~1400ml,平均500ml.术后随诊1~3年,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疗效优者15例,良者11例,可者4例,差者2例,优良率为81.2%.结论 下腰椎手术失败应认真做好检查,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手术治疗,可取的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彦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7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应用白介素11,B组应用升血小板胶囊,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血小板水平.结果 A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同期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白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

    作者:梁靓;汪顺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差错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工作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门诊输液室发生的25例差错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是查对不严和理论不扎实,护士和见习期护士为差错主体.结论 防止差错发生的措施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科室管理及增强法律意识.

    作者:刘冬秀;熊华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普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

    目的 探讨普外科胃肠减压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80例胃肠减压患者的置管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普外科胃肠减压患者施行综合的护理措施与管理,效果满意.结论 普外科胃肠减压患者施行综合的护理措施与管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陈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它的浓度与血管病变支数成正相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D-二聚体密切相关.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