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

续致华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 吻合口瘘, 并发症,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1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好转19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9.52%.2例死亡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在临床较为常见,做好围术期相关护理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在快速血糖测试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在快速血糖测试中手掌毛细血管血糖(CGH)与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GF)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30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用强生稳豪血糖仪测定CGF和CGH(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 不同浓度血糖CGH和CGF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无明显差异.

    作者:曾维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促使产妇提前泌乳、提高泌乳量、产后恢复、子宫复旧、及排尿情况等方面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5例作为观察组,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产后返回病房后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实施治疗,对照组则自然恢复.结果 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泌乳量增加、产后排尿早、促进子宫复旧、乳块淤积减轻.结论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使用方便、一机多用、多部位使用、省时省力、经济实惠、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产科病房里推广使用.

    作者:高鸣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曲安奈德局部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下鼻甲黏膜下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双侧下鼻甲黏膜下注射,20mg/次,1次/周,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35例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双侧鼻腔喷雾,400mg/次,2次/d,5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且安全有效.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利卡多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治疗组有效10例,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8例,有效率72.7%;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加口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且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豪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胺碘酮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非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平均动脉压、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血肌酐、血尿素氮、6min步行试验.结果 使用胺碘酮后患者的心室率下降、6min步行距离增加、平均动脉压下降.结论 胺碘酮可应用于非肾替代治疗的CRF患者中.

    作者:方少华;喻红;钟文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的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心理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本病病因不明,多发生在青壮年,病程迁延,缓慢进程,可进行性加重,有复发的可能.此类患者在院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痊愈,但在出院后的一定时期内,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这对某些患者来说是严峻的考验[1-2].为使患者愉快出院,尽早康复,我们对60例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找出其主要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英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药师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按频率高低主要体现在用法用量不当、选药不当、重复用药、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规范、药理拮抗、药物联用有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 我院的用药总体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需加强医药人员药物知识的培训和相互沟通,确保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李映辉;杜憬生;高永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传染病网络直报在基层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问题分析

    为了及时准确地进行疫情报告,我国自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各基层医院对传染病进行实时疫情报告.通过6年多的运行,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管理体制、报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因素,这些问题以乡镇级基层医院表现得尤为明显.现从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作者:施玉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验证人性化护理的优越性.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治疗的128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率及并发症出现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率及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护理满意率、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率及并发症出现率等,较常规护理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41例内科治疗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其起病急骤并发多器官损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现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41例SAP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的经验,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1例SAP患者,其中,男31例,女10例,年龄26~69岁,平均51.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h~19d.住院时间4~18d,平均11d.临床表现:突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膜刺激征等.检查:化验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B超和CT检查.病因:暴饮暴食21例,酗酒诱发14例,胆源性6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1].

    作者:赵成杰;李霄峰;靖立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口服奥硝唑唾液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 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奥硝唑胶囊唾液药物浓度并观察其药动学特征.方法 利用HPLC法测定奥硝唑的唾液药物浓度,根据唾液药物浓度求算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奥硝唑胶囊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药动学参数表明,奥硝唑人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Cmax、T1/2(Ke)、AUC0-∞分别为(18.28±2.80)mg/L、(15.74±1.94)h、(424.74±50.83)mg·h-1·L-1.结论 实验证明,健康志愿者口服奥硝唑胶囊唾液药物浓度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

    作者:姜芳宁;刘光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型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现代护理方法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操作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92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现代护理学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等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现代护理方法进行全面的护理,有利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也是提高患者满意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口服阿托伐他汀组(40mg/d,50例),B组为口服瑞舒伐他汀组 (20mg/d,50例),分别在入院后及服药后4周测定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均可在短期内降低AMI患者的血NT- proBNP的水平.

    作者:王小婕;何军;范倩;李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提高病人满意度优化护理服务质量

    病人满意度是医院创新经营、赢得市场的关键,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满意度.我院通过一系列护理服务质量优化措施,提高病人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者:刘永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心房纤颤患者维持治疗的家庭护理

    目的 分析54例老年慢性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出院后维持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 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做好控制原发疾病治疗和避免诱发因素的宣教;着重讲解了控制心室率及抗凝治疗主要相关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结果 随访1年,遵医嘱服药和定期监测INR 47例,占87.0%;未再次住院45例,占83.3%.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慢性永久性心房纤颤家庭用药的依从性和降低再住院率至关重要.

    作者:钟容英;戴国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

    作者:潘秀玲;李爱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 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10-2012年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家长的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6.6%.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避免其产生不合作的负性情绪,增强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戴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要点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4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经验,并进行报道.结果 本组总体治愈率为84.8%,其中轻度治愈患者高于中度和重度.结论 针对本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儿病情有促进作用.

    作者:黄菊敏;李小霞;吴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为:拜新同、洛定新、蒙诺、络活喜等为主,其次为倍他乐克、科素亚等;51.7%的患者收缩压控制效果理想(<140mmHg),舒张压的控制率明显优于收缩压的控制率;本组病例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以糖尿病、心动过缓、高尿酸血症、低血钾等为主,发生率为81.7%;本组病例的服药依从性为25.0%.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一定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并且注意不良反应症状的监控,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林;程丽;于向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在脑外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脑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ASA I~II级择期行脑外科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麻醉诱导不同时段 MAP、HP指标变化.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平均麻醉时间为(284.6±108.3)min,麻醉诱导各时点MAP及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插管后(T3~T4)MAP及HR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反应较小.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健;刘晓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