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凤;赵金荣;张林红
血管紧张素(AT)受体拮抗剂能够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调整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来增加血管阻力和引起左心室肥厚等,现就AT受体拮抗剂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刘正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该院2011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并对其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25条,其中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195条,药物选择不合理105条,药物配伍不合理42条,重复用药13条,联合用药不合理70条,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医嘱总数的45.88%、24.71%、9.88%、3.06%、16.47%.结论医院要强调按照说明书的给药剂量、配伍方法、稀释浓度及用药疗程用药,合理选择给药方案,并强化药师职责,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杜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霉菌性阴道炎(VVC)是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性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一般黏稠,呈白色豆渣祥或乳酪样,白带粘附于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磨擦易出血.约50%患者白带为大量清水样或脓性而无白色片状物,症状体征不明显,仅有外阴潮湿.近年来,我站采用氟康唑治疗VV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多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竞争法(一步法),由于方法简便、快速而备受欢迎.但是应用该方法进行抗-HBc批量检测时常出现假阳性[1].笔者对抗-HBc阳性的标本310份进行了复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丽;郝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面神经炎又称Bell氏麻痹,是指茎乳管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见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斜,流涎,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鼻唇沟平坦.本病起病突然,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现将其面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邹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因HOPP发病较急,病因复杂多样,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HOPP患者98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峰;解雄伟;田书娟;王志伟;张军锋;苏丽红;闫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肝硬化合并血糖升高在临床上较常见,当肝实质持续损害时,其中部分患者终发展为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临床医师忽视而延误诊治.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8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75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平;王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有创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现对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菌,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甲氧氯普胺为胃肠道常用止吐药,也用于预防和治疗抗癌药物、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及手术后呕吐等.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亦日渐增多,而误诊病例报告也随之增多[1~2].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甲氧氯普胺致锥体外系综合征38例误诊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翠丽;杨以超;李素勇;王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贫血患者中的辅助疗效.方法将40例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16周.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rHuEPO用量.结果 2组治疗后TP、ALB、SF、Hb、HCT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rHuEPO用量为(137 51±17.76)U·kg-1·周-1,低于对照组的(211.32±14.27)U·kg-1·周-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抵抗.
作者:史青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将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冲洗A组46例、冲洗B组68例和未冲洗组112例.冲洗A组术中予以置引流管及冲洗;冲洗B组仅予以冲洗;未冲洗组不予以引流及冲洗.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3组未坏疽穿孔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A组、冲洗B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1.5%,均低于未冲洗组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冲洗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且术中对切口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霄;葛亮;杨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40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1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3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7例恶心,4例腹泻,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但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文刚;冯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进步,助产士职业暴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加强职业防护教育,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素质,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职业危害性降到低限度,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笔者对我科4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通过扩散、对流、吸附清除体内积聚的毒素,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的水分,同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随着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渗透和转变以及心身医学研究的进展,护理现已成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2].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收治透析患者54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为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分型,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等.其病情主要呈现慢性过程,给妇女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院门诊2010年4~10月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用于佐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协定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佐治糖尿病肾病具有补脾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排毒之功效,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林;王炜;王鸿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临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显著提高,且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1].与此同时,ICU患者的心理反应愈显突出,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稳定、疾病转归、生活质量等.为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稳定情绪,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自身康复,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多年来对ICU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素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了解该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该院患者134例进行现患率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和反馈.结果 134例患者中,发现医院感染患者5例,现患率为3.7%.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依次是感染性疾病科、普外科、骨外科、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5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1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手术部位感染1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 2%,病原体检测率为4.5%.结论加强易感人群的管理,加强病房的空气消毒,多开窗通风,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加强病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深入开展目标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病原体送检率.
作者:许东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唇裂患者多伴有鼻部畸形,据报道,单侧唇裂一期整复术后约有30%以上的患者需要二期手术修复鼻畸形,双侧唇裂患者此比例高达50%[1].我院采用肋软骨修复唇裂二期鼻畸形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杰兵;张景霞;王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首道关口,如有不慎,就会造成临床输血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认真把好血型鉴定这一关口,做到万无一失.笔者在临床鉴定血型时,发现1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患者,经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了患者的真实血型,避免了一起差错事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芬;王振芳;张志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