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莉
重度子痫是孕产妇特有疾病,严重威协母儿健康,常发生妊娠24周以后或产褥期.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自觉头痛,眼花视觉模糊,呕吐及上腹部不适,可引发胎盘早剥、心力衰竭、肺水肿、肝肾功能损害、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2病因.
作者:陈天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医院的预检分诊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询问和检查,在就诊前把不同疾病的患者分开,使其在不同的专科接受诊疗[1].我院从2009年1月起开设门诊预检分诊服务,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检分诊,不仅可避免盲目就诊,争取救治时间,而且能杜绝医患纠纷,提高声誉.而在实际工作中因各种原因会造成一些退换号情况的发生.为提高分诊准确性,降低退换号率,我院对2009年21760例退换号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对策后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容英;曾根玉;戴国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通过扩散、对流、吸附清除体内积聚的毒素,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的水分,同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随着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渗透和转变以及心身医学研究的进展,护理现已成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2].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收治透析患者54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大多因突发事件造成,受伤后除颈部损伤部位出现局部症状外,立即出现四肢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生理机能紊乱,而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造成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功能训练对改善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状况,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拟在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变化规律,以及应用呼吸训练方法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存在着许多管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安全、工作问题,包括护理安全和人员安全问题,如实习生无纪律性、无责任感、不注意仪表、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不能很好地与患者沟通等,因此有必要对实习生加强岗前教育管理,帮助其尽快成长.
作者:徐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并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和静脉滴注2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给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给药方案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为86.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3.64%;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27±2.15)d,短于对照组的(11.12±2.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冬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无感染证据的心力衰竭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CRP水平变化,并追踪监测观察组患者感染消退期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CRP水平为(79.3±46.2)mg/L,高于对照组的(12.6±4.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感染消退期CRP降至(13.6±6.9)mg/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显著升高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病症,61%老年人存在便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症状加重,不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相关[1],可诱发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老年性便秘95%为功能性便秘,西医尚无较好治疗方案,笔者于2005年8月-2011年8月自拟滋阴润肠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多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竞争法(一步法),由于方法简便、快速而备受欢迎.但是应用该方法进行抗-HBc批量检测时常出现假阳性[1].笔者对抗-HBc阳性的标本310份进行了复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丽;郝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C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C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加用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CG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霉菌性阴道炎(VVC)是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性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一般黏稠,呈白色豆渣祥或乳酪样,白带粘附于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磨擦易出血.约50%患者白带为大量清水样或脓性而无白色片状物,症状体征不明显,仅有外阴潮湿.近年来,我站采用氟康唑治疗VV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磷霉素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以磷霉素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予以头孢曲松钠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磷霉素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鲍福全;张俊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对比紫衫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与普通紫衫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试验组予以紫衫醇脂质体135mg/m2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紫衫醇135mg/m2联合顺铂治疗.2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第4周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2例、对照组5例未完成化疗周期.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疹、呼吸困难、肌肉/关节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衫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紫杉醇相当,但过敏反应明显降低.
作者:邓明辉;戴玉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对张家口市宣化地区冬季孕母及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对该区60对冬季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及其孕母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与分析.结果该地区冬季孕母及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率为100%;孕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孕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使新生儿25(OH)D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区冬季孕母及新生儿存在着广泛的维生素D缺乏,孕妇需要加强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
作者:尉全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咪唑斯汀治疗.2组治疗14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听力下降到低点,部分患者伴有耳鸣(70%)或伴有眩晕(50%).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是否及时有关[1].好发于冬春季节.以男性多见.
作者:周炎仪;黄蔚绮;李静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国内育龄妇女使用多的避孕工具,具有安全、经济、长效、简便等优点.爱母环是一种具有抗排斥功能、优质、长效、不良反应低的开放式新型IUD,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我站2006-2008年收治爱母环异位患者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全面了解我市儿童的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儿童的卫生保健及营养指导.方法对儿保科健康体检的0~6岁儿童体内钙、铁、锌、铜、镁、铅等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 872例受检儿童中,锌、钙、铁、铜缺乏526例(60.32%),其中以缺锌多268例(30.73%),其次缺钙208例(23.85%)、缺铁36例(4.13%)及缺铜14例(1.61%).铅增高6例(0.69%).结论儿童缺锌居多,应采取措施加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作者:王爱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瘢痕子宫妇女逐渐增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瘢痕子宫引产子宫破裂患者3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丁玉华;潘玉英;陈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透析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尿蛋白、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透析治疗后BUN、Scr、尿蛋白、平均动脉压低于治疗前,Hb、Ccr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感染、低血糖、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均予对症处理.结论血液透析前只要充分做好准备,制定规范的透析方案,掌握正确的透析方法,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大可能地避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可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燕晖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