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动脉置管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杨圣伟;曹凤华;马黎;王锋

关键词:胰腺炎, 重症急性, 介入区域灌注治疗,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置管区域灌注生长抑素、蛋白酶抑制剂及抗生素与全身给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分成两组,其中区域灌注组 31例,全身给药组22例.前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插管,根据术前CT检查提示病变所在部位分别将导管留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腹腔动脉干,插管成功后先注入抗生素及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汀,然后接上灌注泵持续灌注生长抑素奥曲肽、乌司他汀及抗生素,时间为3~5d;全身给药组采用静脉给药的方法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禁饮禁食,行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结果 术后区域灌注组24h内腹痛明显缓解率为100%,全身用药组为68.1%;两组在72h内反跳痛消失例数分别为26例(83.8%)和9例(40.9%);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14±2.5)d和(27±4.3)d,全身灌注组保守治疗中1例胰腺假囊肿形成,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对SAP进行治疗能使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得到快速改善,值得推广运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与介入治疗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药物或介入治疗不同类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05例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严重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有21例,总有效率为95.0%;高血压性心脏病有32例,总有效率为93.8%;风湿性心脏病21例,总有效率为85.7%;肺心病有18例,总有效率为88.9%;心肌病有13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 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心脏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基本一致,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再发性腹痛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关系,指导其临床防治.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再发性腹痛患儿,经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腹痛1组和腹痛2组,分别60例和40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腹痛1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54例,占90%,其中蛋清/蛋黄49例、牛奶41例;腹痛2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35例,占87.5%,其中蛋清/蛋黄30例、牛奶29例;对照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7例,其中蛋清/蛋黄15例,牛奶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1组根据检验结果,对相关食物进行回避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35例,症状有改善9 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例,总有效率73.33%;腹痛2组总有效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再发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再发性腹痛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并进行食物回避治疗.

    作者:张强英;杨光;余咏文;黄惠清;王丽容;李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9.7%(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王妮娜;曾晓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EphA2和黏着斑激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外界刺激信息传递至细胞核,转化成细胞效应的信号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生长、增殖、转化及胚胎发育和肿瘤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EphA2是该亚族成员被发现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第一个基因, EphA2其广泛高表达于不同的肿瘤组织和细胞系.黏着斑激酶(FAK)是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rK)的一个家族,因与细胞黏附关系密切,因此命名为黏着斑激酶,发挥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作用.

    作者:彭震;李震;焦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等相关医药学文献,对我院2011年1-12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嘱共670436例,不合理用药医嘱344例,占总医嘱的0.05%,主要原因有给药浓度不当、重复用药、电脑录入错误,分别占58%、51%和50%.结论 我院静脉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药师及临床医师应该加强专业学习,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确保静脉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桂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水杨酸钠抑制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钾通道的研究

    目的 研究水杨酸钠对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Ik)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水杨酸钠对急性分离大鼠SGN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水杨酸钠抑制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幅值,其抑制强度与水杨酸钠浓度呈正相关,1mmol/L水杨酸钠可导致Ik激活曲线向超级化方向移动10.5885mV.结论 水杨酸钠对大鼠SGN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具有抑制作用,使其电流峰值减低、激活曲线向超级化方向移动.

    作者:谭毅;苏纪平;江恒;王仁君;王建锋;房秀友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32岁,牧民,G3P2,孕38+5周,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入院,并要求产后绝育.产妇怀孕前2年已发现子宫肌瘤3~4cm大小,因避孕失败意外怀孕,建议终止妊娠,孕妇拒绝终止妊娠.孕20周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12cm×10cm,以后定期行产前检查及B超复查,肌瘤逐渐增大.入院检查为枕右前位,先露高浮,未入盆,妇科检查子宫下段有一肿物,与子宫分不开,光滑.

    作者:陆银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国产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美国fortamet(R)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 考察国内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15个不同厂家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考察国产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美国fortamet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的差异.方法 采用溶出度转篮法的装置进行体外溶出试验,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累计释放百分率,并比较国内产品与原研产品(美国fortamet缓释片)的相似因子.结果 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原研产品的为相似(f2=74%),其他厂家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原研产品的相似因子均小于50%.结论 不同厂家产品的内在质量存在差异,仅有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相似因子接近原研产品.

    作者:梅勇;李兴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1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疗程结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没有明显差别,临床可根据患者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李鸿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该基础上另给予针灸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9例患者痊愈19例,好转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7.98,P<0.01).结论 针灸配合治疗偏瘫肩痛可显著提高西医、康复治疗疗效显著,针灸用于偏瘫肩痛患者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隐睾固定术与术后生育能力的关系研究进展

    隐睾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中为常见的一种,隐睾特别是双侧隐睾可造成男性不育症,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不超过20%,手术已成为治疗隐睾的金标准[1].近年来关于隐睾固定术后生育能力情况的相关随访报道也有不少,关于隐睾术后生育能力的尚无细化的评估标准,但据相关报道和临床经验发现,隐睾术后生育能力与手术时机、隐睾位置、术中睾丸发育情况、术式及固定张力等密切相关.

    作者:韦云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优化护理流程在大流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大流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5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判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检查时间与图像质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实验组平均检查时间为(14.98±4.14)min,对照组为(30.07±11.28)min,实验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883,P=0.001),且实验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明显减少患者检查时间,同时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新生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对46例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和32例非感染性新生儿进行血清hs-CRP测定.结果 细菌感染时hs-CRP浓度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测定hs-CRP并观察动态变化,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惠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肾脏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急性肾脏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方法 1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用MS302系统监测,分别保持腹压0.5kPa、1.25kPa、1.75kPa、2.0kPa.另外,分成单纯夹闭左肾静脉、单纯肾实质加压、既夹紧左肾静脉又造成左肾高压组.分别在2、4h测血肌酐、尿素氮;免疫组化检测热休克蛋白、肌动蛋白表达强度.结果 1.25kPa组、压静脉组、既压静脉又压肾组肾脏损伤较严重,肌酐、尿素氮和HSP70表达强度远远高于其他组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in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低(P<0.05),损伤时间的增加会使差异愈发地明显.结论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造成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一般情况下以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骨架损伤为主,HSP70对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永翠;王广欢;贺飞;段守兴;蒋学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方法.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此病提供经验和建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5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切除子宫治疗,无一例死亡.产后出血量535~855ml,平均出血量(615.5+42.5)ml.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重视孕前及孕期保健.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产后高危出血期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减少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措施.同时产后及时母婴皮肤接触,进行阴道和心理护理.可促进产妇的尽快康复.

    作者:魏菊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预防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意义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冠心病PCI患者分为循证护理干预组(75例)和常规护理组(75例).循证护理组分析冠心病PC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急需解决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取得实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归纳护理方案,观察其效果,并与常规护理组进行比较.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少于常规护理组,且住院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PC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春芬;张霞;蒋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应激性高血糖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纳入的46例患者分为短期强化治疗的治疗组和传统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以及治疗结束时的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前10 d、后10d的平均血糖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前10 d、后10d的平均胰岛素用量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HAP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策略治疗应激性高血糖安全有效,预后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治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曲美他嗪组,6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心电图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高峰;黄娟娟;李正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臀下动脉股后分支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以臀下动脉股后分支为蒂的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从2008年7月-2010年9月应用臀下动脉股后分支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皮瓣大19cm×11cm.结果 本组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感觉、外形、质地良好.结论 此皮瓣动脉血供恒定,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能重建局部感觉,可顺、逆行移位,损伤较小,是一种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于光辉;李高峰;董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方斑蝥胶囊合并化疗治疗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复方斑蝥胶囊是中药抗癌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莲、莪术、山茱萸、女贞子、熊胆粉、甘草.在肿瘤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笔者收集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复方斑蝥胶囊合并化疗治疗肺腺癌患者42例,并设单纯化疗为对照组(43例),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冉;张孝飞;唐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