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隐睾固定术与术后生育能力的关系研究进展

韦云丹

关键词:隐睾, 隐睾固定术, 生育能力
摘要:隐睾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中为常见的一种,隐睾特别是双侧隐睾可造成男性不育症,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不超过20%,手术已成为治疗隐睾的金标准[1].近年来关于隐睾固定术后生育能力情况的相关随访报道也有不少,关于隐睾术后生育能力的尚无细化的评估标准,但据相关报道和临床经验发现,隐睾术后生育能力与手术时机、隐睾位置、术中睾丸发育情况、术式及固定张力等密切相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特拉唑嗪联合抗感染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特拉唑嗪联合抗感染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经特拉唑嗪单独治疗,治疗组经特拉唑嗪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拉唑嗪联合抗感染药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孟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继发性不孕患者454例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了解女性继发性不孕患者中流产次数及流产方式对输卵管性不孕的影响及治疗情况.方法对454例女性继发性不孕患者做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致输卵管梗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流产史组.药物流产致输卵管梗阻发生率低于人工流产,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输卵管梗阻发生率随流产次数增加而增加;造影后3个月经治疗累计妊娠率达62%.结论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是造成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流产次数的增多无明显增加不孕症几率,在女性不孕症检查中子宫输卵管造影是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利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计算机管理在我院药房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卫生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介绍了卫生院药房管理中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运行及应用效果.

    作者:关新亚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医疗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对策

    目的 保障化疗药物配置安全,减少和避免差错发生.方法 对我院化疗药物配置中心成立以来的102例差错进行分析、统计,并针对性的寻找防范措施.结果 化疗配置护士内差率为0.027%;差错率为0.011%.常见差错是输液贴贴错、配置好的药物放错科室、溶解过程有误、输液袋破损、混淆药品规格、针头与针栓连接不牢等,对各种差错进行分析,对差错加以管理控制.结论 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育,集中培训护士技能等,才能将差错降到低,以保障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向亚娟;李文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住呼吸科患者比例居高不下.对于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仅靠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呼吸兴奋剂治疗起效慢,且效果欠佳,增加了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多,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无创呼吸机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少已于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毛自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103,每支1ml:10mg)10mg,肌肉注射,1次/d.治疗组予黄连温胆汤加减组方,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1剂/d;7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可以终止呃逆发作,缩短呃逆缓解时间,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桂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社区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在成年人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组(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24例,B组(拜阿司匹林)24例,分别给予联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治疗和单纯服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再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及时联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徐缨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当前医院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状况浅析

    结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对医院目前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期改进药事管理状况.

    作者:赵林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甲钴胺分散片联合美多芭治疗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分散片联合美多芭对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按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2003年制定诊断标准,设计问题调查评分表,选择评分大于6分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甲钴胺分散片联合美多芭治疗;对照组18例,给予美多芭口服.观察治疗开始后2、4、8、12周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RL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4个时间节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后2、4、8周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与美多芭联合应用治疗血液透析并不宁腿综合征有良好疗效,并且在初两周就有明显治疗效果,效果持续超过两个月.

    作者:黄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9.7%(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王妮娜;曾晓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药调剂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研究简要阐述了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加强中药调剂质量管理已迫在眉睫.

    作者:朱习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急性阑尾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阑尾炎围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加快疾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使患者生命质量显著改善.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注射用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36例门诊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利巴韦林注射液200mg,肌肉注射,1次/d,连续7d;注射用胸腺五肽1mg+注射用水1mg,1次/d肌注,连续7d;维生素B1片10mg,维生素B12片50mg,3次/d口服,阿昔洛韦片0.8g,5次/d口服,连续7d;消炎痛25mg,3次/d口服,连续3d.外用炉甘石洗剂于患处2次/d至水泡结痂.对照组不用胸腺五肽,其他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止痛、结痂及痊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留有后遗神经痛.结论 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可以缩短病程,疗效好,无后遗神经痛,安全可靠.

    作者:韩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麻疹24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目前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提供防治对策和依据.方法 对我科2010-2012年诊治的24例麻疹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与麻疹疫苗未规范性接种过或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滴度下降等因素有关;8个月以下儿童发病率在上升,可能造成的原因是婴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细胞免疫功能差,病毒毒力较强.小婴儿患麻疹后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及失调状态.结论 麻疹临床症状已不典型,极易漏诊和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床效果好;建议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应加紧对麻疹疫情的监测和研究,防止发生大的暴发流行.

    作者:张恒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难复性半月线疝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女,56岁,因腹部包块外突伴隐痛2年入院.约2年前始,自觉左下腹饱满,站立和(或)增加腹压后明显,平卧时有部分减少,伴隐痛,近一段时间包块明显,平卧时无明显变化,大便规律,无明显影响.既往: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术.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站立检查发现,左下腹有一约11cm×10cm的质软包块,平卧时左下腹部包块减少,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触诊可扪及腹壁薄弱,直径约2.5cm,包块内可闻及肠鸣音.

    作者:马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不良反应发生共涉及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多,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反应(P<0.05);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口服给药途径(P<0.05).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应充分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丘志光;范雪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2008-2010年住院病历共3296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4%,使用率高的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分别为82.6%、42.6%、11.0%.其中单一用药占48.0%,二联用药占48.6%,三联用药占3.4%.不合理用药占12.6%.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应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奚勇强;盖红梅;彭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胚胎停育40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胚胎停育的原因,提高育龄妇女的生育质量.方法 回顾我院近5年胚胎停育史的妇女40例.结果 40例妇女病因不同,有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的35例妇女均妊娠分娩,另外5例未生育.结论 胚胎停育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胚胎停育.

    作者:王瑞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敏肌钙蛋白T联合超敏CRP在微小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超敏CRP(hs-CRP)在微小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106例微小心肌损伤发作2h血清hs-cTnT、CK-MB和hs-CRP的浓度,以100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微小心肌损伤早期血清hs-cTnT、CK-MB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TnT、CK-MB和hs-CRP 3个指标联合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7%和90.1%,优于各单个指标.联合预测hs-cTnT和(或)hs-CRP对微小心肌损伤的风险指数高达13.8(P<0.0001).结论 多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早期快速诊断微小心肌损伤,hs-cTnT联合hs-CRP检测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李静;赵媛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