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眼病2例体会

刘静;张彬

关键词:针刺治疗, 眼病
摘要:例1.患者,女,28岁.于2011年10月15日因内眼角上下眉骨疼痛10余天来诊.患者于10d前突感脸部不适,眼眶疼痛,尤以内眼角上下眉骨剧,伴右侧偏头痛,太阳穴憋胀,右眼发红.当晚患者即到附近诊所治疗,给予消炎及扩血管药物输液治疗,病情缓解.但治疗约1周后,症状又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足月妊娠并发羊水过少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和足月妊娠羊水正常产妇1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胎位异常、脐带缠绕、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及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期羊水过少对母婴有较为严重的危害,应予以正确治疗.

    作者:何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按摩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或经行前后出现的下腹疼痛,可伴腰酸腹胀、乳房胀痛、心烦等症状,并随月经周期长期发作的一种妇科常见病.按摩治疗痛经有独到之处,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特别对难治性痛经往往奏效,有效率达90%以上,因此被许多患者所能接受[1].现笔者按摩治疗痛经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娟;刘亚辉;郭志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辅治毛细支管炎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其临床表现为突起喘憋、低氧血症,喘憋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其临床特点、发病与该年龄小儿支气管解剖结构有关[1].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50%~80%),还可由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2].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狭窄堵塞,致肺气肿和肺不张,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应予积极治疗.我院采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辅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琴华;景晓玲;李录花;吴兵庭;张秀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病因及防治分析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广泛应用于治疗BPH.TUVP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BPH的金标准.尿道狭窄是TUV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3年10月-2011年12月采取TUVP治疗BPH患者18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黎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糖控制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92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4.1~6.1mmol/L)57例、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目标血糖6.1~8.1mmol/L)76例和对照组(目标血糖8.1~11.1mmol/L)59例.比较3组患者ICU停留时间,院内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低血糖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院内感染、SIRS、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胰岛素强化治疗组SIRS、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控制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将目标血糖控制在6.1~8.1mmol/L间获益大.

    作者:王健;王晓晖;邸墅;师华华;张晓娟;常伟伟;杨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以单纯贫血为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3例

    临床工作中,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MDS-RAEB)的病例一般为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两系减少,骨髓有一系或两系呈发育异常的病态造血.单纯贫血诊断的MDS-RAEB并不多见.2011年我院收治MDS-RAEB患者3例,报道如下.

    作者:弓文秀;张文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

    自1905年Thomas首先报道桡骨头骨折及其治疗,现在对桡骨头骨折MasonⅠ型的治疗方法比较一致,即通过非手术治疗、早期活动肘关节,其结果及预后良好.而对MasonⅡ型及Ⅲ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结果各异,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诊治桡骨头骨折49例(共50个关节),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管给药注意防止药物外渗

    血管给药是一种能迅即生效的给药方式,临床上广为采用.但部分药物经血管输入,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外渗性组织损伤,轻者引起疼痛不适,重者导致功能障碍,甚至截肢和危及生命.外渗性损伤的发生与外渗性药物的性质及患者个体状况有密切关系.其他如输注量、输入速度、灌注持续时间、压力、药物浓度、组织毒性、组织压等对此亦有影响.特别是重症监护患者、小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血管疾病患者,一旦药液外渗,更易导致损伤.

    作者:李彩云;万里;贾凤彬;苏秀霞;孙万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高血压病患者139例(高血压病组)和健康者139例(健康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采集,测量血压、血尿酸值.结果 高血压病组血尿酸水平为(371.2±128.2)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19.5±104.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明显相关,重视高尿酸血症及其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相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予阿奇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10d;B组先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5d,继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10mg·kg-1·d-1口服,连用3d,停服3d,再服3d,11d为1个疗程.C组采用红霉素20~30mg·kg-1·d-1静脉滴注10~14d.3组均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后比较3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程短,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凤;陈幸谊;李静玲;林汉华;何博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38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中有效2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 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药物所致急性淤胆型肝病在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相辅相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建欣;李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中药治疗,以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及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ALB、ALT、TG及Cr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效果较理想,可显著改善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益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口服联合水囊引产用于中期引产的效果观察

    水囊放置术是一种传统且有效的终止妊娠的方法,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促进宫颈成熟的药物.本文通过对孕中期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162例实施米非司酮口服联合水囊引产,有效提高了引产质量,降低了引产风险及缩短了腹痛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桂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胸监护病房专业护士梯队的形成与培养

    目的 探讨心胸监护病房专业护士梯队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岗护士46名分为3个梯队:基础专业护士、专科专业护士及重症监护专业护士进行培养,与2005-2007年同期护士31名比较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结果 2008-2010年在岗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高于2005-2007年同期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护士的培训提高了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观察力、护理能力和急救应变能力,掌握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降低了职业风险.

    作者:唐正坤;王正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超声仪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超声诊断是阑尾炎简单的诊断方法.现将超声仪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探讨如下.

    作者:赵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31例临床观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占消化道大出血原因的第3位,常因急性大出血造成严重后果.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1例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有益;陈哲;黄梅;苏彩日;唐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心理压力大,术后又需卧床治疗,留置导尿管持续膀胱冲洗,患者总觉治疗未结束,夜间不敢放心入睡;再者气囊导管压迫前列腺窝止血,患者常述尿频尿急症状明显,难以入睡,而睡眠欠佳又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术后为确保患者顺利康复,预防并发症,除予一般泌尿外科护理外,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更显重要.我科实行整体护理,患者评价护理效果较好,满意度>98%,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叶爱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68~91(74±3)岁;按Evans分型:Ⅳ型1例,Ⅲ型8例,Ⅱ型13例,Ⅰ型6例;其中交通伤7例,跌伤2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12d,平均7.6d;合并内科疾患者22例,其中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例,心律失常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例,原发性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3例,心肌缺血3例.

    作者:孙永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肝炎综合征患儿肝功能、血脂及维生素E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胆红素、转氨酶、血脂及维生素E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非胆道闭锁的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清转氨酶、血脂及维生素E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直接胆红素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314,P=0.015),与维生素E呈负相关(r=-0.435,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维生素E呈负相关(r=-0.361,P=0.006;r=-0.421,P=0.001).30例患儿补充维生素E后,TC、TG、TBIL及D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补充维生素E可保护肝细胞膜,辅助改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肝功能,进而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胆红素和血脂水平.

    作者:钱庆辉;肖代洲;詹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氨基葡萄糖片、维生素C和美洛昔康片.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X线分级Ⅰ级、Ⅱ级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X线分级Ⅰ级、Ⅱ级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